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渠四句 其神長存

橫渠四句 其神長存

橫渠四句,傳頌千年;

斯人已逝,其神長存!

張載,字子厚,鳳翔郿縣,即今陝西省寶雞市眉縣橫渠鎮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創始人之一;他在橫渠著書講學,傳道授業,“為關中士人宗師” ,世稱橫渠先生。

張載,與周敦頤、邵雍、程頤、程顥合稱“北宋五子”,有《正蒙》、《橫渠易說》等著述留世。因他是橫渠鎮人,故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名言,被當代哲學家馮友蘭稱作“橫渠四句”,因其言簡意宏,歷代傳頌不衰。

曾國藩曾經從數千年燦若群星的中華歷史偉人中,精選出他心目中的32位聖人,作為子孫治學的門徑,著有《聖哲畫像記》,其中所列“周程朱張”的 “張”便是指這張載,曾文正公對張載有如此高的評價,將其奉為聖人,可見他在曾國藩心中的地位之高。

張載一生,兩被召晉,三歷外仕,著書立說;在長安的學生聞訊趕來,買棺成殮,護柩回到橫渠,其一生清貧如許,世間能有幾人哉。

張載所創的學說被思想界稱為“關學”,是北宋時期與濂學、洛學鼎足而立的一派學說;同時,他也是影響後世千年的程朱理學的創始人之一(經周敦頤、張載、邵雍、二程等人創立,後為南宋朱熹集大成),在中國儒家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張載的“橫渠四句”表現了儒者宏大抱負和堅定信念,它氣象闊大,慷慨激盪,體現的是儒家以“仁”為中心的價值系統,是宋儒一代的思想精粹,也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至高追求,更是每一個讀書人的終極抱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