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大師張大千在成都的最後居所位於何處?

國畫大師張大千

在成都的最後居所位於何處?

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在祖國大陸的最後居所不在別處,就在現在的金牛賓館內。在蓊鬱的林木掩映中,有一處青磚墨瓦的建築,那就是張大千先生在金牛的寓居。

國畫大師張大千在成都的最後居所位於何處?

張大千

1947年,張大千先生從青城山來,到1949年12月離開祖國大陸,在這近三年的時間裡,一直與夫人徐雯波住在這裡。這裡進城方便,空氣新鮮,環境優美,是成就張大千先生又一個藝術高峰的所在地。

那時的張大千先生正值壯年,虎背熊腰,禮髯飄飄,精力過人,藝術創作力特別旺盛。他一天吃五頓飯,一隻肥母雞蘸點鹽就能一氣吃光。他每天黎明即起,活動一會筋骨後就開始作畫,然後進早餐,接著又揮毫至午。午後小睡一二小時,然後繼續潑灑丹青,晚飯後常畫到深夜方休。見過張大千先生的老人們回憶說,大千先生右手無名指緊靠畫筆的第一關節,磨起的繭疤有胡豆般大小,可見他的勤奮努力了。

張大千晚年與徐雯波在臺北

張大千先生好交朋結友,又是著名美食家。每當菜花鋪金麥苗疊翠、海堂飛紅的陽春三月,張大千先生家裡常常是賓朋滿座。當時成都的政要、社會名流,如張群等人,都常去拜訪。觥籌交錯,讀書論畫,“起坐而暄華者,眾賓歡也”。

張大千先生雖是大名鼎鼎的畫家,可以說一畫千金,卻總是穿一件普通長袍,著一雙千層底布鞋。他不抽菸,不賭博,平時也不喝酒,自律甚嚴。雖然他酒量極大,一次可喝二三斤酒,但請客時一概不置酒,不敬菸。他的開銷大,全靠辦畫展賣畫所得,有時還得向朋友借貸。當時有位擅長金石的郭先生,贈送他兩枚印章:一枚篆刻“貧無立錐”,一枚篆刻“富可敵國”。這是張大千先生當年緊張而又愉快、貧窮而又富有的生活的真實寫照,難怪張大千先生捧著這兩枚印章把玩不已。

張大千在成都

1949年12月,張大千先生偕夫人徐雯波從金牛壩寓所走出,在新津機場乘飛機離開祖國大陸,在海外生活幾十年,直至逝世,再也沒有能夠回到四川。張大千先生晚年作有一詩,抒發了他對包括金牛寓所在內的巴山蜀水和鄉音鄉情的眷戀之情。詩云:

不見巴人作巴語,

爭教蜀客憐蜀山。

垂老可無歸國日,

夢中滿意說鄉關。

1957年,籌建金牛賓館的前身中共四川省委金牛壩招待所時,大千故居曾做過辦公室和保管室。隨著金牛賓館繁榮擴建,逐步地將其寓所包容其中,但始終另闢為獨立單位。1993年,又將其改建為“大千居士畫屋”,舉辦過張大千先生和他的學生以及省內一些知名畫家的畫展。1996年6月至2001年8月,“大千居士畫屋”改為現在的“大千茶居”。2001年10月,為了讓更多的人瞭解張大千寓居、憑弔一代國畫宗師,金牛賓館投入人力物力,在保持其寓居歷史風貌的前提下,再次對張大千寓所內部進行了裝修,外部的綠化美化也更加到位了。

如今的張大千故居

現在的張大千寓所,將書畫圖片展覽和品茗休閒融為一體,已經成為人們緬懷一代國畫宗師,感悟藝術魅力的地方了。

國畫大師張大千在成都的最後居所位於何處?

方誌四川 篆刻:殷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