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是如何產生的?他又是怎麼迅速壯大控制阿富汗的?

塔利班是如何產生的?他又是怎麼迅速壯大控制阿富汗的?



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是亞洲中西部的內陸國家,他位於歐亞大陸的腹心地帶,不僅是連接歐亞大陸和中東地區的要衝,還是大國勢力東進西出南下北上的必經之地,歷史上阿富汗18世紀建立起了王國,曾經也一度強盛,然而,他的特殊地理位置註定了他是各個大國政治角力的舞臺。

塔利班是如何產生的?他又是怎麼迅速壯大控制阿富汗的?

一:從1973年到1979年9月,前蘇聯在阿富汗先後扶持傀儡政權並發動了三次政變。1979年後上臺的阿明政府也是一個風雨飄搖的政權,阿明政府為鞏固自己的統治,清洗了人民民主黨內更為親蘇的旗幟派人士,前蘇聯統治集團因此認為自己對阿富汗的控制受到了嚴重威脅,9月底,勃列日涅夫決定對阿富汗進行武裝干涉,1979年12月27日晚,蘇聯撕毀了1978年12月與阿富汗簽訂的《蘇阿友好睦鄰合作條約》出動近10萬大軍入侵阿富汗侵佔喀布爾,發動了對阿富汗的第四次政變,推翻了阿明政權,並處死阿明全家,扶持親蘇的旗幟派領導人卡爾邁勒上臺,出任人民民主黨黨中央總書記兼政府總理。

塔利班是如何產生的?他又是怎麼迅速壯大控制阿富汗的?

二:蘇聯的武裝入侵給阿富汗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嚴重威脅著亞洲和世界和平,阿富汗人民建立了許多抵抗組織,武裝抗擊入侵者,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強烈譴責蘇聯侵佔阿富汗,早在入侵之前蘇聯就一直支持阿富汗共產主義同盟者,並且結束了幾乎使整個國家都支離破碎的內戰,然而蘇聯人沒有能夠重建阿富汗的法律和秩序,還陷入了與當地一個名為“聖戰者”的游擊隊的游擊戰爭泥潭,“聖戰者”本來是阿富汗穆斯林的反政府組織,被稱作“穆賈希丁”意思是“進行聖戰的人”在蘇聯入侵阿富汗之前這些人是以常規部隊的形式與政府軍進行對抗的,雙方勢均力敵,但是蘇聯人到來之後,他們跟蘇軍的對峙徹底失衡,不得不轉入遊擊作戰。

蘇聯入侵阿富汗使得西方國家大為不滿,在西方國家金錢與武器的支援下,“聖戰者”有效的挫敗了蘇聯人,戈爾巴喬夫上臺後,蘇聯的阿富汗戰略深陷泥潭,在這片土地上蘇聯人毫無收穫,他決定從阿富汗撤軍,1988年4月14日,戈爾巴喬夫在《日內瓦協議》上簽字,蘇聯決定自當年5月15日開始撤軍,9個月內撤完,1989年蘇聯軍隊全部撤出了阿富汗,10年間蘇軍在阿富汗傷亡達3萬多人,蘇聯人走後的阿富汗就徹底落入了“聖戰者”軍閥的手中。

“聖戰者”軍閥之間相互混戰以爭奪國家的控制權,在阿富汗,毒品交易是一項暴利的且正在蓬勃發展的貿易,他們為了爭奪毒品交易發動戰爭,整個國家幾乎陷入了全面的混亂,他們從普通阿富汗民眾手中攫取財富,也對前往阿富汗的旅行者進行敲詐勒索,高額的“買路錢”源源不斷的流入他們的口袋。阿富汗的毒品問題和塔利班問題都是國際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這兩個問題有很強的相關性,實際上阿富汗的毒品氾濫,與其說是恐怖主義的一個後果,不如說反恐戰爭沒有進一步徹底的後果。

三:在阿富汗國內這種混亂的局勢下,塔利班政權應運而生,在塔利班形成的過程中有一個國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就是巴基斯坦,可以毫無爭議的說是巴基斯坦一手培養了塔利班的骨幹,在蘇聯式微,美國外交重點放在東歐無心插手阿富汗的世界格局下,巴基斯坦有自己的精心打算。

塔利班是如何產生的?他又是怎麼迅速壯大控制阿富汗的?

第一,巴基斯坦很想通過控制阿富汗影響中亞五國,這幾個國家曾經也是伊斯蘭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蘇聯解體後,中亞地區伊斯蘭勢力重新崛起,伊朗、巴基斯坦都有意在此施加影響力,巴基斯坦同中亞五國同為伊斯蘭遜尼派,有著天然的優勢,信奉什葉派的伊朗根本無法在這裡發揮真正的影響,如果巴基斯坦能夠與中亞建立貿易聯繫,建立一個由巴基斯坦伊斯蘭堡指揮的穆斯林遜尼派共榮圈,他將成為該地區足以抗衡印度和伊朗的第一強權。

塔利班是如何產生的?他又是怎麼迅速壯大控制阿富汗的?

第二,控制石油運輸,世界上石油儲備最多的地區是海灣地區,但這麼多年來,這個地區經歷了兩伊戰爭、海灣戰爭,再加上石油的大量開採和運輸安全的不確定性,世界上的主要工業國家都在尋求新的石油資源。除去海灣,裡海盆地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二大石油產區,相比那些阿拉伯地區,這裡尚是一片未被開採的處女地,其中僅中亞的土庫曼斯坦石油儲備就相當驚人。

塔利班是如何產生的?他又是怎麼迅速壯大控制阿富汗的?

