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經典文學《悲慘世界》:如何讀懂一個悲劇

《悲慘世界》由雨果歷時30餘年完成,是他創作晚期的代表作品,寫作的歷史背景主要是1789年法國大革命到1832年巴黎起義這段時期。

本書主人公的原型是農民彼埃爾·莫,他的不幸經歷讓雨果大為震撼,這個農民因為偷了麵包而被判處五年刑罰,出獄後在社會就業又屢受排擠,這也成了雨果創作《悲慘世界》的最初背景。故事以苦役犯冉阿讓的經歷為線索,描寫了大革命以後法國社會的民生百態,融入了作家本人對歷史、政治、宗教、戰爭、道德、哲學等一系列問題的思考。


淺析經典文學《悲慘世界》:如何讀懂一個悲劇


如果說雨果在寫《巴黎聖母院》時,還在致力於還原現實的面貌,寫好一個故事。那麼在寫《悲慘世界》時,他開始成了一個造物主。他創造了天使的化身米里哀,追求絕對正義的探長沙威,以及本書的主人公冉阿讓,十九年的牢獄生涯讓冉阿讓變得極端憎恨社會,之後在米里哀的感召下又找回了最初的正直和善良……

書中的每個人物都有著極端的性格,甚至還夾雜著雨果強烈的個人情感,書中有著大段的議論和抒情,表現出了法國特有的極度浪漫主義。與其說是一部述說歷史的小說,不如說是雨果結合歷史背景所創造的另一個平行時空。


淺析經典文學《悲慘世界》:如何讀懂一個悲劇


故事開始於1806年的法國革命時期,首先出場的人物是米里哀主教,他被人們稱為天使,深受群眾喜愛,所以大家都不再稱他為米里哀先生,而是叫他卞福汝主教(“卞福汝”在法語中是歡迎的意思),他的一生都在為人們傳遞善意,也感化了無數人,其中包括了本書的主人公冉阿讓。

冉阿讓的出場則是在1815年,屆時卞福汝主教75歲,已經是位名滿全國的聖人,而冉阿讓則是剛從監獄刑滿出來的苦役犯,因為偷了一個麵包被判刑五年,之後不斷越獄導致刑期延長至十九年,19年的監獄生活使原本善良正直的冉阿讓變成了苦悶、狂躁、對社會充滿仇恨的“危險分子”。

淺析經典文學《悲慘世界》:如何讀懂一個悲劇


出獄後的冉阿讓因為“特殊身份”,沒有旅館願意收留他,飢寒交迫的冉阿讓抱著最後一絲希望來到了卞福汝主教家,可以說這是一場“天使”與“魔鬼”的會面,對這個世界感到絕望的冉阿讓甚至自嘲似的報出了自己的身份,像是明知結果似的等待著審判。可令他沒想到的是,卞福汝主教沒有一絲猶豫就答應他留下來,還為他提供了美味的晚餐和舒服的大床供他休息。

這讓原本充滿仇恨情緒的冉阿讓感到一絲溫暖,此時的他只是把卞福汝主教當做一個好人,甚至還故意恐嚇他,我想此時的冉阿讓內心依然保持著一絲善良,看似在威脅,實際上是想給主教一個警告。

累極了的冉阿讓一躺床上就睡著了,之後卻被凌晨兩點的大鐘給吵醒了,此刻的他不斷的回憶著以前的經歷,又想起了吃飯時看到的那副銀餐具,內心正不斷經歷著善與惡的較量,最終惡獲勝了,他偷走這位善良主教家的銀餐具,從窗口逃走了。

第二天,冉阿讓就被警察帶回了主教家,可讓冉阿讓意外的是,主教竟然幫他解圍了,主教的善化解了冉阿讓心中的惡,第一部分到這就結束了。

淺析經典文學《悲慘世界》:如何讀懂一個悲劇


我們來看看主人公的心路歷程:因為遭受社會的不公待遇導致冉阿讓仇恨這個社會,就在冉阿讓即將墮入惡的邊緣時,主教的善化解了他的仇恨,然而冉阿讓並未真正被救贖,此刻他的內心正處於混沌之間,他本能的想用仇恨來掩飾內心的那一絲光明。接著他又遇到了一位通煙囪的孩子小瑞爾威,還搶了他的一枚銀幣,其實此刻的冉阿讓並非想作惡,這是他的本能反應,又或者他想證明自己的本惡。

可惜的是,作惡並未給他快感,反而在折磨著他,他本性是善良的,社會的不公帶給他的只是仇恨,並非惡。此刻他想起了主教的話,決定做一個正直的人,不過此刻的冉阿讓還並未真正被救贖,只不過是充滿了愧疚,他發現了自己的原罪,也開始了自己的贖罪之路。

之後冉阿讓改名為馬德蘭,來到了海濱蒙特伊城,他在這裡開起了工廠,成了百萬富翁,不斷用賺來的錢幫助窮苦人民,之後因為突出的貢獻當上了市長,人們稱呼他為“市長先生”的語調也和迪涅區居民稱呼“主教大人”時幾乎一模一樣。

