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多年後才搞明白的工作方法,驚歎4歲女兒已運用的滾瓜爛熟

4歲女兒可愛的小手在桌面上游來游去,不一會兒功夫,一個200片的拼圖就完成了。看得我目瞪口呆,後腦勺“砰砰砰”幾下,突然間意識到,女兒的拼圖方法,不正是自己工作中常用的方法嗎?這可是自己工作多年以後,才搞明白的方法啊,沒想到4歲的女兒竟然已經運用的滾瓜爛熟!

我好像得了睡前恐懼症

每次睡覺前,女兒都很纏人,拿出一大摞繪本要給她講,一講就是1-2個小時,講的少了還不樂意,天天如此,實在覺得太累了,開始害怕起睡前這段恐怖的時光,感覺自己好像得了睡前恐懼症。

工作多年後才搞明白的工作方法,驚歎4歲女兒已運用的滾瓜爛熟

即使恐懼,也要保持微笑,讓女兒感到幸福!

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了,否則我會瘋掉的。於是,開始思考,什麼樣的遊戲不需要爸爸媽媽的陪伴,即安全,又能夠耗費女兒的精力呢?對,是拼圖。果斷給女兒買了很多漂亮的拼圖,希望在每次睡覺前,她能少纏人給她講繪本,可以自己去玩,玩累了玩困了好好睡覺。剛開始,這法子還真不錯,女兒沉浸在拼圖中,那認真、專注、思考的樣子甚是逗人,我也甚是高興,終於可以解放出來了,看看自己喜歡的書,看看手機裡的今日頭條。

女兒快速掌握了方法

睡前清靜的日子沒過多久,新的睡前煩惱又來了,但這次不同,還給我帶來了巨大的驚奇。

剛開始給女兒買48片和63片的拼圖,玩了大約10天左右,女兒可以不加思索地一口氣拼完。當時沒有太在意,覺得可能拼圖片數太少,她已經記下來了哪片放在哪個位置。作為一名懶爸爸,果斷給女兒增加了難度,買88片和96片的拼圖,希望繼續消耗女兒的精力,睡前別太纏人,沒想到,這次約7天左右,女兒就能快速地完成拼圖。繼續增加難度,買150片的拼圖。再繼續增加難度,買200片的拼圖。

工作多年後才搞明白的工作方法,驚歎4歲女兒已運用的滾瓜爛熟

讓人眼花繚亂的碎片

好像片數已經不起什麼作用了,看著眼前一大堆的碎片,若真讓我拼起來,我會覺得很頭痛。但看著女兒那雙可愛的小手,在一大堆讓人眼花繚亂的碎片中游來游去,快速拼湊出一幅幅美麗的圖案,我真的驚呆了,後腦勺“呯呯呯”幾下,突然間意識到,女兒的拼圖方法,不正是自己工作中常用的方法嗎?這可是自己工作多年以後,才搞明白的方法啊,沒想到4歲的女兒竟然已經運用的滾瓜爛熟!

女兒的拼圖方法正是我的工作方法

女兒每次拿到新的拼圖,都會非常高興,先看看整幅圖是什麼,閱讀一番。

有一次,女兒拿到一張動物類的拼圖,開始看圖講裡面的故事:這是一片好美的森林,小朋友和小動物在一起玩。小猴子太調皮了,坐在大象的背上,那個黃色的大豹子坐在中間的樹枝上,看著水裡的鱷魚,河邊的大老虎也看著水裡的鱷魚,鱷魚在和一個高高的的巨嘴鳥聊天。哥哥牽著妹妹的手,站在老虎的旁邊,妹妹想摸老虎的大嘴巴,哥哥在和旁邊的小狐狸打招呼。啊,樹上還纏著一條可怕的大蛇,小鸚鵡有點害怕了,她飛起來了,差一點用翅膀打到豹子的屁股,還有許多小蝴蝶在森林裡飛,我想抓蝴蝶,好美啊!

工作多年後才搞明白的工作方法,驚歎4歲女兒已運用的滾瓜爛熟

看圖講故事

這不就是自己在流程工作中常用的方法嗎?在搭建流程框架時,首先要看清業務全貌,理清業務結構。在對業務全貌有一個全面的瞭解和認知後,進行業務分解,看看全貌中都包含什麼?他們之間的相對邏輯關係又是怎樣的?

接下來,女兒開始固定拼圖的四個角,搭建拼圖的四條邊。

首先,女兒找出兩條邊沒有凸凹都是直線的圖片,固定在四個角。然後,找出一條邊沒有凸凹是直線的圖片,搭建出四條邊,這樣整幅圖的邊界就確定下來了。

工作多年後才搞明白的工作方法,驚歎4歲女兒已運用的滾瓜爛熟

先固定四個角,再搭建四條邊,確定下邊界。

這也是自己在流程工作中常用的方法,在啟動一條流程建設時,首先要搞清楚這條流程的邊界是什麼?只有邊界清晰了,範圍明確了,有了起點和終點,流程建設才會更加順暢。

最後,女兒按顏色把圖片進行大致的分類,一個主題一個主題的進行拼湊。

女兒會把大致相近的顏色圖片用小手快速的攏在一起,然後,先找片數少的主題進行拼湊,不一會兒功夫,一個一個的主題圖案就拼湊出來了,最後,再拼湊大的難的主題,很快一幅完整的拼圖就完成了。

工作多年後才搞明白的工作方法,驚歎4歲女兒已運用的滾瓜爛熟

先拼湊一個個小主題,再進行合併。

這也是自己在流程工作中常用的方法,在梳理出流程架構,列出流程清單後,從易到難,一個流程一個流程的進行建設,然後,把他們集成在一起,看看流程之間的上下游銜接是否順暢,最終,形成面向客戶的端到端流程。

也許是一種巧合,懶爸爸在無意識之中,促使女兒主動掌握了一套觀看全局、理清結構的方法,即鍛鍊了她的思維,又培養了她的專注力,自已對女兒的未來也充滿了更多的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