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日記:幫扶再苦再累也要堅持!

編者按:

這段時間以來,小編有幸讀到幾位扶貧幹部的“扶貧日記”。一篇篇看下來,或淚眼婆娑,或歡欣鼓舞,或擊掌讚歎……從這些日記裡,我彷彿看到了成千上萬扶貧幹部,白天奔走在扶貧一線,夜晚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住處,面對靜謐的山村,心潮澎湃,把所思、所感、所悟、所惑記錄下來。用一位扶貧幹部的話來說——“為青春而記,為父老而寫,為盛世而歌”。

現在此與您分享一篇來自龍地村駐村第一書記的日記,體味脫貧攻堅背後的苦樂,感受脫貧攻堅路上的酸甜,認識脫貧攻堅事業的偉大。


2019年10月21日 星期一 晴

作者:李煥 汕頭市南澳縣後宅鎮龍地村駐村第一書記、幫扶工作隊隊長


一大早,晨曦照亮了龍地村剛剛落成的小會議室,牆上的黨徽和“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八個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我重新檢查了一下昨晚佈置好的桌椅條凳,又梳理了一下今天的工作安排。

今天,龍地村的老黨員們要給我們年輕黨員上一課,講述龍地村的黨組織(革委會)的發展史,回顧龍地村黨組織的發展歷程,50年黨齡以上老黨員代表還要帶頭分享黨員生涯有關初心、使命的感悟。


扶貧日記:幫扶再苦再累也要堅持!

龍地村主題教育會議現場


市、縣、鎮三級的掛鉤領導都要過來,根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有關講好專題黨課工作安排,深入到脫貧攻堅工作掛鉤基層單位帶頭講好專題黨課。貧困戶們也要來,講一講幫扶單位進駐幫扶三年以來,自家生產生活的新發展、新變化

正想著工作安排的時候,電話響了,傳來林秋佳的聲音:“李書記,我下午要發言,有點緊張,寫了一點東西,你幫我看看?

別緊張,你就把自己的真實經歷和真實感受講出來就好了,慢慢講。”我安慰她。

林秋佳是我們對口幫扶的南澳縣後宅鎮龍地村的一名困難黨員,建檔立卡貧困戶,幫扶前家庭負擔沉重,家中婆婆臥床不起,公公年邁患有慢性病,又要撫養兩個孩子上學,秋佳一人操持家務,照顧老小,經常忙得焦頭爛額,家庭經濟來源靠丈夫上門維修電器的微薄收入,生活的擔子幾乎壓垮了夫妻二人

幫扶以來,日子開始不那麼難熬了,老人看病就醫有了保障,醫保報銷標準有提高,大病還有額外補助,自己負擔的部分,幫扶單位還有額外的補助。兩個孩子讀書,每人每年都有教育補貼,教育負擔輕了很多。丈夫有維修電器的一技之長,想開維修店,得到了幫扶單位的資金扶持,店就開起來了。我也從繁雜的家務中解脫出來,從一開始到海產品加工廠打零工補貼家用,到後來有機會去電商驛站磨練職業技能,再到2019年初考取了後宅鎮公益性崗位,收入一天天多起來!

下午,林秋佳剛開始講自己的情況時,還有些緊張。但在大家鼓勵的眼神下,秋佳越說越有信心。


扶貧日記:幫扶再苦再累也要堅持!


2016年市政協辦公室、市供銷合作總社兩個單位進駐幫扶後,幫扶責任人、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進村入戶,為我們一家制定了針對性的幫扶計劃,一定就是三年。三年來,我們從陌生人變成了貼心人,我們一家對全面奔小康的信心更堅定了,也更有幸福感和獲得感了。”說到這裡,秋佳頓了下,壓了壓胸口,我懂她是想把情緒緩一緩,可會場靜了數秒後,突然迸發出了熱烈的掌聲。這下可好,秋佳也沒料到這麼大反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會場的氣氛一下子變得更熱烈了。

正是幫扶單位、駐村工作隊落實政策、爭取資金、傾心幫扶、噓寒問暖,像秋佳這樣的困難家庭才能走出陰霾和泥潭。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必須再努力,努力踐行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與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莊嚴承諾得到有力的落實

來源:新快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