淺析經典文學《悲慘世界》:如何讀懂一個悲劇


接著是本書另一位悲劇人物出場,少女芳汀經不住大學生的追求,一夜風流後未婚生下了女兒珂賽特,為了生活她把孩子託付給開旅店的德納第夫婦照顧。後來芳汀到了馬德蘭的工廠做了女工,在得知芳汀未婚生子的消息後,女工頭自作主張把芳汀辭退了,走投無路的芳汀最後去當了妓女,後又因為打傷了調戲自己的人被警察抓了起來。

當地的執法者沙威是個法律的狂熱信徒,奉行著絕對正義,他想將芳汀判六個月的監禁,被路過的馬德蘭市長阻止了,他們之間起了爭執。不得已,馬德蘭動用了市長的權威強行讓沙威放人,這引起了沙威的極大不滿,之後他偷偷寫信告發了馬德蘭,原因是他懷疑馬德蘭其實是在逃的苦役犯冉阿讓。

然而戲劇的一幕發生了,還沒等到回覆就傳來了冉阿讓被捕的消息,連沙威也親自去確認過了,可只有一個人知道真相,那就是冉阿讓本人,也就是現在的馬德蘭市長。最後冉阿讓克服了重重障礙,堅持來到法庭承認自己的身份。

淺析經典文學《悲慘世界》:如何讀懂一個悲劇


此處有個有趣的場景,冉阿讓說出自己的身份後竟沒人相信,就連曾經和他一起服過苦役的三個人也都指認那個和冉阿讓很相像的商馬第才是“冉阿讓”,直到馬德蘭站在他們面前還都異口同聲說不認識。

其實在這裡眾人都犯了先入為主的錯誤,就跟之前要逮捕芳汀的沙威一樣,他是這樣說的:“那位紳士(調戲芳汀的人)是個選民,他在公園旁邊有漂亮的公館,是一幢四層樓房,所以他不會犯錯。”

如同他們此刻拒絕相信馬德蘭是冉阿讓,因為他已經是“市長先生”。

雨果也是藉著小說中荒誕的情節來進行諷刺,當時的人們盲目相信權威,把一個人的身份高低來當做道德評判。

淺析經典文學《悲慘世界》:如何讀懂一個悲劇


最終在馬德蘭的“據理力爭”下,商馬第被判無罪,而馬德蘭也做回了冉阿讓。在看到了商馬第,冉阿讓彷彿看到了過去的自己,然而他最終克服了心理自卑,勇敢面對過去,接納那個曾經不堪的自己,這也是冉阿讓獲得的第一個救贖。

冉阿讓被判了終身苦役,可是為了幫助芳汀接回女兒,他又計劃逃跑,並且詐死躲避了追捕。之後冉阿讓順利的找到了珂賽特,這個可憐的小女孩,德納第一家欺騙了芳汀,她以為自己付出的一切努力可以讓女兒過得更好,卻沒想到她把女兒託付給了一家惡毒的人,德納第夫婦靠珂賽特來騙取芳汀的錢財,他們還把珂賽特當成了傭人,讓她幹粗活,還時常拿她出氣,不給她吃飽飯,曾經精緻的小女孩已經變成了“醜小鴨”。

淺析經典文學《悲慘世界》:如何讀懂一個悲劇


雨果又一次洞察了人性,他在對德納第夫人做過這麼一番描述:

德納第夫人痛恨這個女孩,咒罵她剝奪了她家人的東西,甚至覺得珂賽特搶走了她女兒可以呼吸的空氣。她每天都對三個女孩兒反覆進行著兩種活動——愛撫與打罵。當然,愛撫是給自己兩個女兒的,而打罵卻是珂賽特不得不承受的。

如果沒有珂賽特,也許這兩種近乎發洩的活動會均勻地分散給自己的女兒,可珂賽特一來,一切都不一樣了。

這又是雨果筆下一個極端的人物,將所有醜惡的一切都集中在她身上。而在現實中或多或少也能見到這一類人群,其實他們也能意識到自己的惡,卻選擇了逃避。

德納第夫人跟冉阿讓都有著同一種原罪,冉阿讓將罪存在內心,用一生去贖罪。而德那第夫人則是把罪歸到他人身上,以此來逃避內心的譴責。

冉阿讓拯救了珂賽特,同時也被珂賽特拯救了,他的一生從未有過這種體驗,被人全心全意信任,成為她人眼中的光。冉阿讓把自己全部熱情和慈愛都傾注在這個孩子身上,這是冉阿讓獲得的第二次救贖。

