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從歷史、道具、背景三個方面剖析劇集

國產劇《知否》吸引了眾多追劇狂魔。這是一個在北宋時期嚴苛的封建禮教下,一個官宦家庭少女的成長,愛情,婚姻的故事。劇情從幼年悲慘遭遇開始,延伸出了人物命運與家族興榮的故事鏈。

《知否知否》,從歷史、道具、背景三個方面剖析劇集

該劇在一些方面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比如在場景陳設的畫面感,人物臺詞的巧妙感,乃至食材道具的真實感,都比較完整地還原了官宦世家的生活畫卷,加上對人物性格的塑造等細節,算是國產良心劇了。另一方面,該劇的劇情看起來比較零散,鑑於電視劇是改編自小說,可能沒有挑出主線來推進,而是夾雜了大量的朝政事件來左右人物命運,企圖藉助和歷史淵源的貼合性來吸引讀者,然而劇情的主次、輕重緩急都沒有一個明顯的把握,觀感就會打些折扣。

該劇刪減了穿越的戲份,將時間軸卡在了北宋,本著對歷史細節的專注,讓我們一起探究一下該劇的歷史背景。

歷史年代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

劇名摘自名詞《如夢令》,婉約詞人李清照,處於南北宋交替的年代,前期歲月安穩,後期卻因山河動盪,遭遇了南宋的兵荒馬亂,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小說原著是主角穿越到一個虛擬的朝代,就官制和學制來說更近似於明朝,和宋朝反而沒有多大關係。電視劇編劇可能更傾向於架設在宋朝,以這首詞來命名,明確一下歷史坐落的支點,也便於去表現生活氣息,安排服裝風格,給後期剪輯和美術製作提供依據。

《知否知否》,從歷史、道具、背景三個方面剖析劇集

影視作品可能也不會去細究官名,衣著,背景等,更注重的是能否帶來流量,只要一個大概的定性,場景安排光鮮亮麗,有明星撐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