塔利班是如何產生的?他又是怎麼迅速壯大控制阿富汗的?

從地緣上坎要想獲取該地區的石油資源可行的方案有三種,方案一,從中亞修建石油管道直通西歐,再從西歐的各大港口轉運世界各地。這種方案除去高額的修建經費外,還要經過漫長的俄羅斯國土和動盪不安的東歐各國,沿線國家將趁機收取高額的關稅,在各方利益不均的情況下這很難得到世界大國的認可。方案二,將石油通過運輸管道運送到波斯灣沿岸,再由波斯灣轉運。這更讓以美國為首的國家難以接受,因為大部分管道必然會經過伊朗,美國和伊朗,這更不用說了。第三種就是打通從土庫曼斯坦直通阿拉伯海沿岸的管道,從巴基斯坦的沿海港口卡拉奇將石油運輸出去。該方案當時立即得到了以美國為首的普遍認可,巴基斯坦的國際地位將會隨著這個方案的實施大大提升。對於巴基斯坦來說,該方案的唯一麻煩就是要經過阿富汗。

四:巴基斯坦的算盤早就打好了,打通阿富汗,連接中亞成為打破自己身處南亞僵局的唯一選擇,在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中,大約有350萬阿富汗人流亡到巴基斯坦的邊境地區,巴基斯坦給這幫人設置了難民營,在這幫人中大約有22萬人是沒有受過教育的年輕人,巴基斯坦為這幫人設置了神職學校,免費提供教育,推廣以“純淨的伊斯蘭”為宗旨的瓦哈比教,除了學習宗教知識,這幫年輕人還被傳授了很多的作戰技能。在這群學生中有一個年紀比較大的人,他的名字叫毛拉·奧馬爾,他本來是阿富汗“聖戰者”中的一名小頭目,在與蘇聯人的游擊戰中曾失去了一隻眼睛,但他並不以為意,反而成了他抗擊侵略者的榮耀資本,也就是在這段抗擊蘇聯入侵的歲月裡,他和後來大名鼎鼎的恐怖大亨本拉登建立了深厚的友誼,蘇聯撤軍後,30歲左右的他也進入了宗教學校,他卓越的領導能力和不凡的成長經歷深深的影響了這群涉世未深的年輕學生,這些年輕人對他佩服的五體投地,追隨者越來越多,在阿拉伯語中學生叫做“塔利布”,一群學生就成了“塔利班”。從這裡開始奧馬爾被巴基斯坦注意到了,不久之後,雙方搭上了線,在巴基斯坦的幫助下,塔利班的武裝力量迅速壯大。

塔利班是如何產生的?他又是怎麼迅速壯大控制阿富汗的?

五:1994年9月,巴基斯坦的一輛運輸車滿載著商品從阿富汗南部穿越阿富汗前往土庫曼斯坦,巴基斯坦就是想了解下阿富汗的國內環境,看車隊穿越軍閥割據的阿富汗會不會平安到達目的地。在車隊行至坎大哈時,被一群阿富汗當地武裝分子洗劫一空,但是這群武裝份子接著遭到了200多名塔利班人員的襲擊,劫掠者的首領被塔利班吊死,整個運輸隊沒有損失一件貨物,這200多人中有很大一部分說著烏爾都語,也就是巴基斯坦的國語,由於奧馬爾領導的塔利班英勇奮戰,巴基斯坦避免了蒙受損失,這種局面正是巴基斯坦樂意看到的,自此,巴基斯坦給塔利班提供了更多的有利條件,兩個月的時間內,塔利班就有了飛機、坦克、直升機、大炮,而且有了先進的無線電通訊設備和足夠多的彈藥和金錢,與此同時,巴基斯坦官方打開了難民營的大門,大量的新兵加入到了塔利班政權,此時的塔利班已經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了。雖然巴基斯坦後來一直否認對塔利班的支持,但事實不容否認,如果沒有巴基斯坦政府的支持,這個毫無根基、默默無聞的組織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裡迅速崛起。

1994年11月塔利班決定進軍阿富汗的第二大城市坎大哈,他們很快肅清了邊境上的遊擊匪徒,這年深秋,他們輕而易舉的控制了坎大哈,在佔領坎大哈後,塔利班勢力迅速向阿富汗其餘城市蔓延,先後佔領了加茲尼、瓦爾達克和洛加爾,到1995年9月,塔利班已經逼近了阿富汗第三大城市赫拉特,至此塔利班控制了阿富汗34個省中的12個,與此同時,塔利班成員人數一直在不斷攀升,並且受到阿富汗民眾熱情擁戴,1996年夏末,塔利班已經成為擁有24000名成員的大軍,他們一路向北挺進首都喀布爾,9月12日,他們奪取了鄰近城市賈拉拉巴德,2周後他們攻陷喀布爾,至此,塔利班已控制了阿富汗大部。

六:進入喀布爾後,指控前總統納吉布拉對上萬名阿富汗人的死亡負責,塔利班用極其殘忍的手段將納吉布拉殺害,塔利班的暴行震驚了世界,國際社會對此強烈譴責,而巴基斯坦和沙特卻默許了,塔利班對國際社會的態度置若罔聞,巴基斯坦需要的是塔利班為他的全球利益服務,但是,塔利班並不願只做巴基斯坦博弈的工具,他們有自己的“宏圖偉業”,塔利班要按照他們自己對伊斯蘭教法的獨特詮釋將阿富汗變成一個純潔的伊斯蘭國家,在接下來的歲月裡,那些之前擁護塔利班為自由而戰的民眾將會看清他們的真面目。

參考資料:《無規則遊戲:阿富汗屢被中斷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