年利潤3000億美金:《經濟學人》記者臥底三年,揭祕黑金產業

年利潤3000億美金:《經濟學人》記者臥底三年,揭秘黑金產業


今天,麥讀君要向大家推薦的這本書,曾登上亞馬遜年度最佳圖書榜,被《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爭相推薦,在我們的讀者群裡,搶先拿到樣書的麥友們一致評價:太好看了!根本停不下來!


年利潤3000億美金:《經濟學人》記者臥底三年,揭秘黑金產業


就連我們的封面設計師宋濤,也沒忍住,一口氣讀完整本書,大呼「精彩!有趣味又有思想」!


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奇書,能讓法律人評價為「像毒品一樣上癮」?


01 飆升的腎上腺素:孤身冒險的記者


這裡是墨西哥沙漠中的華雷斯城。白天烈日炙烤,夜晚寒冷徹骨。作為可卡因從南美走私進入北美的必經之門,這座浮華的邊境小城被稱為「世界兇殺之都」——一方面,槍殺、路邊斬首、幫派火併,每天都在市中心的光天化日之下上演;另一方面,這裡有數不盡的豪車豪宅,鉅額的黑色財富在暗中湧動,一座年利潤高達3000億美元的黑金世界,緊緊握住了每個人的命脈。


而我們的作者,湯姆·溫萊特,一個就職於全球頂級經濟雜誌《經濟學人》的高級記者,一個本來住在倫敦、以寫財經商業評論為生的文字工作者,被意外派到這裡,要去面對面採訪這些殺人不眨眼的毒販,報道這個全世界最奇異、最殘暴的毒品產業。


是的,不是犯罪調查記者,不是社會新聞記者,也不是人權記者,而是一位——日常採訪公司 CEO、評論企業發展、預測行業未來的商業記者

當他到達旅程的第一站——華雷斯城時,飛機剛落地,他就把自己鎖進了機場衛生間的隔間裡,並遵照囑咐,迅速摸出藏在襪子裡的追蹤器,試圖打開它。然而,反覆嘗試了幾分鐘後,他絕望地發現,這個唯一能讓祖國的安全顧問找到自己的裝置——意外失靈了

沒辦法,整理了一下心情,他小心翼翼地向華雷斯城的大街上走去。就這樣,一場危機四伏、充滿意外和 bug 的採訪旅途,正式開始了。


在接下來的三年時間裡,我們的作者,時而與當地黑幫頭目侃侃而談,時而與在任墨西哥總統坐而論道,每天遊走在毒販、政府高官、緝毒特警與形形色色的線人之間,危險無處不在。


有一次,在危地馬拉,一個男子突然抓住他的衣領,把他拖向路邊的陰暗小巷,幸好他拼命掙扎,才僥倖脫身。


還有一次,在等紅燈的路口,他問司機,為什麼要和前車保持那麼遠的距離?司機聳聳肩,雲淡風輕地回答:「防止被槍戰誤傷。」原來,紅燈是當地殺手最喜歡的槍殺地點,所以和前車保持的那幾英尺距離,往往就決定了路人的生死。


緊張,刺激,閱讀過程中,你會跟隨作者來到南美洲的街頭,近距離感受一個暴力、金錢、與毒品構成的世界,與這位並不十分勇敢的中年男人一起,經歷一場腎上腺素飆升的奇幻冒險。


02 顛覆認知:大毒梟的生意經


如果你以為,這本書只是講了一個記者的採訪故事,那你就太小看它了。


事實上,無論是從影視作品還是新聞當中,我們總會獲得這樣的慣常印象:毒梟們的日常,就是想方設法躲避執法者的監管,好像只要不被警察抓住,他們就可以萬事大吉,躺賺到盆滿缽滿。


而這本書,會完全顛覆你的認知。


在南美洲紮根三年後,我們的作者發現:這個年利潤高達3000億美元的黑金世界,與沃爾瑪、麥當勞這樣的全球公司,其實非常相似。那些冷酷無情的大毒梟們,跟普通公司的 CEO 並沒有什麼兩樣——讓他們焦頭爛額的,是無數企業家共同面對的難題:

人事管理,應對政府監管,尋找可靠的供貨商以及處理和競爭對手的關係。


當一個薩爾瓦多地區的黑幫頭目,滔滔不絕地講述自己如何牽頭擬定了黑幫間的停火協議時,他就像一個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在介紹一樁併購案一樣自然。


