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小城湄潭故事:銀櫃山的來歷

黔北小城湄潭故事:銀櫃山的來歷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世界上並不缺乏美

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湄潭有很多的小故事,只是它正在等待著被我們去挖掘,它或許也在期待著一個傾訴對象的出現,然後安靜地告白!

湄潭縣城南十五里處,有座很高的大山,人們叫它雲貴山,其實它原叫銀櫃山。

銀櫃山腳下住著個苦娃娃,奶名叫有福。他和他媽的生活,就靠有福砍柴賣了買米餬口。

黔北小城湄潭故事:銀櫃山的來歷

黔北小城湄潭故事:銀櫃山的來歷

一天,有福上山砍柴回來,在山腰坐著歇氣,看見一隻很大的白母雞,帶著一群白花花的雞娃崽,“咯咯咯”地叫著朝有福走來,圍著有福轉圈圈。有福順手用柴刀打去.

“嘰呀” 一聲叫,一隻雞娃被柴刀打中了,在地上滾了幾轉,就變成了一個白亮亮的東西,像菱角一樣。有福撿了起來,重重的,跟石頭一樣。他心想,這恐怕是個寶物吧。

有福回家拿給媽媽看,媽媽高興了:“啊,有福,這是銀子哩!你在哪裡得的?”有福說給媽媽聽了,媽媽覺得非常奇怪。

黔北小城湄潭故事:銀櫃山的來歷

一天,有福上山又碰上那群雞娃,他悄悄地跟在後面。太陽落坡了,大母雞帶著雞娃回窩了。

有福跟在後頭,爬到山頂,一個很大的石櫃子“吱呀”聲開了,大母雞跳了進去,小雞娃也一個個跟著跳了進去。“吱呀”一聲,石櫃子又關上了。

有福覺得很奇怪,圍著石櫃子這裡摸摸,那裡搖搖,石櫃子一動也不動。 他生怕那些雞在裡頭悶死,動手掀蓋子,掀也掀不動。有福無法,只好回家去了。

黔北小城湄潭故事:銀櫃山的來歷

隔了幾天,有福家的米快吃光了,他又上山去碰雞娃。

可雞娃些進了石櫃子後就沒有出來過,有福在山上找不著,只好朝石櫃子走去。那石櫃子像長了眼睛一樣,有福一來,就“吱呀“一聲打開了。

有福朝裡一望,我的天啦!這哪是雞娃,是滿滿的一櫃銀子。有福揀了一錠很小的銀子走了,他剛轉身石櫃子又“吱呀”一聲關上了。

黔北小城湄潭故事:銀櫃山的來歷

從此,有福不靠打柴為生了家裡快要斷炊的時候,他就朝山頂的石櫃子走去,石櫃子總會自己打開,讓有福拿上一錠銀子後又自動關上。

山下的張財主懷疑起來:“有福哪來的銀子買來米?”於是他天天注意有福的行動。後來,遭他探到了。等有福走後,張財主就向石櫃子爬去。

可當他來到跟前時,石櫃子沒開,他又打不開,就走了。第二天他又去,還是如此,一連去了四五回,那石櫃子就是不開。

黔北小城湄潭故事:銀櫃山的來歷

一天,有福家的米又快吃完了,他還在山腳,張財主就爬到了石櫃子前,怪!那石櫃子就自動打開了。

張財主高興得很,趴在櫃子上拼命地揣銀子,他把身上的口袋裝滿後還不滿足,又把褲兒脫下來裝。這時,櫃子慢慢地開始關了。

張財主還在不顧一切地往外拿銀子,眼看櫃子蓋快壓下來了,張財主還伸腰進去搬那碗口大的銀子。

就在這時,石櫃子蓋壓了下來,張財主被攔腰壓成兩半截,血水四濺,一命鳴呼了。

黔北小城湄潭故事:銀櫃山的來歷

從這以後,誰也無法得到那櫃裡的銀子了。後來,人們給這座大山取名為“銀櫃山”。

該故事1987年蒐集於湄潭城關,流傳地區:興隆、城關、黃家壩等地。

謝文龍,男,高中,幹部,縣誌編輯部副主編

由湄潭在線編輯部整理

更多精彩內容,就在湄潭在線。微信搜索湄潭在線公眾號,獲取更多湄潭資訊,查看更多湄潭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