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來自盧浮宮的厲聲斥責發人深省

國慶長假期間,各地遊客爆滿各大景區,其中河南龍門石窟景區遊客爆棚。

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來自盧浮宮的厲聲斥責發人深省

一些千年佛像因為緊鄰過道,許多遊客都伸手觸摸,還有小孩鑽進護欄拍照,有佛像甚至被遊客摸至發黑有包漿。

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來自盧浮宮的厲聲斥責發人深省

有專家表示,佛像本來就在風化,遊客觸摸會加劇損壞。景區保潔阿姨說,跟遊客強調過很多遍,不要伸手去摸,但大家都覺得摸摸佛頭會給自己帶來好運氣。其實這是對佛像最大的不尊重。

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來自盧浮宮的厲聲斥責發人深省

為了保護這些佛像,景區立即設鐵絲網隔離佛像。

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來自盧浮宮的厲聲斥責發人深省

對大多數人而言,這是件可以一眼掠過的資訊。與賺錢無關,與交通無關,與政策大方向無關,連個值得討論的瓜都沒有。

我聽到身邊有人是這樣評論的:中國的文物多的是,還差這一兩件嗎?

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來自盧浮宮的厲聲斥責發人深省

這讓我聯想起了另一個城市,另一種文明,另一種態度……

2019年4月15日,法國塞納河畔的巴黎聖母院突發大火,標誌性的哥特式尖頂在烈火中坍塌了,總統馬克龍說:“被火焰吞噬的不僅是聖母院,還是整個國家的情感。”

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來自盧浮宮的厲聲斥責發人深省

我是2019年7月到巴黎遊玩的,就這樣地錯過將近800年曆史的巴黎聖母院。我不覺得很可惜,一是因為對聖母院沒什麼情感;二是因為巴黎可看的東西可多了,不差這一兩個建築物。

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來自盧浮宮的厲聲斥責發人深省

來到巴黎我發現,在這個世人眼中的“浪漫之都”、“藝術之都”你要用不同的感官去欣賞。

最好的感官一定是視覺,整個巴黎的市中心瀰漫著濃厚的巴洛克風情,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建築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毫不違和,複雜但流暢的線條猶如法國紅酒一般讓人心醉神迷。

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來自盧浮宮的厲聲斥責發人深省

最難得的是,歷經幾百年風霜的建築、雕塑,在巴黎保存得相當完好,華美瑰麗、金碧輝煌,彷彿從未見證過任何外戰、內戰或自然災害。

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來自盧浮宮的厲聲斥責發人深省

吸一口巴黎的空氣,我差一點……嘔吐了。

整個巴黎的市中心、老城區街道、塞納河的古橋橋底、甚至盧浮宮的角落,都瀰漫著一股莫可名狀的尿騷味。

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來自盧浮宮的厲聲斥責發人深省

本地的導遊有點抱歉地笑笑說:巴黎酒鬼很多,公廁不多且很簡陋,憋不住了他們就會到處亂撒尿。但他們還是講點分寸的,會巧妙地避開方尖碑、廣場雕塑、凱旋門等瑰寶式建築。選擇那些偏的、髒的、拐彎的黑暗角落。

我心裡冷笑,不文明就是不文明,還分地方嗎?虧那些老外還一天到晚說我們中國人如何不講文明,咱國內幾年前就把旅遊區的廁所全部升級改造了。

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來自盧浮宮的厲聲斥責發人深省

旅遊團安排了一天的時間參觀盧浮宮,這座看起來並不是很大的建築物,保存了全世界數量最多的藝術瑰寶。

油畫、雕塑數不勝數,任何一幅都價值連城。從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中世紀、文藝復興、現代、後現代……保存了人類文明史最耀眼奪目的證物。

全是真品,全是真品,全是真品。重要的事情導遊強調三遍後。把我們交給地陪。

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來自盧浮宮的厲聲斥責發人深省

帶我們進盧浮宮的地陪是位二十出頭的中國留學生,長相很樸素,在巴黎專修美術。在進博物宮之前,她向我們再三強調,盧浮宮無論是建築本身還是每一件展品,都是無價的藝術珍品,希望大家不要碰,真的不要碰,真的不要碰。

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來自盧浮宮的厲聲斥責發人深省

然後她再強調,保管好自己的錢包,保管好自己的錢包,保管好自己的錢包。在場有人笑了,她很嚴肅地說:有什麼好笑的,乞丐、小偷、流浪漢、他們也是喜歡欣賞藝術的呀。

我有點不屑,飯都吃不飽要靠偷了,欣賞個毛線藝術啊?

