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另一张面孔:为求长生,一辈子奋斗在求仙问道的路上

毛泽东主席在《沁园春·雪》中有一名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汉武帝刘彻被尊称为“汉武大帝”,与秦始皇并称“秦皇汉武”,秦始皇的功绩统一七国、统一钱币、文字、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为我国大一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汉武帝既然可以与秦始皇并称,其功绩自然也不小,加强了中央集权,实行推恩令,开辟丝绸之路,消灭了匈奴的军事力量,使其不敢觊觎华夏大地。

其实除了政治、军事、文化这些功绩上汉武帝可以与秦始皇并称,在另一个领域,汉武帝仍然可以和秦始皇并列,甚至优于秦始皇,那就是在求仙问道,追寻长生不老这条道路上。


汉武帝的另一张面孔:为求长生,一辈子奋斗在求仙问道的路上


一、 封禅成瘾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泰山封禅的故事,那知道汉武帝八次到泰山封禅吗?

在这年夏天的六月中旬,一名巫师在祭祀时,发现了一个埋藏在地下的大鼎,上面有花纹没文字,很是奇怪,于是上报官府,经权威机构鉴定,发现这是个真品,于是将这个鼎献给了汉武帝,被迎接到了甘泉宫。

为了拍皇帝马屁,大臣们就都在这个鼎上做文章,这个时候就看谁有文化了,看谁马屁拍的迎合圣意了。

有的大臣说:从前太帝造了一个神鼎,寓意天地万物归于一。黄帝造了三个,象征天、地、人。大禹收集九州的金属,铸成了九个鼎。这些鼎都是逢盛世才会出现,这些鼎都曾经烹饪牺牲来祭祀上帝和鬼神的。

现在鼎到了甘泉宫,其光辉和润,有如飞龙变换,承受的吉祥是无穷无尽的,而只有帝王才能心知天意,所做的事情才会恰合上天的德行,所以建议将这个鼎进献于宗庙的祖先。

一番马屁拍的汉武帝十分受用,于是允许了。

正当大家以为鼎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该拍的马屁都拍完了,已经将汉武帝拍到和太帝、黄帝、大禹一个地位了,也将鼎拍到了宗庙,可没有想到更狠的在后头。

一个叫公孙卿的齐人显然在文化方面更胜一筹,思维发散的范围更加宽广一些,将马屁拍到了新的高度新的角度。

公孙卿上言说:今年得到宝鼎的时间是在冬天辛巳日初一早晨冬至,这和黄帝得到宝鼎的时间是相同的,黄帝得到宝鼎的神策是己酉年初一早晨冬至,汉朝兴起,又恰逢得遇宝鼎,鼎的出现与神的意愿是相通的,应该进行封禅。去泰山封禅后,就能成仙升天。

经过几年充分的准备,封禅的礼仪明确了,封禅的奏乐确定了,祭奠的仪式也都定好了并且排练了很多次,于是便开始正式的进行封禅。

封禅回去后,坐到朝堂上,群臣相祝,汉武帝说:祭祀泰一后,好像忽然看到祥光了,深为奇异的景象多震撼,想停止祭祀可又不敢,于是登上泰山开始祭天了。

从这开始,汉武帝便封禅成瘾,隔几年就去一次,前后大大小小去了八次。

汉武帝的另一张面孔:为求长生,一辈子奋斗在求仙问道的路上

二、 迷信鬼神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为了追寻长生不老之术,东巡的故事,最后死在了东巡的路上,汉武帝追求长生不老之心丝毫不亚于秦始皇,除了效仿秦始皇多次东巡,拜求蓬莱仙山,还大量任用巫师等祭祀鬼神,心甘情愿的被这些人忽悠。

其中有一名叫做李少君的,皇上非常尊敬他,他隐瞒自己的真实年龄和出生的地方,大家听说他能够驱鬼且能使人长生不老,于是都纷纷争相赠送他钱财、物品,因此他很富裕,大家看他也没有治理什么挣钱的产业却还这么富裕,一直有钱花,就更加的相信他有法术了。

在一次宴会中,参加的有一名九十多岁的老人,李少君就说自己曾经和这位老人的祖父游览射箭的地方,这位老人说他在同年的时候他的祖父带他去过这个地方,这使在座的宾客非常惊讶。

还有一次,李少君拜见皇上,皇上收藏了一件旧铜器,李少君说这铜器是齐桓公十年陈列在柏寝台上的。于是查看铜器上刻的字,果然是齐桓公时代的器物,于是宫中的人都认为李少君是神,活了几百岁了已经。

因为李少君极其能忽悠,等到他病死后,天子仍以为他是变化飞升而不是死去。

汉武帝的另一张面孔:为求长生,一辈子奋斗在求仙问道的路上

还有一个叫做少翁的人,他的骗术就有些拙劣了,皇上最宠爱的王夫人死了,少翁不知道用了什么骗人的手段,在夜间招致王夫人的容貌,使天子在帷帐中看见了王夫人,于是封少翁为文成将军,赏赐了很多东西。

过了一年多,可能是骗术用尽,少翁的方术越来越不行了,神仙也请不到了,于是少翁在帛书上写了一些看起来很怪诞的事情,把帛书塞到了牛肚子里,假装自己不知道。

然后说这头牛牛腹中很是怪异,于是将牛杀死,取出了帛书,书上说记载的事情非常怪异,天子很是怀疑,后来又从字体上认出了是少翁写的,于是将少翁杀死,将这件事情隐秘起来。

所以说,一切牛鬼蛇神都是纸老虎,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不要迷信长生不老,过好每一天,使每一天都精彩非凡,那就不枉来这世间走一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