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時間都去哪了?真的是手機的鍋嗎?(上)

我的時間都去哪了?真的是手機的鍋嗎?(上)

一般認為,孩子拿起手機,基本都是在做這件事

我的時間都去哪了?真的是手機的鍋嗎?(上)

而父母拿起手機,基本都是在看這些文章:

我的時間都去哪了?真的是手機的鍋嗎?(上)

而事實上我們拿起手機,很多時候是在做這些事:

我的時間都去哪了?真的是手機的鍋嗎?(上)

談到忙,沒有人比現代人更忙。時間似乎永遠不夠用,而最容易背鍋的,就是“整天玩手機”。真的是這樣嗎?是。。。。。。。。。。的話那我也就可以收工不用寫文章了,所以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這篇文章會帶你更高效地刷朋友圈,打遊戲,看視頻,聽音樂,你不用放棄個人愛好和喜歡做的事。並揭露那偷走你時間的真正的背鍋俠是誰。

我的時間都去哪了?真的是手機的鍋嗎?(上)

回應夢鳥上次的善意,這裡為另一個背鍋俠做個廣告:第一背鍋俠“水逆”的真實身份

工欲善其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誤砍柴工”。當然了,“利其器”不是讓人人去買一個iPhoneX,因為現在大多數正常手機發發微信看個小電影什麼的還是沒問題的。雖然系統不卡,但每個人都有過拿出手機,橫撥拉豎撥拉,才找到需要的APP的經歷吧?我們需要做的第一步是讓手機的操作體驗變流暢。

我的時間都去哪了?真的是手機的鍋嗎?(上)

整理手機,減短“點擊鏈”

我認識有的人手機上圖標近十頁,又或者滿滿一屏幕全是分組,試想這種手機每拿出來一次,要花多少時間在撥拉上面?更有可能撥拉了一會忘記自己要幹什麼了,放回去過會再重複一遍。

許多網站的UI設計師絞盡腦汁只為讓客戶通過最少的點擊數就到達他們需要的頁面。這被稱作次點擊原則。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人不知不覺地會對哪怕多點擊一兩下也失去耐心。如果我把微信放在手機第四頁的社交分組下,每次打開都要比別人多數個操作,雖然只是數秒的時間,但是大量重複的這類操作,會讓人進入潛意識消磨時間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會更難做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事比如讀一篇文章。而更容易傾向於去從事無意識行為,比如刷刷自己的朋友圈有多少人點了贊。

仔細設置APP提醒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一開始可能覺得不設提醒可以避免手機一直打擾,以減少花在手機上的時間。事實恰恰相反,坦率點講,要我不看手機,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不設提醒,心裡就老是懸著,哎這妹子有沒有和我說話啊?剛才發的那照片有沒有人點贊啊?我XXXX遊戲的體力有沒有溢出啊?

我的時間都去哪了?真的是手機的鍋嗎?(上)

那如果提醒全開呢?更完蛋了。你的手機會不停地震一震,震一震,震得你心癢難忍怎麼辦?掏出手機看一看嘍。心理學家拉里-羅森把這種行為稱作

高科技焦慮,你的手機好像總是不停地在召喚你。這種症狀明顯的人,甚至會經常感覺到不存在的震動,而拿出手機盲目瀏覽一番。所以我們還是需要花時間仔細設置一下的。

我的時間都去哪了?真的是手機的鍋嗎?(上)

這裡甲勾總結了幾個比較實用的設置提醒的原則,花一段時間習慣,相信掏出手機瞎看的次數會大大減少。

  1. 把APP分類,找出少數需要設置提醒的,把大部分APP的提醒關掉。

  2. 挑出那些必須進行操作的APP,提示種類設為提示(iOS),注意這不是默認。其它設為橫幅。

  3. 對於類似微信這種可以進行細化設置,蛋丁這樣的話癆關閉提示,夢鳥這樣字字珠璣的打開提示。條紋貓這樣的妹子根據情況調整。群消息全部關閉。

這麼倒騰一下手機進入高效流暢模式以後,我們就可以進入今天的正題了。

正事兒,閒事兒,和偽正事

人不是機器,活著,有一部分時間就是用來“不務正業”的,要任何人在這個時代完全放棄手機,是很不現實而且略有點另類的行為。我們在手機上做的事可以很簡單地分成兩種:正事兒和閒事兒

