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而思蜀:記成都的三個博物館

上週去了一趟成都,第一次去,主要是親子游,博物館只是陪襯,走馬觀花地看了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館和金沙遺址博物館,簡單記錄一下。

四川博物院的展館有些舊了,很多好東西都沒有展出。只有主題展廳,沒有歷史陳列。有一個書畫陳列,但是以明清四川籍書畫家的作品為主,沒有什麼主流名家。張大千書畫館是川博的招牌,有比較多的敦煌臨摹作品。

樂而思蜀:記成都的三個博物館

樂而思蜀:記成都的三個博物館

民國,吳湖帆、張善孖《臨古圖卷》

博物館的命名是“人物牲畜圖卷”,實在哭笑不得。第一部分是吳湖帆臨摹的劉貫道消夏圖,後面則是張善孖臨的猴、虎、牛、馬,牛馬部分未展開。

樂而思蜀:記成都的三個博物館

樂而思蜀:記成都的三個博物館

樂而思蜀:記成都的三個博物館

樂而思蜀:記成都的三個博物館

樂而思蜀:記成都的三個博物館

清,何紹基《楷書冊》

共四十二開,只展了這幾開,是何紹基為成都貢院所書楹聯剪裱而成。

樂而思蜀:記成都的三個博物館


川博的萬佛寺石刻陳列也不錯,萬佛寺位於成都市西門外通錦橋,相傳建於東漢延熹(公元158—167)年間,是成都著名古剎,從南朝至明代的千餘年間,香火連綿不斷。

之前在深圳南山博物館看過的《彩繪地中海》,從去年底以來一直在川博展出,本來是隻展到2月底的,卻一直延期到現在,大概是因為疫情滯留中國了,其實應該安排更多博物館接棒巡展的,就跟阿富汗珍寶展一樣。另一個關於川博的消息是,川博珍藏的宋徽宗《臘梅雙禽圖》將會借展10月15日開始的湖南省博物館《閒來弄風雅——宋朝人慢生活鏡像》特展。

然後是成都博物館,這個館是近年新建的,我的感受是比川博好,因為裡面有成都歷史陳列,等於是幹了川博應該乾的事。

樂而思蜀:記成都的三個博物館

商,銅人頭像,三星堆博物館藏

這次沒有去三星堆,因為之前廣州已經有三星堆大展。這件還是歸屬三星堆博物館的,不知道是否長期借給成都博物館展出。

樂而思蜀:記成都的三個博物館

戰國,漆俎(局部)

成都商業街船棺葬出土。這個船棺出土的漆器非常多而且精美,還有一個大型的漆床。

樂而思蜀:記成都的三個博物館

秦漢,石犀

成都天府廣場東北側出土。這個算是成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它可能與李冰治水有關。不過著名的李冰石像成都博物館只有一個複製品,原物在都江堰的伏龍觀。四川博物院和成都博物館的石雕石刻都非常多,就不細看了。

樂而思蜀:記成都的三個博物館

唐,鏤空金香囊

樂而思蜀:記成都的三個博物館

唐,紅地團花對鳥紋錦

成都有錦官城的美名,是因為有兩千年曆史的蜀錦,蜀錦是四大名錦之首。這種圖案的唐錦,在之前的絲綢之路展和新疆文物展都有見到類似的。

樂而思蜀:記成都的三個博物館

南宋,象鈕銀執壺及溫碗,彭州市博物館藏

彭州市西大街出土,應該也是長期借展的。

樂而思蜀:記成都的三個博物館

清康熙,景德鎮窯青花礬紅彩描金花卉紋扇形盤

去的時候,成都博物館只有一個特展《競妍——清代中日伊萬里瓷器特展》,都是東莞展覽館收藏的瓷器,風格比較豔俗,就只看這一件吧。回來了才知道“歐洲繪畫五百年”這個展即將在成都博物館開始,而且似乎還是免費的,成都人民真是太幸福了。

樂而思蜀:記成都的三個博物館

最後是金沙遺址博物館,金沙遺址是2001年才發掘的,所以一切都很新。遺址展示部分其實很像南越王宮博物館,不過要明亮得多。金沙和三星堆都是古蜀國的遺存,金沙比三星堆約晚500年,三星堆以青銅器為主,金沙則沒有太大型的青銅器。

樂而思蜀:記成都的三個博物館

商周,太陽神鳥金飾

其實在2018年廣東省博物館的《古蜀寶藏——四川文物精品展》見過。它在2005年成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算是金沙的鎮館之寶。

樂而思蜀:記成都的三個博物館

商周,金面具

造型與三星堆的類似,可能是附著在青銅或木質人頭像上使用的。

樂而思蜀:記成都的三個博物館

商周,石虎

以蛇紋市化橄欖岩製作而成,反映了古蜀人崇虎的習俗。

其他常規陳列的就不看了,下面看特展《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展品來自大足石刻研究院。

樂而思蜀:記成都的三個博物館

南宋,釋迦摩尼佛

大足石刻在重慶市,相比四大石窟時代要晚一些,從唐一直延續到清。由於石窟石刻多是不可移動的文物,所以相關的展覽也只能以一些發掘的佛像殘件為主,譬如廣東省博物館已經結束的龍門石窟展。這個大足石刻展的展品也是如此,展品還挺多的,不知道以後會不會巡展。

樂而思蜀:記成都的三個博物館

北宋,羅漢殘像

都是大鐘寺遺址出土的無頭殘件,中間這件是十八羅漢中的第三尊者。

樂而思蜀:記成都的三個博物館

北宋,羅漢殘像、經幢幢身

經幢上有兩個北宋時期的年號,銘文中出現大足石刻最早匠師題名,雕鑿這件經幢的匠師是文昌以及他的兒子文惟簡、文惟一。文家一共有六代在大足一地開龕造像,文昌是第一代工匠。

樂而思蜀:記成都的三個博物館

南宋,觀音像

原位於寶頂山小佛灣石窟。臺座左右刻偈語: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為彼散亂人,故現如是相。

樂而思蜀:記成都的三個博物館

明,香爐

成化七年(1471)造,背面刻60餘字銘文。

樂而思蜀:記成都的三個博物館

宋,雙女侍座石刻、婦人啟門石刻

出土於宋墓,都是常見石刻圖案,但規模較小。

樂而思蜀:記成都的三個博物館

北宋,花供養菩薩

大鐘寺遺址出土,底座有銘文47字。

樂而思蜀:記成都的三個博物館

辨音菩薩(3D複製品)


越來越多的3D打印技術運用到了展覽中,龍門石窟展有三個大佛龕,這個展則有打印的菩薩像。這尊原像是寶頂山第29號,是南宋時期的。

樂而思蜀:記成都的三個博物館

千手觀音主尊頭像(3D複製品)


這個頭像非常大,看後面的人就知道了。原像在寶頂山第8號,也是南宋的。

樂而思蜀:記成都的三個博物館


展覽就看到這裡吧,各位如果去金沙遺址博物館,千萬別忘了去看這些可愛的小鹿,裡面有個金沙鹿苑,但是不要亂投餵哦。

●《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

展期:2020年8月16日—2021年1月3日

地點: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競妍——清代中日伊萬里瓷器特展》

展期:2020年7月3日—10月11日

地點:成都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