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剁手””搶紅包““看廟”,印度哪不一樣?

作為中國人,當我把眼光投向印度或者其他國家的時候,對比自身和身邊的世界,往往會有很多新的發現。比如,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當社會上出現某種新的科技產品或服務時,它會出現在生活中的哪個地方?會怎樣影響我們的經濟與社會?

記得上個世紀90年代剛剛接觸互聯網的時候,那種強烈的新鮮感彷彿才剛剛體驗,覺得真是太神奇了。然後,跟我一樣的很多中國人就迷上了用互聯網玩遊戲,再後來是各種聊天。科技改變中國人的生活,首先體現在娛樂上了。

科技改變生活,“剁手””搶紅包““看廟”,印度哪不一樣?

可是,印象中美國人似乎不是這樣,老美最開始習慣的應用應該是電子郵箱,直到現在,電子郵箱依然是美國人工作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工具。朋友在美國開著一家公司,通過電子郵箱佈置工作、驗收工作,基本上是他每天到辦公室的第一件事。對美國人來說,互聯網的通訊屬性相對更加突出。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上個世紀90年代的時候應該還沒有印度什麼事,山那邊是一個落後的國家嘛。但,很遺憾,你想錯了!

1990年,印度就接入了互聯網,比中國要早4年。跟印度同一批觸網的亞洲國家還有我們的鄰居——韓國。而日本於1989年接入互聯網,在亞洲國家中最早進入了互聯網時代。

科技改變生活,“剁手””搶紅包““看廟”,印度哪不一樣?

幸運的是,我們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彎道超車了。電商、移動支付、社交、在線教育,一大批移動互聯網條件下的各類應用如雨後春筍,徹底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也影響到了經濟、社會等方方面面。

2019年6月,中國互聯網用戶達8.5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1.2%,高居世界榜首。重點是,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達8.47億,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9.1%,用戶月均使用移動流量達7.2GB,為全球平均水平的1.2倍。圍繞著8億多的海量用戶群體,催生了大量的經濟活動,移動互聯網已經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印度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明顯落後於中國,目前的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量大約是3-4億,用戶人數僅相當於中國的一半。印度全國網絡零售市場的年銷售額大約在2000億人民幣的水平上,而中國的網絡零售市場已經達到了近10萬億人民幣的量級,兩者完全不具備可比性。

科技改變生活,“剁手””搶紅包““看廟”,印度哪不一樣?

但是,印度互聯網用戶的增長速度很快,已經成為眾多商家,包括很多中國企業角逐的新興互聯網經濟市場。畢竟,印度擁有龐大的人口基數,現在全球尚未接入互聯網的30多億人口中,有四分之一生活在印度。

互聯網時代,地球變“平”了,變“村”了。但是,”地球村“裡的人還是五花八門,各不相同。

比如,我們可以看一看VR技術出現以後發生了什麼。

剛剛推出的時候,中國人一度對VR技術滿懷期待,春節搶紅包還有VR紅包呢。但是,很多VR項目並不成功,久而久之,差勁的用戶體驗讓國人對這項技術的評價大大降低。現在,不管業內人士說的有多高精尖,但群眾其實並不買賬,看看名創優品之類商店裡面成堆售賣的VR眼鏡,恐怕就足以說明問題了。

科技改變生活,“剁手””搶紅包““看廟”,印度哪不一樣?

讓我們爬過高山,到南亞去看看鄰居怎麼弄VR,你會發現,在印度VR居然異常熱門!

你用VR搶紅包,三哥卻在用VR逛神廟——VR逛廟App,值得了解一下。

印度最流行的逛廟App名叫VR Devotee,在App點評欄裡,數以千計的用戶對這款APP表示了由衷的感激之情。沒錯,就是”感激“,他們覺得這種感受就像神來到眼前,是一種幾近如真的完美體驗。更何況,APP上還有直播,來自寺廟的直播節目。

印度的創業者們,從印度自己的生活特質中尋找到了商機,10億宗教徒每天的宗教活動需求,就是VR技術運用於改變印度人生活的最大背景。這樣一個價值數百億美元的大生意,雖然比不上中國的網絡”剁手“活動,但也不錯了。

科技改變生活,“剁手””搶紅包““看廟”,印度哪不一樣?

據網絡上一份名為”印度互聯網服務的經濟影響”的報告測算,如果政府採取一些前瞻性政策,互聯網基礎設施得到很大改善,先進的數字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印度的互聯網經濟規模到2022年甚至可能達到1240億美元,也就是有望接近萬億人民幣的量級了。

綜上,從科技對生活的影響,再到經濟的延伸,可以有一點啟示,對於印度這個不”安分“的鄰居,你在戰略上依然可以看不起,但在戰術上千萬不可忽視。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戰亦有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