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朝的隱形殺手——催生了“安史之亂”

大唐皇朝的隱形殺手——催生了“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形勢圖

文丨孤篇君

圖 | 網絡(侵權必刪)

閱讀用時2.5分鐘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標誌性”事件,也是“節度使”制度的弊端所在,都知道“安史之亂”是由安祿山和史思明聯合起來反叛唐朝中央政權的一次兵變,但是真正讓這次事件發生的隱形殺手卻另有其人。

“營州之亂”之後讓契丹一舉成為大唐皇朝的功臣,促使李唐宗室奪回了大唐政權,但是契丹族卻給大唐皇朝送上了一個別開生面的大禮——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的主人公之一的安祿山原本只是一個混跡街頭的小混混,整天遊手好閒,無所事事,甚至連生計都成問題。如果不是契丹人,恐怕他一輩子都只能這樣渾渾噩噩,無法平步青雲、呼風喚雨,更無法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鼎鼎大名了。

那時候,契丹內部發生混亂,可突於殺死了突厥當時的可汗李邵固,立遙輦屈列為可汗,想要帶著契丹眾人投向突厥。李邵固的老婆東華公主倉皇的逃回了唐皇朝,向朝廷報告了可突於的反叛,並且哭著請求唐玄宗為她報仇。

唐玄宗也是一腔熱血,對可突於忍無可忍的他,趁著這次機會,決定好好的教訓一下這個可突於,於是馬上派兵就去征討契丹,可惜的是人算不如天算,唐軍接連吃了數次敗仗,最後唐玄宗派遣大將張守珪為幽州長史,討伐可突於。

大唐皇朝的隱形殺手——催生了“安史之亂”

張守珪畫像

張守珪上位,安祿山因此開始了軍旅生涯

張守珪上任之後並沒有馬上對契丹發動攻擊,而是要了解清楚為什麼唐軍會連吃數次敗仗,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他認為唐軍之所以失敗不是因為能力不行,而是唐軍根本不瞭解契丹內部的情況,所以已到達軍營之後張守珪就召開會議,緊急招募熟悉契丹情況的幽州當地人入伍。

軍令一出,幽州城內人滿為患,很多人都是為了參軍而慕名而來,既有想趁機換幾兩銀子的,也有想借這個機會一展抱負的,萬一不小心從此飛黃騰達,那豈不美哉?安祿山就是後者想法的其中一人,幸運的是他被選上了。

就是這樣的一個平平無奇的安祿山,來到軍隊只能從低做起,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即便是從低做起,他也沒有氣餒,反而更加的勇猛善鬥,精明狡黠,很快就在軍隊中展現了自己的軍事才能,屢立奇功的他很快就就得到了張守珪的賞識,被收為義子。

在一次對契丹的戰鬥中,安祿山仗著自己勇猛善戰,不聽他人的勸阻,一意孤行的進軍,結果中了契丹的埋伏,全軍覆沒,只有安祿山一人死裡逃生了,回到幽州城之後,張守珪大怒,馬上下令把安祿山斬殺了。

在行刑前,安祿山說了一句話,讓張守珪後悔下令斬殺安祿山了,他說:“男子漢大丈夫,誰不想滅掉奚人和契丹?為什麼要殺我?”

此時冷靜下來的張守珪也知道自己一時魯莽了,可是自己已經下令了,軍令如山,怎麼可以說改就改呢,他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就是用託詞將安祿山移交長安,讓皇上來處置,在呈報皇帝的文稿中對安祿山大加讚賞,讓皇帝饒了安祿山一命,免了官職,做回一名普通的士卒,繼續在軍中戴罪立功。

經過這次的安祿山,不僅保留了自己的性命,還讓自己在皇帝中露了臉,讓自己在朝廷中小有名氣。

大唐皇朝的隱形殺手——催生了“安史之亂”