當一位身材魁梧、種植古柯葉的農民熱情地向他介紹那些作物長勢多好的時候,他表現出來的得意和專業,跟一個在大公司工作的園藝專家沒什麼兩樣。


你也許很難想像:


為了實現快速和低成本地擴張,販毒集團會向「麥當勞」學習,使用特許經營的方式——挑選當地最有潛力的罪犯,允許他們使用販毒集團的名號,總部給他們提供訓練和武器,並從他們的販毒收入裡抽取一定比例的「授權費」。


為了獲取公眾支持,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毒梟們會為窮人提供住房,給小孩發放聖誕禮物,甚至建造自己冠名的教堂。通過控制當地的媒體與輿論,他們成功讓自己從一群骯髒、殘暴的惡棍,變成令人喜愛的「綠林好漢」。


為了解決人事招聘的難題,他們構建了嚴密的組織章程和組織架構。在章程中,整個黑幫分成四個等級。最上層是「將軍」,「將軍」之下指揮最多十名「上尉」。每個「上尉」分別管理一個「中尉」,由「中尉」管理最低級別的成員「士兵」。如果低級別的成員發現他們被剝削了,可以檢舉他們的上司。儘管「將軍」有權力解僱「上尉」,但是卻不能任命他們:這是普通「士兵」的權力。而且儘管「將軍」享有最高權力,在全體「上尉」一致同意的情況下也會被彈劾


年利潤3000億美金:《經濟學人》記者臥底三年,揭秘黑金產業


不止如此,


為了降低損耗,共謀增長,火拼百年的兩大犯罪集團,可以一夜之間熄戰,簽署停火協議,完成併購。


為了應對互聯網的浪潮,毒販們紛紛做起了網購的電商生意,客服培訓比亞馬遜還要周到。


在作者的筆下,每一個販毒集團的大頭目,都是一個熱鍋上的跨國公司CEO——他們早已學會了用商業的方式思考,同時,他們也要面對市場佔有率的焦慮,人事管理的壓力,業務發展方向的煩惱,和永遠解決不完的各種難題。


03 開始燒腦:毒品經濟學


年利潤3000億美金:《經濟學人》記者臥底三年,揭秘黑金產業


驚險刺激的採訪故事,精湛的商業模式分析,到這裡還沒完。我們這位《經濟學人》出身的作者,還為讀者揭示了毒品產業穩步運轉的背後,暗合的經濟學原理


385 美金,你可以在哥倫比亞買到 350 公斤的古柯葉。將這 350 公斤的古柯葉,製成 1 公斤的可卡因,你可以在當地賣到 800 美元。而當這 1 公斤的可卡因從哥倫比亞出口,順利來到美國的時候,價格就漲到了 14,500 美元。再經過一系列中游經銷商的轉手,最終,當街頭的毒販把這 1 公斤可卡因稀釋後賣給他們的客戶,他們可以獲得 12 萬美元。


從生產到銷售,利潤暴漲 300 倍。這個全世界最大的非法商業體系,平均每年產生 3500 億美元的交易額。大概相當於 6 個阿里巴巴,或者 7 個騰訊的總和。並且,無論各國政府如何打擊,它仍在逐年穩步擴大。


那麼,這座隱於暗處的黑金世界,為什麼能在打擊下自如運轉?操控著產業鏈的大毒梟們,是如何運營整個毒品帝國的?除了殘暴、 邪惡、心狠手辣,他們如何按照經濟學規律做出決策?


讀完這本書,你會找到想要的答案。

04 根本停不下來!暢快有趣的閱讀體驗

就是這樣,當一個血腥、殘暴、神秘的黑金世界,遇上一個商業記者的經濟學頭腦,驚險刺激的冒險故事,精湛的商業模式分析,再加上深刻的經濟學原理,混合發酵,就誕生了這本奇書。


更進一步——寫完這一切,我們的作者,還根據市場與經濟的運行規律,找到了打擊毒品行業的關鍵點!那些接受訪談的大毒梟們,怕是做夢也想不到,會被眼前的小記者,敏銳地抓住痛腳!


雖然關注的是毒品這樣嚴肅的主題,還結合了經濟學原理做商業分析,但很難得,這本書裡沒有任何艱澀難懂的算式術語,也沒有平鋪直敘的無趣介紹,在溫萊特的筆下,一切都像毒品一樣讓人上癮,衝突,錯位,欲罷不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