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來自盧浮宮的厲聲斥責發人深省

最後導遊輕輕地提了一句:法國旅遊局要求我們提醒進盧浮宮參觀的遊客要僅防突發心肌梗塞或暈厥要先吃好藥,但中國旅行團裡一般不會發生這種事,我就不再提醒了。

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來自盧浮宮的厲聲斥責發人深省

不由得暗笑,這位中國女孩是被法國文化洗腦了吧,暈厥就表示格調高一點,不暈厥就表示不懂藝術了嗎?荒謬!

進入博物館以後一種巨大的震撼力撲面而來。

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來自盧浮宮的厲聲斥責發人深省

不算大的展廳裡陳列著4000-5000年曆史的大理石雕塑,包括斷臂維納斯,包括米開朗基羅。還有歷史價值極高的油畫,包括達芬奇的,包括提香的、包括莫奈、尚塞的……幾乎所有巨匠的代表作,都在這裡。

當美術書裡的照片變成真實展現在眼前,心靈確實能感受到那巨大沖擊。

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來自盧浮宮的厲聲斥責發人深省

我才發現地陪讓大家不要碰藝術品的理由,盧浮宮裡80%以上的展品,並不是存放在玻璃罩內,而是就這麼大大咧咧的放在展廳裡,甚至連隔開遊客與展品的小紅繩都沒有設。

也就意味著,只要一伸手,就能碰觸到一座座價值連城的雕塑或一幅幅無比珍貴的油畫——真品!

我不知道應該佩服展廳管理人員的膽量還是佩服參觀人員的素質。

我暗暗地想,如果有個熊孩子之類的伸出手指去摳一下油畫那怎麼辦?

沒想到,我還真碰上了類似的事情,團裡有國內的大叔大媽可能對藝術展品沒什麼興趣,走得也有點累了,因為盧浮宮裡沒有設置休息的椅子,他直接就坐在了一座雕塑的底座上。

“站起來,這怎麼能坐得下去,這是幾千年前的藝術珍品!”我嚇了一跳,扭過頭去看,那位二十多歲的地陪妹子厲聲地喝斥著我們的團友。

那位大叔的臉立即紅了,環視了展廳一週,很快就找個角落躲了起來。年輕的導遊妹子似乎還是憤憤不平,繼續自言自語道:國內的遊客真是沒素質啊!

我忍不住跟她聊了起來,我問:把真品這樣展示出來,展廳是不是也太輕率了。

導遊搖頭:熱愛藝術的人都喜歡和藝術品近距離接觸,這樣才能看清它紋理、它的顏色、它的造型,感受它真正的美。但愛到一個程度,就知道只能看,不能摸。這是對藝術品最起碼的尊重,也是對人類文明的尊重,更是對自己的尊重。

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來自盧浮宮的厲聲斥責發人深省

我並不完全認可,卻發自內心地讚許,對文明的尊重不分國界、不分種族、不分階級。法國博物館的展示方式也是他們對平等精神的親身演繹。無論你來自任何國家,無論你屬於任何民族,無論你是貧窮或者富有,都可以和藝術品近距離接觸,這對普通人來說多麼可貴的機會,

回到千年佛像的事件。雖然事情本身看來,中國遊客的素質還是有待提升,但景區的反應迅速和新聞媒體的關注重視讓人欣慰。

在中國千年文明史上,有無數可以與巴黎甚至超越巴黎的藝術瑰寶和珍品,他們有的已經向公眾展示,有的還深藏地底。

文明毀於戰火、毀於災難、毀於疏忽,固然令人心痛而且無奈。但毀於國民素質,實在是不應該。

我相信按中國國民素質發展的速度,在不遠的將來,這層鐵絲網會重新被拆開。千年佛像會散發著遠古的氣息,重新與我們心神交融。

【匯客文旅】一個“任性、好玩、有態度!”的文化旅遊社群新媒體。

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來自盧浮宮的厲聲斥責發人深省

↓↓點擊“瞭解更多”升級你的旅行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