正事兒就是那種可以理直氣壯地告訴全世界的事。比較明顯的比如在微信工作群裡和小夥伴討論下午開會的報告內容。“我在工作呢,別打擾我(們聊中午吃什麼)!”。

其實還有另一類行為也屬於正事兒。我把這類事定義為對自身“有產出的行為”。比如夢鳥從來沒玩過MOBA類遊戲,然後去下了個王者榮耀玩。雖然在旁人看來不務正業,但是一步步學習怎麼玩,和小夥伴一起開黑,掌握技巧(鍛鍊手速)蹭蹭蹭上分,這個過程和練練字畫畫圖沒什麼本質區別,對於自身是一件正兒八經的事。

相對的,閒事兒就是“無產出的,放鬆的行為”,比如搜搜歌聽聽歌,數數自己得到多少贊,有的沒的在幾百號人的群裡閒扯等等。很顯然,我們每個人天天都在從事這些行為,而這些行為也是我們健康地生活必不可少的。所以根本不用像那些雞湯給你灌的:“要少做浪費時間的事”。機器還要關機上油保養呢,人怎麼可能不做些旁人看來毫無意義的事放鬆自己?閒事兒,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我的時間都去哪了?真的是手機的鍋嗎?(上)

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 工作 vs 休閒 的平衡

單獨地來說,這兩者都沒什麼問題,只需要平衡好其中的關係就可以,而如何平衡並不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這裡要著重談的是最大的手機時間殺手--偽正事

什麼是偽正事?

“偽正事”這個詞的靈感來源於 pseudo-worker 偽工作者,真正的出處已不可考,常見的引用是吳軍提到過Google裡面一些人在公司裡忙忙碌碌應付事務,卻效率低下的情況。我們花在手機上的很多時間,其實正是虛耗在這些類似的偽正事上。

當一件看似是正事兒的行為,開始慢慢不需要主觀的集中注意力參與的時候,它就漸漸地變成一件偽正事。

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玩旅行青蛙,賓果消消樂這樣的遊戲?因為這個過程是非常機械,需要極少腦力參與的。而為什麼又有這麼多王者榮耀或者其它遊戲的玩家被家長朋友認為是虛度時光,浪費時間呢?因為他們早已經跨過了剛開始的學習期,又沒有動力和能力像職業玩家一樣當成事業來玩。要麼是機械地刷著這個那個,要麼是“培養著自己的角色” -- 事實上只是觀察著一個隨時間遞增的簡單函數而毫無對自身的產出。許多正事兒,這時候就變成了一個“無產出的,放鬆的行為”

我的時間都去哪了?真的是手機的鍋嗎?(上)

真 舒 服~~~~

每個人在一開始,對於正事兒,和閒事兒的時間分配相信都是很合理的。比如甲勾在手機上60%的時間用來工作,讀知識類文章,公眾號相關,玩手遊。40%時間娛樂,聽歌,刷朋友圈,群裡吐槽,(和妹子聊天)。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嚴肅的研報和技術類的文章看著好累啊,看娛樂八卦吧。這遊戲升級好難啊,氪金吧。寫文章真累啊,去群裡聊聊最好騙蛋丁來寫兩段。而工作也經常聊著聊著真變成了吃飯。

我的時間都去哪了?真的是手機的鍋嗎?(上)

很閒的貓咪

我們自以為仍然在做著正事,但其實已經進入了無產出放鬆的狀態,結果只有20%甚至更少的時間做了真正的正事兒。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每天看似離不開手機,每件事都很重要,忙得不可開交,而事實上時間都花費在偽正事上面並沒有產出,和我們期望的

“有產出的”結果相去甚遠。這時候,在自以為是正事兒上精疲力盡的我們,回頭會花更多的時間在閒事兒上面。

結語

好了今天就先說到這,我回頭得整理一下我的APP了,另外還要去熟悉下多使用手機上的搜索功能找東西,一直被條紋貓鄙視。其實不光是手機,有時候桌面也需要好好地理一理。。。

我的時間都去哪了?真的是手機的鍋嗎?(上)

很多人喜歡往桌面上堆東西

在本文的下篇會進一步討論有關時間管理和期望值的話題,敬請關注。

感謝閱讀,本文由“奇點偶遇”原創發表,歡迎關注。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我的時間都去哪了?真的是手機的鍋嗎?(上)我的時間都去哪了?真的是手機的鍋嗎?(上)
我的時間都去哪了?真的是手機的鍋嗎?(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