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回體小說開山之作——《三國演義》,你對其人物描寫還滿意嗎?

《三國演義》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

章回體小說開山之作——《三國演義》,你對其人物描寫還滿意嗎?

《三國演義》不純粹是文人創作, 它是積累型的小說,它的形成有一個漫長的過程。《三國志通俗演義》主要經歷了史書記載、藝人講唱和作家加工三個階段,是民間創作與文人創作相結合的產物。小說的主要史料,最早依據的是陳壽的《三國志》。還有宋代時候的一些講史話本,像《說三分》《全相三國志平話》《三分事略》。到元末明初,羅貫中吸收了前人成果,對三國故事進行了藝術加工再創造,創造了不朽的傳奇。

章回體小說開山之作——《三國演義》,你對其人物描寫還滿意嗎?

《三國演義》的思想內容,主要有幾個方面,表現了對軍閥混戰、亂世局面的憤慨。對封建秩序重建的渴慕。基本思想傾向是“擁劉貶曹”的正統儒家思想。中國的儒家文化經過幾千年的沉澱,已經形成了民族的文化內涵——崇尚正統。

章回體小說開山之作——《三國演義》,你對其人物描寫還滿意嗎?

特別是在宋元,民族矛盾激烈的時代,這種思想表現的尤為突出。強調漢人的正統地位,反對少數民族的統治。所以《三國演義》一再強調,劉備是漢室宗親中山靖王之後。肯定了劉備“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的政治思想,頌揚了他寬仁愛民的政治品質,禮賢下士的政治風度。

章回體小說開山之作——《三國演義》,你對其人物描寫還滿意嗎?

在歷史上,曹操是一位了不起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但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為反儒家思想的,因此具有正統思想的羅貫中把曹操塑造成了一個“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的極端利己主義形象,寫他狡詐、專橫、多疑的性格特點。

章回體小說開山之作——《三國演義》,你對其人物描寫還滿意嗎?

《三國演義》是一部引人深思的道德悲劇,全書籠罩著一層悲劇、迷惘的色彩。正義與邪惡,都走向了毀滅,呈現出迴天無力的悲劇態勢。

章回體小說開山之作——《三國演義》,你對其人物描寫還滿意嗎?

《三國演義》塑造了眾多獨具神采的人物形象,形象塑造也非常有特點。在人物出場,他的性格基本就固定了。而且採用了傳奇性的情節來凸顯人物特徵,而且善於運用誇張、對比、烘托、側面描寫等手法突出人物形象,善於應用心理描寫。但在人物塑造上也有瑕疵,人物形象固定化,有忠奸分明的主觀意圖。還有些人物塑造有些過頭,《史略》批評《三國演義》說,“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就是說,為了突出劉備的仁厚,寫得有些虛偽了,為了描寫諸葛亮的智謀,把他描寫的像妖一樣。

章回體小說開山之作——《三國演義》,你對其人物描寫還滿意嗎?

在《三國演義》中,有很多都是寫諸葛亮的足智多謀、料事如神。比較經典的,像借東風。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想做到預測在某個固定時段一定會颳風一定會下雨,都是很難的。但是瑕不掩瑜,《三國演義》的人物塑造是成功的,曹操的多疑狡詐,劉備的寬厚謙遜,孔明的料事如神,周瑜的心胸狹窄,關羽的義薄雲天,每個人物形象都有鮮明的性格,深深注入了讀者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