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管控 差異管控 深化細化治汙減排科技治氣等六大行動-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2020年是成都市全面打贏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收官之年,今年的藍天保衛戰將如何打?作戰圖來了。昨日,記者從市政府網站獲悉,《成都市2020年大氣汙染防治工作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下發。《方案》圍繞產業、能源、交通、用地四大結構優化調整,進一步深化細化了壓減燃煤、治汙減排、控車減油、清潔降塵、綜合執法、科技治氣六大行動50條措施。立足精準管控、差異管控,今年,成都將大力推進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確保完成省政府下達的年度空氣質量目標和藍天行動計劃三年目標任務。

  1

  壓減燃煤行動

  全域禁止新建改建擴建燃煤木材生物質鍋爐

  《方案》明確,要壓減燃煤總量,加快發展水電、太陽能、氫能等清潔能源,持續推進“以電代煤”“以氣代煤”,提高清潔能源在全市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實施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

  聚焦遠郊區(市)縣,要優化調整擴大高汙染燃料禁燃區範圍,今年年底前,簡陽市劃定高汙染燃料禁燃區,金堂縣、蒲江縣優化擴大高汙染燃料禁燃區範圍。與此同時,全域禁止新建、改建、擴建燃煤、木材、生物質鍋爐。

  2

  治汙減排行動

  實施建設電力天然氣基礎設施重點項目30個

  《方案》提出,要持續開展夏季臭氧防控行動和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戰役,4月底前制定成都市2020年夏季臭氧防控行動方案,建立以臭氧生成潛勢較高物種及相關行業為重點管控對象的防控技術體系;9月底前制定成都市2020年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戰役方案,並組織實施。

  在持續優化產業、能源結構方面,實施建設電力天然氣基礎設施重點項目30個,進一步提升電力天然氣基礎設施承載能力。在嚴控新增涉氣項目上,明確新建涉大氣汙染物排放的工業項目必須入園區,並實行2倍削減量替代;對空氣質量(PM2.5和優良天數)連續3個月同比下降的區(市)縣,將實施區域限批。在持續鞏固“散亂汙”企業整治清理成果上,按照相關辦法規定,下達全市2020年淘汰落後產能目標任務,再推進一批落後產能淘汰,嚴禁新增低端落後產能。

  3

  控車減油行動

  年底前新建新能源汽車充電站142座

  根據《方案》,我市將持續優化交通運輸結構,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擔比例;加強新能源車推廣力度,積極推進公交、出租、綠化和環衛、渣土運輸等領域新能源車的推廣,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年底前,完善成都市新能源汽車及充電設施監測監管平臺功能,新建充電站142座,充電樁7000個。

  同時,將強化在用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精細化管控,對3000臺柴油貨車和200臺非道路移動機械試點加裝OBD診斷儀;擴大非道路移動機械備案登記範圍,積極推進老舊農業機械更新換代;強化油氣回收監管,試點開展年銷售量5000噸以上加油站油氣回收裝置在線監控。年底前,我市還將完善“大戶制”監管機制,把我市擁有或管理10輛及以上柴油車的單位納入“大戶制”管理,研究制定監管辦法。

  4

  清潔降塵行動

  重點管控區軌道交通施工工地全面推行封閉化作業

  《方案》明確,我市將持續加強工地、道路揚塵汙染管控,大力推進裝配式建築和綠色建築,全面推行綠色施工,推廣住建部門“文明施工”和“信用考核”管理經驗,在城管、交通、水務、規劃、園林等領域建立和完善揚塵管理信用考核體系。重點管控區軌道交通施工工地全面推行封閉化作業,房屋建築、市政基礎設施工地易起塵工序實施密閉作業。

  要進一步提高道路保潔機械化率。年底前,成都天府新區、成都高新區、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90%以上,其他區(市)縣轄區建成區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75%以上,郊區新城建成區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65%以上。

  5

  綜合執法行動

  將VOCs達標排放作為工業企業汙染執法重點

  在綜合執法行動上,我市將以高汙染燃料禁燃區為重點區域,強化燃煤、生物質燃料監管執法;以無證和不按證排汙和VOCs達標排放為重點,強化工業企業汙染執法;以運渣車、非道路移動機械為重點,強化工地汙染執法。

  按照“環保取證,公安處罰”的原則,嚴查道路抽測不合格車輛;嚴厲打擊生產、銷售不合格油品(車用尿素)行為,堅決取締黑加油站點。同時,以露天焚燒、露天燒烤為重點,強化生活面源汙染執法,嚴控煙花爆竹汙染,倡導重點時期文明祭掃,強化春節前後臘肉熏製面源汙染防控。

  6

  科技治氣行動

  建強院士(專家)工作站 建設大氣綜合觀測實驗室

  在科技治氣行動中,我市將建強院士(專家)工作站,啟動建設大氣綜合觀測實驗室、大氣智能大數據監管中心,積極開展大運會空氣質量保障前期準備及研究。並加快推進國家環境保護機動車排氣汙染控制與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成都基地)建設。

  根據完成時限,年底前,將在成都天府新區、成都高新區、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開展3D氣溶膠雷達掃描、高架高清視頻及紅外遙感監控、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在大氣汙染防治中的應用,完善全鏈條監管機制;開發應用環境違法“隨手拍”程序。同時,在成都天府新區建設大氣汙染防控院士(專家)工作站大氣綜合觀測實驗室,在龍泉驛區完成“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大氣智能大數據監管中心”建設。本報記者 繆夢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