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和婆婆在小區玩,把其他小朋友撞倒了,我讓她上門道歉錯了嗎

文/當什麼媽

去同學單位辦事,看她頂著個黑眼圈,一問,倒是有點兒哭笑不得:

婆婆帶著女兒在小區,和另外兩個同齡的女孩兒一起玩滑板車(都是幼兒園小班)。女兒不小心把其中一個撞倒,對方褲子都摔髒了,女兒當時沒有道歉。回來後女兒說給我聽,婆婆還在旁邊一直說“沒什麼”。我讓女兒去小朋友家裡道歉,結果大家都說我小題大做。

這兩天淨掰扯這個了,所以都沒睡好……

我哭笑不得的原因是,小班的小朋友,也就3、4週歲,這麼小的小朋友一起玩兒,磕磕碰碰很正常吧?特別是都玩著滑板車,動作、速度沒把握好,都是有可能的。

但我知道,同學更在意的點在於“當時沒有道歉”。或者說,是婆婆在當時和事後一直認為“這沒什麼、這就是個小事”的這種態度。再進一步說,是隊友在婆媳矛盾中,又一次沒有站在自己這邊的失望和憤怒。於是在這幾種情緒的壓迫之下,越發覺得小朋友應該要上門道歉。

女兒和婆婆在小區玩,把其他小朋友撞倒了,我讓她上門道歉錯了嗎

我理解同學的感受。但還是覺得,應該先——

把孩子從這個事情中抽離出來。

同學說,女兒其實有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對的事情。但同學還是生氣,她當下沒有道歉。

我個人的看法是,小朋友不是主觀上故意撞倒別人、客觀上也沒有造成大的傷害,所以還是引導為主:

  • 下次再見到那個女生,可以跟人家說一聲,“對不起,我上次不小心把你撞倒了!”
  • 以後再有這樣的事,要記得當時就跟人家道歉、幫人家呼呼一下哦!不然萬一人家之後害怕再被你撞倒,不跟你玩了怎麼辦?

畢竟孩子們都各自回家了,這時候你再讓小朋友上門道歉,反而可能傷害到她幼小的自尊心,也可能影響到她今後的社交興趣,讓她只願意自己一個人玩兒。

女兒和婆婆在小區玩,把其他小朋友撞倒了,我讓她上門道歉錯了嗎

當然,如果同學過不去這個檻兒,覺得必須如此,我也建議她別以讓孩子上門道歉的由頭到對方家裡。可以找個時間,帶她去被撞倒的那個女生家裡玩,在兩個小朋友玩兒的過程中,再引出上次那件事兒、引導女兒道歉一下就好了。既不會顯得太鄭重其事讓對方家長尷尬,也不會傷害到女兒的自尊心,同時也滿足了同學的教育欲

並且,女兒撞倒了別人,自己是否也有受傷呢?即使沒有,來自媽媽的問候,肯定也會讓孩子更暖心,特別是在因為自己而引發了家庭矛盾的時候。別覺得孩子還小,其實他們也能很敏感地感受到家裡的這種氣氛變化

女兒和婆婆在小區玩,把其他小朋友撞倒了,我讓她上門道歉錯了嗎

別讓孩子,成為隔代育兒矛盾的炮灰。

在其他文中有提到,家庭矛盾的根源,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為每個人最愛的都是自己,不管是婆婆,還是媽媽。

因為最愛的是自己,所以寸步不讓,覺得自己就是對的,不可能因為孩子而讓步

  • 婆婆覺得,小孩子家家,不都是這樣子?有必要小題大做嗎?你是在說我不會教孩子嗎?我看你不是想讓孩子道歉,是想讓我跟你道歉吧?
  • 媽媽覺得,孩子的品性要從小培養,明明孩子已經做錯事了你還覺得沒什麼,你這樣是疼她還是害她?我一說什麼,就是對你有意見,我還能不能說話了?
女兒和婆婆在小區玩,把其他小朋友撞倒了,我讓她上門道歉錯了嗎

所以即使一開始,事情是因為孩子這不小心的“一撞”而起,但後面的發展,其實更多的是家長各自為了驗證自己是對的、自己是為孩子好的自私心態。這種情況下,不管讓不讓孩子上門道歉,對她都是一種傷害。

別讓孩子,成為隔代育兒矛盾的犧牲品。

關於婆婆——

我相信,如果當時陪在孩子身邊的不是婆婆,那這件小事不會發酵成一次家庭戰爭。

但就像上面說的,你和婆婆本來就很難互相說服。指望婆婆認同你的觀點,還不如你自己帶娃來得容易。如果你沒辦法、還是需要婆婆來帶的話,那你看不慣也沒辦法、只能自己嚥下去。

女兒和婆婆在小區玩,把其他小朋友撞倒了,我讓她上門道歉錯了嗎

我們能做的,是儘量自己多帶孩子,在帶的過程中更多地傳遞這些給ta:什麼做法是不對的,教他學會道歉和感謝、抱歉和感恩,教他社交和人際關係的處理,等等。用很多很多的愛,澆灌ta長大。

而不是奢望,婆婆或隊友來認可你的育兒觀。

更多閱讀:

(可關注後查閱或搜索歷史文章)

你覺得小朋友應該上門道歉嗎?歡迎分享!

感謝閱讀!我是多平臺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當什麼媽 ,同時也是公務員媽媽、文學碩士、健康管理師。關注孩子和自我的成長,選題隨心,盼你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