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歐和他的聚美江湖


陳歐和他的聚美江湖

4月15日上午9點半,聚美優品發佈公告宣佈完成私有化,成為買方團擁有的私人控股公司,將正式從紐交所退市

聚美優品在公告中透露了更多細節:已與母公司SuperROI Global Holding Limited於2月25日簽署合併協議進行私有化,目前合併計劃已經完成,聚美優品成為母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不再是上市公司。而按照當時的協議,母公司和買家將收購聚美優品所有已發行A類普通股和美國存托股份,價格為每股2.0美元。

2014年5月,聚美優品作為"中國美妝電商第一股"以22美元的發行價登陸紐交所。最高峰時,股價觸及37.99美元,市值達55億美元,一時間風光無限。

後因2014年下半年的打假風波,聚美品牌形象受到一定影響。為渡過危機,聚美毅然捨棄涉及售假的第三方平臺業務,致使公司業績持續承壓,股價也由此受到波及。

陳歐和我為自己代言

陳歐的第一次創業始於 2006 年。那時,他還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讀大四,年僅 22 歲,就搗鼓出一個遊戲公司 GG-Game,用戶最多時有 1000 多萬。

公司發展得不錯,陳歐卻想去讀書,完成自己和父親的夢想。被斯坦福大學商學院錄取時,他24歲。

原本,陳歐想遙控公司,後來他被自己請來的職業經理人玩出了局。他在讀書時,公司連名字都改了。陳歐乾脆賣掉自己的股份,他的賬戶因此有了上千萬資金。

有了這樣一次創業經歷,大部分人可以安逸幾年,陳歐卻不。2009 年,從斯坦福 MBA 畢業剛剛第三天,陳歐就回到國內,開始二次創業,“要做大事情,還是要回國。”

這一次,陳歐看準了遊戲廣告,照搬的是美國的模式,公司取名 Reemake。陳歐希望引進天使投資人,而不是用自己的錢。“天使投資人投筆錢會顯得更加光鮮,用自己的錢創業,別人會覺得你可能是找不到工作。”徐小平是陳歐在國內唯一一個投資人,後者只跟他談了十幾分鍾,就決定投資 18 萬美元。

遊戲廣告公司誕生後,因為中國和美國市場環境差異,迅速遭遇水土不服,幾個月後,公司賬面上只剩下 30 萬元。

那時,陳歐、戴雨森和劉輝三人,整天窩在北京海淀黃莊微博地鐵口那間徐小平借給他們的房子裡琢磨出路。陳歐快速認識到,“大環境我們幾個小孩搞不定,必須轉型,順勢而為。”但徐小平勸他再等一等。

陳歐並沒有聽徐小平的話,他後來說:“我願意去否定自己,遊戲是我喜歡的東西,但喜歡的未必就能做成功。要堅持的未必是你喜歡的東西,而是對成功的追求。”就連徐小平都感嘆陳歐的決策能力,認為他能在逆境中快速找到出路。

陳歐與雷軍這樣的資深創業者不同,雷軍喜歡把局布好再開始,陳歐屬於那種在摸索中積累的類型。

在為 Reemake 拉廣告時,陳歐接觸了化妝品公司,化妝品團購是他們認為離錢比較近的一件事,把現金流做起來,先把公司養活了再說。

陳歐花了兩天的時間把網站搭建起來,戴雨森註冊了 100 多個小號去論壇裡宣傳。結果真有訂單進來,陳歐自己貼錢去倩碧專櫃買貨,一瓶就賠幾十塊。

當時人手短缺,3 個創始人加 1 個行政,既要管網站運營還要打包發貨,但新人卻招不進來。有個實習生要走,陳歐說給他 5 %的股份,但實習生覺得這公司馬上就要掛了,毅然走了。

但在陳歐眼中,有用戶進來,有訂單,那麼這個商業模式就是對的,就要堅持走下去。

剛轉型的時候,陳歐覺得幾個大老爺們兒賣化妝品還有點不好意思,給徐小平打電話彙報,說自己做的事不夠“decent (得體)”。“後來一想,如果我們不好意思,別人也不好意思,所以更有機會。後來發現,做化妝品團購的全是男人。”

在美國 Zulily、國內唯品會這種閃購模式興起後,聚美也及時調整自己的方向。限時特賣刺激用戶衝動消費,陳歐還適時發力移動客戶端,讓用戶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增加購買頻次。靠著這些新招,聚美的活躍用戶 3 年增長了 10 倍。

巔峰

“你只聞到抄我的香水,卻沒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規則,我有我的選擇,你否定我的現在,我決定我的未來,你嘲笑我一無所有,不配去愛,我可憐你總是等待。

你可以輕視我們的年輕,我們會證明這是誰的時代,夢想是註定孤獨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質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樣,哪怕遍體鱗傷也要活的漂亮。我是陳歐,我為自己代襲言。”