安祿山劇照

因禍得福,在唐玄宗面前嶄露頭角

回到幽州的安祿山,張守珪對他更是信賴有加,不斷的給他機會戴罪立功,甚至把接待朝廷派往幽州的各方面人員的任務交給安祿山去做。

安祿山生性圓滑,又懂的諂媚巧言,阿諛奉承,加上他喜歡刻意的討好和巴結,那些朝廷派來的官員都被他哄得心花怒放,回到長安之後不斷的在唐玄宗面前誇讚安祿山,說安祿山是一個難得的人才, 作為一個士卒實在是有點大材小用了,言外之意就是希望唐玄宗能重用他。

唐玄宗早在張守珪的呈文中就知道安祿山的才能,並且這麼多從幽州回來的大臣都對安祿山一陣吹捧,就這樣順水推舟,唐玄宗開始重用安祿山,一步一步的走向了平盧節度使的職位。

契丹的可突於死了,繼位的是阻午可汗,他是一位典型的和平主義者,他帶領的契丹部下重新投靠唐朝,表示願意與唐朝重修舊好,永結友誼,唐玄宗知道後甚是高興呀,不僅賜阻午可汗漢名李懷秀,還讓他做了松漠府的都督,封他為崇順王,賜嫁公主於他,兩人共結姻親。

唐皇朝對待阻午可汗的回敬,讓他感激涕零,一回家就發憤圖強,帶領全族人民發展,不再發動戰爭,此時的安祿山哪裡會願意呀,野心大的安祿山知道,一旦契丹人不惹事生非,自己就無法繼續升官發財了。

既然契丹人不肯冒犯,安祿山肯定也不會善罷甘休了,他思索良久之後決定激發契丹人對唐王朝的不滿,他不斷的派兵侵掠契丹,讓契丹對唐王的信賴也日益減少,從一開始的派人講和,到最後的帶兵反擊。

大唐皇朝的隱形殺手——催生了“安史之亂”

契丹撤兵不幹了,誘發安祿山發動“安史之亂”

契丹起兵了,安祿山既然是高興的,他又有機會向朝廷要糧餉了,眼看契丹和唐皇朝的戰爭已經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了,此時的安祿山就是無毒不丈夫的代表人物,他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擺下鴻門宴,邀請平盧附近的契丹、奚族等種族的首領和將士來到自己的府上參加宴會,在酒席上用藥將這些首領和將士灌醉之後,下令將所有人的頭顱砍下派人送到朝廷邀功。

唐玄宗和大臣們對於安祿山的這次功勞,朝廷上下歡騰一片,唐玄宗更是認為自己沒有看錯人,不僅大力的獎賞安祿山,還稱他是自己一種的“安邊長城”。安祿山一變謙虛的接受了唐玄宗的賞賜和誇讚,一變又趁機索要軍餉和糧草,擴充自己的軍隊實力,此時的唐玄宗哪裡會想那麼多,對於安祿山的這些請求都一一允許了。

契丹這時候可不幹了,他們再也無法忍受唐王朝這種無休止的侵擾了,於是阻無可汗和涅裡殺了唐朝公主,發動叛亂,舉族投奔回紇。

大唐皇朝的隱形殺手——催生了“安史之亂”

安祿山一看不對路呀,契丹不玩了,那自己還有什麼權力去謀求政治利益呢?萬一搞不好,他再來一個兔死狗烹,拿自己半輩子辛苦搞來的利益不都要收歸國有了,那還得了,越想越不對勁的安祿山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就要到頭了,特別是看到契丹不搭理自己的時候。

就在某一天,他靈光一閃,決定先下手為強,從范陽起兵,攻向洛陽,“安史之亂”拉開序幕。

這是契丹始料未及的,他們也想不到的自己成就了安祿山,也因此將大唐從強盛推向了衰落。

關注文化歷史,關注@孤篇
銘記過去,共同成長!!
我是孤篇,一個專注於文化歷史的95後青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