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拯救 學子的迷失……

信用拯救 學子的迷失……

90後頻頻爆出,不堪高利貸重負,自殺傳聞!之後.......

近幾天頭條很熱鬧,校園高利貸再次浮出水面,又爆出借款7000,3個月滾到35萬,債務人割腕自殺新聞,該新聞未經證實,不知真偽,但影響力極大,頭條新聞,悟空問答都有提及。惟願此為假新聞,因為實在太殘忍,一個花樣年華的大學生,為了7000元,放棄生命,這是生命之殤、家長之殤、學校之殤、教育之殤、社會之殤.........

如果這是假新聞呢?為什麼在此小貸、現金貸的“風口浪尖”,爆出這樣的新聞,那真的值得理性的看官們去思考,我們來做幾個大膽的假設吧:

1、如果該新聞是小貸、現金貸機構炮製的,目的何在?

變相給管理部門施壓?一旦一刀切的針對小貸,現金貸,高利貸並不會緩解,因為市場上借不到錢了,會逼著人們去找高利貸,而高利貸明知不合法,但是在利潤誘惑面前,存在即價值,無處借錢又急需錢的人,那就還是也只能去找高利貸,高利貸依然會存在,高利貸依然會猖獗,所以,管理部門,你們就放小的一條生路吧,起碼我們還會控制在36%以內,最多打打“差邊球”哦。這種可能性有沒有?有,而且可能性還比較大,為什麼?因為小貸、現金貸都是有錢“淫”吶,這個世界,有錢“淫”啥事都幹得“粗”來哦!

2、如果該新聞是資深借款人,以貸養貸群體炮製的,目的何在?

變相給管理部門施壓?一旦不一刀切的整治小貸、現金貸,任期氾濫,未來這種“割腕自殺”事件還會發生,因為總有人放高利貸,只有沒有人放高利貸了,這種事情就不會發生了,希望管理部門從源頭上掐斷一切高額利息貸款的生存土壤,還大家一個和諧安穩的金融環境,高利貸借不到錢了,自然就沒人去借高利貸了,此為其一!其二是什麼?其二是現在網上大家都在問的一個問題,是不是小貸、現金貸公司垮了,借的錢就不用還了?不排除一部分別有用心的人,想借管理部門之手,借整治之風,行賴賬之實,而一部分本性純良之人呢,因利益誘惑,也在觀望,要是萬一不用還了,那不是等於撿到錢了,那不管如何還是看看吧,該跟風就跟風。這種可能性有沒有?有,而且可能性也很大!為什麼?因為不用還錢啦,這眼前的利益誰不想要?何況本來就錢不夠花。

我們不挖掘得太深遠,實際現在網上的輿論導向已經出現了這樣主要的兩派,我們都知道,任何一個大的輿論出現,他的背後都是有所圖謀的,因為最近的信用拯救工作,讓我們一直都很關注整個輿論的走向,所以每一個新的新聞熱點冒出來,我們都會進行一番評判。

無論哪一個派別,炮製、炒熱了這個“新聞”,都必然造成的後果:

1、加速管理部門對整個小貸、現金貸金融市場管理條例的制定;

2、堅決禁止高利貸對大學校園的滲透,甚至動用刑法進行規範;

3、加速國家徵信庫的建設和評定,將所有金融借貸的透明度進一步深入透明化;不排除有一部分人將與未來的信用金融無緣。

對於我們小民來說,我們應該怎麼做?

1、參與了網貸的,痛定思痛,趕緊梳理債務,量入為出,每個月能還多少就還多少,保住信用!

2、沒有參與網貸的,以前有過信用不良記錄的,趕緊以此為戒,迅速整理個人信用的情況,進行償還,爭取早日去除汙點,迴歸陽光下生活。

3、一切良好的人們,引以為戒,告誡周圍的人,尤其是青年晚輩,真心要樹立良好的消費觀念,不要盲目消費。

信用拯救 學子的迷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