----------------第一季廣告詞

廣告中,陳歐穿著尖頭皮鞋,在溼漉漉的水泥地上踱步。隨後鏡頭快速切換到在地鐵上張大嘴打瞌睡的白領,在鋼筋水泥的都市叢林中戴著口罩快速穿梭的民眾,排放著大量廢氣廢水的灰色外牆的工廠……伴隨畫面一起出現的還有“辛苦時代”、“命已註定”等粗體大字。視頻最後,正如他在爆紅一時的“為自己代言”廣告中的經典鏡頭一樣,陳歐身後的這些畫面如同玻璃一般炸碎。

這是聚美優品2017年的最新廣告之一,同樣是陳歐代言,同樣有奪目的文案,同樣反應這代人的內心情緒。但跟多年前那則顛覆權威,彰顯80後、90後崛起的廣告相比,這則廣告最終淹沒在信息的海洋中。

曾經用經典文案贏取社會話語權,收割用戶和粉絲關注度的陳歐,如今的影響力似乎在走向式微。


陳歐和他的聚美江湖


這樣劇變的情景前後不過相差七年。

陳歐清楚地記得,在“為自己代言”的廣告佔據衛視黃金時段以及各大地鐵交通廣告牌時,他曾回到家鄉四川的大學做演講。

“學校的禮堂塞滿了人,很多瘋狂的粉絲堵在禮堂門口,高聲喊著‘陳歐’‘陳歐’。學校不得不招來大批保鏢,把我團團圍住、連拉帶拽地送到舞臺上。當時我媽媽就在舞臺下面,聽我的演講。”陳歐說,在那一瞬間他真實地感覺到自己火了。

在陳歐之前,創業者與明星之間有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唯一可以追溯的特例恐怕是在天安門前玩滑板的張朝陽,他以特立獨行的互聯網極客形象進行個人營銷。但是,大多數創業者都低調地蟄伏在公司之後。

陳歐開闢了所謂“明星創業者”的風潮,自他之後,越來越多的創業者高調為自家產品代言,一時蔚然成風。陳歐甚至成為80後創業者中的中堅力量,一度被視為與壟斷互聯網圈的60後、70初老炮抗衡的新鮮力量。

有科技媒體作者曾經請教經緯創投張穎一個問題:新生代創業者裡誰是領軍人?張穎提了5個:美團王興,獵豹傅盛,搜狗王小川,陌陌唐巖,聚美陳歐。選擇標準是,公司上了幾十億美金的量級,根據地可靠且有縱深,能長線發展。這群人中,除陳歐是80後,其它人都是70後。

“當年聚美成功的關鍵,首先還是歸功於團隊,當時的團隊還是很拼搏,抓住了電商化妝品這個垂直領域,那段時間確實沒有一個把化妝品做得特別好的一家公司。另外,通過“為自己代言”的廣告,我們得到了很多關注度。服務、團隊、關注加在一起,成就了早期的聚美。”回憶多年前聚美的爆紅,陳歐將原因歸結為團隊努力和營銷成功。

在創業生涯的上半場,陳歐的經歷完美展現了一位抓住垂直美妝電商風口的幸運兒,如何帶領團隊,上演財富神話的故事。

這位幸運兒迅速迎來巔峰時刻。在燒錢如流水的電商行業,4年僅融資1300萬元的聚美優品上市在2014年上市。年僅31歲的陳歐成為紐交所222年曆史上最年輕的CEO,身價一度暴漲為15.75億美元。

30歲生日的時候,陳歐在家裡舉辦了一個大PARTY。觥籌交錯之間,他有些傷感地對創業導師徐小平說:“我都30了,我覺得我老了。”

徐小平只會了一句,“裝什麼裝”,瞬間撲滅了陳歐的傷感情緒。

這是34歲的陳歐向記者講述的版本,而這個故事的另外一部分則是陳歐向徐小平感嘆,快速的成名,聚美優品出乎所有人預料提前完成了若干年的規模擴張計劃,似乎創業就這麼回事。徐小平聽此話,笑而不語。

低潮

越過山丘,陳歐開始遭遇瓶頸。

2014年7月,名為“祥鵬恆業商貿有限公司”的供應商被曝向多家知名電商供應的奢侈品均為假貨,而聚美優品也是祥鵬恆業涉及的電商平臺之一。事件曝光之後,聚美優品股價應聲下跌,4個月內股價縮水六成。

對於這次輿論風波,陳歐印象深刻:“你會發現很有趣的事情,這個涉嫌造假的第三方手錶商家在大多數電商平臺上都開店了。但因為聚美正在上市,結果聚美被整整打了一個星期。一個全行業新聞,所有的核彈砸在聚美身上。”在陳歐看來,假貨問題是整個電商行業的原罪,但輿論風波的負面影響幾乎都是由聚美來承受。

事件發生後,陳歐砍掉了第三方平臺上的奢侈品業務,並將第三方平臺美妝業務全部轉為入庫自營來加強供應鏈質量把控。他還以第一人稱在微博上發了一篇文章《你永遠不知道,陳歐這半年在做什麼》,提出“你只看到售假傳聞,卻沒看到聚美是最乾淨的電商”。陳歐相信,聚美優品是電商行業中打擊假貨最堅決的平臺。

