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攀巖》如何詮釋完美或者死亡?

第91屆奧斯卡剛剛結束,輿論的焦點無疑都在關注這部已經國內上映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而這部榮獲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徒手攀巖》卻很少有人提及,今天就簡單介紹下這部影片,看他是如何真實的詮釋“完美或死亡”這兩個字眼。

《徒手攀巖》如何詮釋完美或者死亡?

本片由戶外攝影師金國威及他的妻子伊麗莎白·柴·瓦沙瑞莉拍攝、執導。金國威也是專業的攀巖手,擅長滑雪、攀巖、探險等極限運動

《徒手攀巖》如何詮釋完美或者死亡?

金國威和他的妻子

本片講述美國29歲冒險家亞歷克斯·霍諾爾德決心實現夢想:徒手(無保護繩)攀登塞米蒂國家公園3000英尺高的酋長巖。

《徒手攀巖》如何詮釋完美或者死亡?

亞歷克斯,他清澈的眼眸裡蘊藏著無限的可能

此前他已經攀登過包括:猶他州950英尺的月華拱壁、約塞米蒂國家公園的半屏巖兩個巖壁等等。

《徒手攀巖》如何詮釋完美或者死亡?
《徒手攀巖》如何詮釋完美或者死亡?

攀巖愛好者中只有1%的人嘗試過徒手攀巖,他已徒手攀巖上千次,而下一次挑戰更加艱難。

他毅然決然的決定挑戰這座被無數攀巖愛好者朝聖的有這極大難度的酋長巖,難度有多大?1958年沃倫·哈丁團隊耗時16個月,爬了46天才順利登頂,因為他們需要在巖壁上打入鋼釘支撐著向上爬,途中要居住在山澗上。

《徒手攀巖》如何詮釋完美或者死亡?

但亞歷克斯要在無保護措施的情況下攀登,一個小小的失誤足以讓他喪命,不完美意味著死亡。

因為攀巖失去性命的冒險家已經有很多,但這也沒能阻止這些有這冒險精神的人不斷挑戰自己,由此可見攀巖這項極限運動有這多麼強大的吸引力。

《徒手攀巖》如何詮釋完美或者死亡?

那亞歷克斯為什麼會從事如此高危的運動?

原生家庭對亞歷克斯影響十分巨大,他的爸爸很支持他攀巖,但爸爸憂鬱、內斂的性格也從未真正的讚賞過亞歷克斯。父母離婚後,父親在第二年夏天去世,亞歷克斯也因此十分遺憾,父親未能見到他此時的壯舉。他的媽媽喜歡的諺語是“幾乎做到不算做到”,這使他在攀巖中不管做的多好都覺得自己不夠好,無止境的自我厭惡,這最終成為他攀巖的動力。

《徒手攀巖》如何詮釋完美或者死亡?

醫療機構也對亞歷克斯的腦部進行了分析,研究發現他的大腦杏仁核比普通人需要更大的刺激才能夠被激活。

《徒手攀巖》如何詮釋完美或者死亡?

在攀登酋長巖前,他經過了長時間的試爬和熟悉路線,也因此受傷,受傷的亞歷克斯依舊進行這項運動,這幾近癲狂的態度,讓他在2017年6月3日成功登頂酋長巖,成為了世界上已知唯一一個已知徒手爬上美國約塞米蒂國家公園三座最著名高峰的人。

《徒手攀巖》如何詮釋完美或者死亡?

出發

《徒手攀巖》如何詮釋完美或者死亡?

第六段:極限平板

《徒手攀巖》如何詮釋完美或者死亡?

成功度過酋長巖第二十三段2050英尺巨礫坡難點

《徒手攀巖》如何詮釋完美或者死亡?

第二十六段:耐力角鏡頭一

《徒手攀巖》如何詮釋完美或者死亡?

第二十六段:耐力角鏡頭二

《徒手攀巖》如何詮釋完美或者死亡?

第二十六段:耐力角鏡頭三

《徒手攀巖》如何詮釋完美或者死亡?

成功登頂

《徒手攀巖》如何詮釋完美或者死亡?

成功登頂後他第一時間給自己的女友打了電話,他的朋友問他你接下來要做什麼,他盡然說:

這部影片的魅力-----在鏡頭記錄下的這位冒險家,很有可能在一下秒種與我們陰陽兩隔。如果攀登中出現一次小小的差池,那將是致命的。亞歷克斯在攀登酋長巖時,導演對於他朋友的記錄與這位正在懸崖峭壁上的冒險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山腳下的不安與山澗上的沉著。

《徒手攀巖》如何詮釋完美或者死亡?

這項極限運動的危險性,使他在徒手攀巖中更加精力集中,這種全新的體驗無非十分吸引他,對於這份極限運動的熱愛,讓他在攀登中忘掉自我,忘掉危險,就像他所說的:“每個人都會在某一天死去,徒手攀巖只不過是讓那一天來的更快而已。”攀巖是亞歷克斯的命,又有誰可以奪走他呢?

《徒手攀巖》如何詮釋完美或者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