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五幸:長安塔下特殊的“約會”(隨筆)

高五幸:長安塔下特殊的“約會”——原郊區新築公社綜合廠職工分別四十餘載重逢世博園

右一:陳育合、依次為高五幸,周榮奇、李芬利、郝新玲、劉川草、王雪絨、陳聯英,李桂英、朱建華、白廣勤、田建選

高五幸:長安塔下特殊的“約會”(隨筆)

高五幸:長安塔下特殊的“約會”

——原新築公社綜合廠職工分別40餘載重逢世博園“得寶門”

10月7日,西安世博園“得寶門”迎來了一群“不速之客”,曾經在西安市郊區新築公社綜合廠(亦稱制鉗廠)幹過的工友們,四十餘載,天各一方,如天上的星星,各自在人生的軌道上運行。終於,今年雙節他(她)們相約來這兒匯合。

雨後乍晴,秋陽送暖,給參加相聚的我帶來了好的心情,老天助趣也。

較我早到的周榮奇和李桂英夫婦,正在花壇旁讓人攝影,一臉幸福的模樣。他們就是在社辦企業上班時,收穫愛情,步入婚姻殿堂的。一見如故,竟清楚的能叫出彼此的名字。握手言歡,相互問詢對方的身體和子女,語氣中充滿關切和友好之意。

“高五幸”!不期而至的朱建華、李芬利、王雪絨幾個靚妹,若喜鵲“嘰嘰喳喳”的叫我,象小燕子似的飛過來,沒了當年的羞澀樣,“咚”的一下先給了我個“見面禮”,讓我緊張的心情悠的緩解了許多。劉川草、郝新玲、陳聯英、白廣勤、田建選依然還是當年的穩重樣,面帶微笑,老遠的揚揚手,算做打招呼。姍姍來遲的陳育和則還是年輕時的眯著眼笑,給人一種親切熟悉的感覺。

當時的社辦企業進人,要經大隊推薦、公社審批等程序,能進廠的都是各大隊根紅苗正、“挑梢”之人,不是團支部書記,就是民兵連長,或是有技術專業特長。我記得劉川草、陳小利、胡永全當時就是以黨員政治面貌擇優錄用的。

新築公社綜合廠(廠址新築南吳村的戲園子),就是當年每月領24元工資的這些人,在那個地方工作生活過近10年,留下成長的足跡、辛勞的汗水,間或有委曲的眼淚、生活的快樂,他(她)們把如火的青春,奉獻給了家鄉的建設事業….。

“以前的小姑娘,變成了老太婆,壯小夥變成了小老頭,四十年沒見面都變了,今天能相見,挺不容易!”李芬利快言快語,玩“抖音”說的這番話道出了大家的心聲。劉川草、郝新玲、陳聯英等隨聲附合議論,“就是的,人激動的半夜都睡不著,就是想和老人手見面諞諞”。

快樂的氣氛感染著我,讓我泛起思潮的漣漪,是啊!歲月如梭,光陰似箭,逝去的青春,改變了容顏,不變的卻是一顆不老的心,還有經歷困苦看開世事後的淡然。

打開手機,順手拍,拍下聚歡遊玩的美麗瞬間;暢開心扉,盡情諞,諞分手四十年各自奮鬥的滴滴點點。談曾經的過往,如數家針,眉飛色舞,言到廠友李天榮、劉選利、王玉柱、杜秋芹等十多位廠友或病或禍“早走”,不免難受惋惜過後,切身感悟到了生命的脆弱和身體健康的重要。相互勉勵惜耐身體,有了好的強壯身體,才能更好地去享受生活!

席間,廠友群群主王雪絨扶了扶眼鏡,文雅且有風度,邀請廠友們共同端起酒杯,為過去了的青澀歲月,和相約不易的緣分乾杯。見狀,我即興祝辭道:

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腳下餘生路,關鍵自己走。祝願眾廠友,友誼天長久。清心少欲求,健康是福壽。莫嘆夕陽瘦,人老勤為舟。童心伴旅途,明年再聚首!

高五幸:長安塔下特殊的“約會”(隨筆)
高五幸:長安塔下特殊的“約會”(隨筆)高五幸:長安塔下特殊的“約會”(隨筆)
高五幸:長安塔下特殊的“約會”(隨筆)高五幸:長安塔下特殊的“約會”(隨筆)
高五幸:長安塔下特殊的“約會”(隨筆)高五幸:長安塔下特殊的“約會”(隨筆)

作者簡歷

高五幸,筆名:高五星,初中文化,西安市灞橋區新築街道新寺村人。自幼酷愛文學,曾經在新築公社、鄉鎮企業、灞橋區土地管理局工作過,現在新城區康復路市管所打工。20歲從寫新聞報導開始,創作的劇本“席筒相親”(與王韶之合著)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在省市主流媒體先後發表新聞稿件數百篇,曾經是中共灞橋區委中心通訊組成員,西安晚報通訊員,被西安晩報,中共灞橋區委評為優秀通訊員。陝西農村報網專欄鄉村作家、陝西省農民詩歌學會會員,法制文萃西部網特邀作家,灞橋區詩詞楹聯學會常務理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