為什麼在這輪輿論風波中,聚美成為受衝擊最嚴重的那家公司?經由這次事件,陳歐開始對輿論研究產生濃烈興趣。他最近在讀的一本書是《烏合之眾》,這本群體心理學開山之作的主要觀點是:大眾在群體心理的影響之下,自我的意識會喪失,更多的是群體性的無意識的聲音。

陳歐覺得,過去高調的自我營銷或許是聚美成為炮火中心的原因。很多圍觀者將他們對陳歐個人的厭惡情緒投射到公司之上,並且成為輿論的引爆點。“你看很多我們的行業對手,它們遇事很難被放大,因為聚美的傳播路徑往往是:別人先懟我,說陳歐二逼了,陳歐出問題了,聚美假貨又扯到一起。”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陳歐最近一年來幾乎對媒體關上了對話的大門。他認為在公司瓶頸期,自己過多出現在舞臺中央給公司帶來的負面影響遠遠大於關注度。

在陳歐的談話中,你可以鮮明地感受到這位創業者對個人形象和輿論評價的在意。他的化妝師在一旁隨時待命,時刻準備補妝。在談及網絡輿論的攻伐時,他說自己以前會去翻網友評論,甚至一度拽出個別網友稱“聚美賣假貨”的評論在微博上“遊街示眾”,直接“開撕”。

“有時候我在想,是不是我應該去賣可樂,而不是賣化妝品,我覺得挺開心的,哪怕賠錢,只要沒人質疑我。我不是個人有壓力,只是對我個人攻擊都挺好,或者有時候你只是質疑我們商業模式也沒問題。但是我很不希望說這幾個字就把大家所有努力全部白費掉了。”陳歐對記者說道。

看牌

創業圈是個比娛樂圈更加瞬息萬變的場所,新的風口層出不窮:滴滴、摩拜、ofo掀起一場場資本大戰,而比陳歐創業要晚的王興、程維、張一鳴已是百億美金公司的掌舵者。

有人說,陳歐就像轉型期的偶像劇男主角,在實力派強勢崛起的時代,陳歐的“流量時間窗口”已經關閉。

美妝垂直電商的天花板似乎已經到來。阿里、京東兩個綜合類電商巨頭牢牢佔據流量入口,唯品會、小紅書、網易考拉等電商平臺在資本助力之下強勢崛起。“人們更樂意在手機中下載越來越少的app,垂直類平臺的生存空間其實非常小。”在面臨巨頭虎伺狼環之際,陳歐如是說道。

如何在低潮期繼續帶領團隊,這是陳歐面臨的難題。過去一年多來,聚美團隊發生劇烈變化:2016年4月首席戰略官高孟、首席財務官鄭雲生先後離職。2017年聯合創始人戴雨森離開,加盟投資人徐小平旗下的真格基金。

周鴻禕在他的自傳《顛覆者》中提到同樣的命題:沒有任何良方可以掌控錯綜複雜、變幻不定的局勢;也沒有任何良方可以在你生意衰落之時激勵你的團隊。

在公司面臨瓶頸期的時候,應該怎麼選擇?陳歐的答案是看牌。

電商之外,陳歐在其它領域的舉動越來越頻繁。10月中旬,陳歐飛到印度,考察當地的一個外賣創業團隊。在此之前,陳歐進行了多次投資嘗試:母嬰社區寶寶樹、引發許多爭議聲的街電,都市IP劇《溫暖的弦》甚至還包括無人機和空氣淨化器。曾經有報道說,他一度想投資共享單車,但最後未能如願。

“我在不斷地看牌。”陳歐解釋道。看牌是投資圈一種流行的說法。這個詞起源於這個圈子的人都喜歡玩德州撲克。

一位資深媒體人評述說,陳歐在遭遇挫折之後表現得比其他人更加果敢一些。回國之後,他選擇的第一個創業方向是遊戲廣告,但淺嘗輒止,並不成功。但他並未像其他不服輸的人那樣,硬著頭皮死撐,而是很快轉型,選擇了新方向。

這是陳歐性格中很有特質的一部分,隨時調整賽道,尋找新機會和新風口。這位年輕人的身段非常柔軟,雖然這讓他招來“任性”、“隨意”的質疑。

在2016年1月的年會上,陳歐的一些講話可以代表他內心的很多思考:我們的夢想只是在化妝品,在這個小十字裡被限定住了嗎?曾經聚美是一家很性格、很棒、很酷的公司,但突然間變成一家完全以財報為導向,以促銷為導向的公司,這公司的未來會怎樣?除了電商板塊,我們夢想還有多少?

所有舉動,都在打破外界對陳歐形象的期待:“我想告訴大家,陳歐不會賣一輩子化妝品。”


2017年5月,聚美優品3億元戰略投資街電!在陳歐看來,如果未來他真的全力做投資,“一定是一個很好的投資人”。他可以看齊的範本很多,譬如去哪兒的創始人莊辰超,在攜程與去哪兒合併之後轉型為投資人,先後投資融360、美麗說,以及便利蜂。而小米創始人雷軍也有類似的職業路徑。

十年一個輪迴,2007年7月的一天,還是斯坦福大學學生的陳歐飛回北京,他在北京翠宮飯店結識了未來最重要的創業導師徐小平。而未來的陳歐又會跟誰站到一起,走向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