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時代,企業該如何應對

都說營銷難,其實,繼農業革命、工業革命和互聯網革命之後,未來新的目標已經指向人類智慧和靈魂的核心,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數據時代,會催生更多指數級增長的機會,藏在機會中的營銷,是我們繞不過的方向。

數據時代,企業該如何應對

縱觀2020年,我們發現,社群正在高速發展和成長,以知識付費為例,吳曉波、羅振宇老師號召的“書友會”“創業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進入社群的年輕人,他們非常有朝氣,思維活躍、充滿想象力,每天惠迸發無數精彩的觀點,可以這麼說,社群就是一個小型的營銷生態鏈。

社群的蓬勃發展,預示著創業門檻在逐漸降低,而短視頻、直播生態的到來,預示著一條圍繞創業的鏈條正在形成。

數據時代,企業該如何應對

許多企業家問我,數字時代傳統企業如何轉型?方向在哪裡?我的回答很肯定:企業一把手要吃透互聯網、吃透短視頻、吃透數據的意義。

網絡營銷的精髓,在於可以熟練運用各種人際網、貿易網和交通網,它讓你直接面對商業的本真,真刀實槍、真金白銀的跟別人抗衡。

目前中國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數量加起來接近8000萬,其中94%是小微企業,99%是中小微企業,這篇文章,主要是想幫助企業在數字時代的發展中,能夠更加得心應手的應對未知的機會和危機。

數據時代,企業該如何應對

在傳統營銷的基礎上,企業要注重四個指標,分別是產品、渠道、銷售和需求。

產品——是企業的立業之本,很淺顯的道理,但在互聯網營銷的衝擊下,衝昏了很多企業家的頭腦,之前曝出的“奶粉”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

渠道——有了產品,沒有好的渠道,一樣不能稱之為營銷,生態鏈要整合起來,下游進口商、批發商、代理商、零售商,逐層遞進。可以直達消費者,但其中的渠道和體系該如何整合?

銷售——以傳統營銷來說,省代、市代、區代,茅臺就是這麼一個銷售體系,但是能不能跳過市代和區代,直接由省代送到消費者手裡?以前不行,現在可以。

需求——如何從省代送到消費者手裡?要滿足雙方的需求。換句話說,消費者購買的數量要大,省代要如何完成好終端銷售事宜,而這一點,通過大數據精準觸達都能很好地解決。

數據時代,企業該如何應對

但也有一個問題,在這個時代,企業如何尋找機會,如何佈局未來?我們總結3個技巧,下面分享給大家:

數據時代,企業該如何應對

第一,商業機會就是品類機會

10年前,是品牌的天下,不管產品好不好,我只認你的品牌,這也是為什麼可口可樂敢自信地說,假如可口可樂工廠消失了,只需要一天的時間,就能重新崛起。

5年前,是品質的天下,全民收入高漲,消費水平提升,提倡的是消費升級,一款90分品質的產品,願意花120分的價格購買。

今天, 是品類的天下。消費既不升級,也不降級,而是趨於平級、分級,這是屬於品類的天下,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寶潔”不再突出它的品牌,而是突出旗下品類產品,投放市場。

數據時代,企業該如何應對

再舉個栗子,李佳琦直播帶貨,口紅從以往的“唯大牌論”,到現在的“唯效果論”,本質上就是消費分級的表現,人們已經不需要利用品牌效應來加強自身在社會上的地位。

第二、企業要升維思考、降維攻擊

傳統企業的生態鏈要整合起來,下游進口商、批發商、代理商、零售商,逐層遞進,逐層分割利潤,到達終端消費者手裡的價格直抵天花板。如果通過一種直接銷售的方式,略掉以上幾個層級直達消費者,中間利潤折中,這樣消費者購買的價格會大幅降低,企業的利潤增長也會大幅提升。正如馬雲所說“淘寶讓中間商無處可存”,在互聯網時代,企業在消耗掉大量的資金、人力、時間用來去尋找客戶、觸達客戶;所以很多的企業的難點問題是怎麼才能精準找到目標客戶群體。

數據時代,企業該如何應對

第三、企業要順應時代發展,審時度勢

進入了大數據時代,信息越來越公開透明,而實際上我們看到的,往往都是別人想讓我們看到的。這就是大數據時代的魅力。

個體消費者將被標籤化

“分析算法“不停的收集你的數據,站在高維解讀你、透視你,審視你,知道你喜歡什麼,想要什麼,想幹什麼,然後幫你設定好行為路線,讓你上癮,跟著他們走,冥冥之中將你徹底掌控。按照物主設定的邏輯去判斷問題,從而產生購買和消費的決策,然後完成交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