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固穷济意

经典---固穷济意

【原文】

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晋·陶渊明《感士不遇赋》)

【大意】

宁可安于窘迫的生活而成全自己的意愿,也不愿意委曲求全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污染。

【延展】

朱自清先生(1898—1948)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文学家。他原名朱自华,号秋实。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时改名自清,字佩弦。《韩非子·观行》中说:“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先生取“佩弦”,有自警之意。改名自清,同样是为了鞭策自己,他下定决心,在家境衰败、经济困难乃至被生活压得不能喘气的时候,也决不与社会上各种腐败现象同流合污。

《论语》有云:“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最早被称为狷者的大概是介子推,因为他宁愿被烧死,也不愿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朱自清先生的一生,是狷者的一生,这是他的人格,也是他的家风。

1920年大学毕业后至1925年,朱自清先后在杭州、扬州、吴淞、台州、温州、宁波等地教书,并与俞平伯、叶圣陶共同创办《诗》月刊。1925年8月担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抗战爆发后,朱自清带着全家从北平逃难到昆明,而后又到成都,在成都东门外一个尼姑庵内租了三间临时草屋,窘迫至极,正如他写的《近怀示圣陶》中所说:“累迁来锦城,萧然始环堵。索米米如珠,敝衣余几缕。老父沦陷中,残烛风前舞。儿女七八辈,东西不相睹。众口争嗷嗷,娇婴犹在乳。百物价如狂,距躟孰能主?”

正在这时,国民党当局为收买民心,对一部分上层知识分子实行笼络政策,他们看重朱自清的声望,几次请他到当时的重庆政府中去做官。昆明的一位要人也来拜访他,与此同时,西南联大的一位教授也来邀请朱自清和闻一多先生加入国民党,如果接受这种高官厚禄的收买和拉拢,全家的经济状况和地位马上可以得到改善,但是朱自清还是“闭门拼自守穷铿,车马街头任往还”,毫不犹豫地一一拒绝了这些要他放弃自己原则立场、出卖灵魂才能改善生活境遇的邀请。

朱自清不但注意大节,也十分注意小节。1946年10月,返回清华后,家里原来的家具荡然无存,大都是在旧货市场买的破烂不堪的旧家具,家里人从学校院子里捡来一张旧桌供切菜用,朱自清知道后非常生气,认为这是公家的,不能乱拿。门口有一堆黄泥,孩子去拿来玩,他也不许,说这是公家的东西,不能拿。他公私分明,即便是一张纸、一个信封,也决不乱用。

解放战争时期,朱自清对气节这个问题的看法有了进一步发展,1947年他发表了《论气节》一文,分析批判了旧的传统气节,肯定了知识分子的新气节,强调气节的时代性、正义性。这一时期,他不仅领衔在抗议国民党北平当局任意逮捕人民的宣言上签字,遭到许多报纸围攻和特务几次威胁后,又继续签名反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他还努力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写自己的论文、杂文、散文,为人民利益鼓呼。此时,他的胃病经常发作,剧烈呕吐,甚至疼痛几天不止,但是他还是多写快写文章,为了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积极地呐喊与斗争。

作为教书先生,他对治学与教书特别认真。师生们都说他大事认真,小事也认真,私事认真,公事更认真。他主持清华中文系工作十几年,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坚持古今结合、中西结合,培养了许多人才,成为全国同行中的佼佼者。朱自清在最后的日子里,还向自己的学生借来《大众哲学》学习,和学生们一起扭秧歌,支持自己孩子在学校做学生工作等等。

1948年,朱自清快50岁了,他的身体被疾病折磨得痛楚不堪,但是他的思想感情却更加年轻了,他把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改成“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压在桌子上,作为对自己的勉励。苏联作家阿·托尔斯泰在其名著《苦难的历程》中,曾这样描述几位因追求理想、追求光明而历经磨难的知识分子:“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我们就会纯净得不能再纯净了。”朱自清为追求心地光明,在磨难中既表现出高尚的气节,有所不为,有所不交,又能待人温厚、诚恳、谦恭与热情,因而被称为一个具有“最完整的人格”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