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幕 996工作制——既是老闆又是員工的身份看996問題

第七幕 996工作制——既是老闆又是員工的身份看996問題


第七幕 996工作制——既是老闆又是員工的身份看996問題

哈嘍,大家好,我是老嚴,又和大家見面啦!

關於“996”這個話題在2019年變得特別火熱,近期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原因,這個話題開始有點降溫了,畢竟在疫情的影響下現在能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大過一切,但是疫情總會過去,一切都會恢復正常,我們依然還得重新面對996工作制的問題,今天我站在既是老闆又是員工的身份來和大家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傳統意義上的“996”是指早上九點上班,晚上九點上班,一個週上六天班。廣義上的“996”更多指惡性加班,沒有個人生活時間,基本保持24小時在線。

由於我自己也開了一家做旅遊行業管理系統的軟件公司,我先從老闆的角度來談談這個問題,當然我這是發現問題,不代表我支持,我對996還是持反對意見的:

第一、老闆總希望員工要把公司當家

老闆的心態肯定是希望員工都非常熱愛公司,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家,既然是自己的家,為什麼要那麼早想著下班,如果早早下班,說明不熱愛公司,不熱愛這個大集體。

第二、老闆總期待員工都是有自驅力的

老闆希望的是沒有設立固定的下班時間點,而是員工有自驅力,主動覺得必須把事情做完了或者提前做完了才下班,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公司,一起同進退。

第三、老闆總覺得效率不夠得靠加班來湊

老闆希望儘快看到結果,總覺得員工在做這件事情上效率不夠,那加班不就可以解決這個效率問題,所以總希望看到下班點了崗位上員工還在努力的工作。

第四、老闆總覺得創業就是先苦後甜,加班是員工為自己的未來負責

老闆希望員工明白創業是非常辛苦的,到點走人哪像一家創業公司,先吃苦,多加班才是正確的奮鬥方式,員工必須用最大的拼搏精神放到工作上來,能儘快完成的任務最好可以通過加班的方式提前完成,而不是準時完成。

第五、老闆總覺得加班能帶來更多產出和利潤,忽略了員工的幸福感

老闆希望公司的利潤能夠更高,在相同的酬勞下有更多的生產力,通過硬性加班的方式提高生產力,但往往忽略了員工的幸福感,導致員工雖然在加班,但是積極性和愉悅度降低,產品的質量下降,此時又想提高懲罰和監控力度來解決問題,其實最後發現利潤似乎也沒有多大變化。


談完了老闆的想法,我也自身做過一線員工,也經歷過比“996”更嚴重的工作,我現在站在員工的角度說說這個問題:

必須首先發出所有上班族的心聲:沒有說不能加班,但是加班變成理所當然,沒有個人價值和實際效率的加班是被痛斥的,另外長期超負荷工作量的安排也是無法忍受的。

我其實是一個比較有自驅力的人,我作為員工時大部分加班是我自願且積極的,但對於加班我有幾點自己的看法:

第一、我願意為懂一線業務,懂業務落地的老闆加班

沒有一線業務經驗,做事總是不落地,經常想一出是一出,這種情況下我加班做的事情,也不會有太大的市場反響,看不見收益,浪費我的精力,降低我做事的成就感。

第二、做螺絲釘式的工作,技能單一化的工作,我不願意長期加班

這種工作對我的成長太少,加班對我來說就是機械式勞動,跟搬磚沒有區別,對我來說風險也很大,換工作競爭優勢也不大,人都被搞廢了。

第三、部門領導沒有敏捷的思路,對業務也不能融會貫通,我不會主動加班

部門領導作為靈魂人物,如果也是比較水的人,我的加班更多的是在彌補領導的犯錯,完全沒有把時間用到刀刃上,允許為錯誤買單,但是別讓錯誤成為加班的理由。

第四、辦公室鬥爭,爭名奪利,搶風頭的團隊,我不願意加班賣命

團隊風氣不好,最後加班出來的成果,如果是凸顯個人利益,而不是真正在思考項目的一線問題,精力都用在瞭如何獲得領導認可上,這種加班做出來的產品也長久不了。

第五、雖然是我職責範圍內的工作,但是如果沒有太多挑戰性,沒有個人提升,無法獲得成就感的工作,偶爾加班可以,長期加班趕進度我是不願意的

工作的目的除了拿工資,更多還是希望可以提高自身的能力,獲得成就感,提高個人競爭力,獲得成長,如果同樣的工作,換一個其他人一樣可以完成的話,那加班的目的是不是更多體現的是一個人在幹多個人的活而不是在做一件很有挑戰性的工作。

第六、在給錢少的情況下談自驅力是不是有點一廂情願

雖說做事就是做人,只談利益不談感情,聽起來很沒有人情味,但是裁員那一刻,可是讓立馬打包走人,所以在看不到未來,糊個口的工作,還是現實點好,但不代表我不熱愛公司,只是彼此契合點還沒有到來。

第七、不能因為內部管理問題,執行力問題,甩鍋問題而通過粗暴的加班方式解決

大部分工作效率起不來,還不是管理者自身對需求,對任務的分析拆解不到位,沒有完善的培訓體系和知識庫,導致下屬做事前需要耗費大量的摸索過程,管理者疏於過程,重於結果,最後一旦有人離職,項目變得一團糟。

第八、沒有良好的規劃和產品定位,回看那些加班做的項目一般都失敗了

加班做事和做正確的事似乎總是走不到一起,有一名言說得好:“緊急的事情不重要,重要的事情不緊急”,一件事情要開始加班了,一般情況產品肯定是出了什麼規劃性問題,要嘛是產品的功能細節模糊不清,經常改來改去,要嘛就是根本對市場沒有摸清楚,想要加快用Demo版本去檢驗市場的反饋,最後大部分結果都是比較失敗,因為好的東西應該時間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而是產品的差異化功能,是團隊穩定性才是核心競爭力,員工工作如果沒有幸福感,總是壓力苦逼狀態,團隊人員不斷進進出出,最終影響的是產品質量,項目流產的不在少數。

好了,這期的VLOG就拍到這裡,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有什麼想了解或者想聊的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點擊一下關注,謝謝大家,再見啦。


第七幕 996工作制——既是老闆又是員工的身份看996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