淺析經典文學《悲慘世界》:如何讀懂一個悲劇


冉阿讓帶著珂賽特過起了逃亡的生活,他們躲進了一座修道院,這是冉阿讓這輩子最幸福的時光,他們像對父女一樣幸福的過著平淡的生活。

時光荏苒,珂賽特長成了一位漂亮的姑娘,之後遇到了馬呂斯,他們一見鍾情,卻因為情竇初開時的嬌羞,錯過了表白的機會。之後馬呂斯參加了起義軍,起義失敗後被冉阿讓從戰場救了下來,不過馬呂斯並不知道救他的人是冉阿讓,並且還誤會他侵佔了馬德蘭的財產。

不過雨果的小說總是充滿戲劇性,德納第來向馬呂斯兜售冉阿讓的“黑歷史”,卻幫著解開了誤會,還讓馬呂斯知道了冉阿讓就是他的救命恩人。真相大白之後,馬呂斯帶著柯賽特去看望冉阿讓,此時的冉阿讓已經病得奄奄一息,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終於獲得了內心的平靜,最終在柯賽特懷裡安詳地離世,這是冉阿讓獲得的第三次救贖。

淺析經典文學《悲慘世界》:如何讀懂一個悲劇


小說到這裡就結束了,這就是雨果要向我們展示的悲慘世界,不過我倒覺得這個世界還不算悲慘,儘管裡面的人物都有著坎坷的命運,但最後仍然留有一絲希望。

現實也許更讓人絕望,如果冉阿讓沒有遇到善良的主教,那他就將繼續墮落,甚至報復社會;也不會去拯救芳汀和她女兒珂賽特,而她們的命運只會更悽慘;而沙威也會抱著他的正義越來越冷酷無情,也不會對這制度化的社會產生動搖;這一切一切的開頭,只因有那位“天使的化身”卞福汝主教。

淺析經典文學《悲慘世界》:如何讀懂一個悲劇


雨果最終想向我們表達什麼?又向我們發出了哪些靈魂拷問?

我想雨果想問的是,我們的善究竟是遵從內心還是遵從結果。

你一定會下意識的答:遵從內心的善意。

讓我們來看看小說中雨果故意設計的結果,你再來評估自己能做到多大的善良。

冉阿讓犧牲自己去法庭上救了商馬第,在明知對自己不利的情況下,你還能保持多大的善意?

冉阿讓救了一直想逮捕自己的沙威,在面對曾經跟自己作對的人,你還能做到以德報怨嗎?

當冉阿讓變回苦役犯,不再是“馬德蘭市長”時,他的功績也一起被抹去了,曾經受過他恩惠的人們也忘記了他,只知道他是個“有罪”之人,在遇到了忘恩負義的人們,你還能保持住內心的良善嗎?

淺析經典文學《悲慘世界》:如何讀懂一個悲劇


雨果創造的冉阿讓並不完美,他的善也是出於結果,因為放不下內心的罪孽,只能不斷用行善來贖罪,並非發自內心真正的良善,更像是在做一項任務。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仍是在得到馬呂斯的諒解後,才能獲得內心的平靜。

我並不否認冉阿讓的偉大,只是他過於執著,無法做到內心的自在,他的一生更像是被釘在了考場上,主考官是卞福汝主教,而他窮盡一生只為交出一份讓他滿意的答卷。

冉阿讓的對與錯我給不了答案,我想雨果也給不了答案,有時候答案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提出問題,有些問題值得我們用一生去思考!比如什麼才是善良?

淺析經典文學《悲慘世界》:如何讀懂一個悲劇


為什麼現在的我們還要去讀悲劇

經濟學家薛兆豐曾在《奇葩說》提過這麼一個問題:人們為什麼願意花錢去電影院看一場悲劇?

我想肯定是因為內心的需求,人天生就對悲劇更加敏感,有人這麼描述悲劇的。

世界上有兩種悲劇:一種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另一種是得到了。

如果單從字面理解,好像只有悲劇一種選擇,得不到的永遠不知道其中的樂趣,得到了又太容易失去樂趣。

這就造成了現代人痛苦的根源,我們總是不遺餘力地追求最大的快感,可這種快感就像吸食大麻一樣,每次短暫的體驗後,又陷入了巨大的空虛中。

淺析經典文學《悲慘世界》:如何讀懂一個悲劇


馬雲曾說過:世界沒有悲劇和喜劇之分,如果你能從悲劇中走出來,那它就是喜劇。如果你沉湎於喜劇之中,那它就是悲劇。

我想這就是最好的解釋,為何我們獲得的幸福感越來越低,因為我們體驗的痛苦越來越少,我們妄圖用短暫的快感來逃避痛苦,卻失去了對幸福的感知力。所以我們仍然需要悲劇,我們不用親身去經歷,我們人類天生就有同理心,閱讀《悲慘世界》,我們可以對別人的痛苦感同身受,看懂了別人的悲慘,也才明白了幸福的含義。

雨果筆下的《悲慘世界》其實就是這麼一個極端的世界,所有人要麼善要麼惡,做惡是為了逃避罪惡,行善是為了贖清罪惡,儘管他們都經歷過磨難,有的人繼續墮落,有的人卻獲得了救贖,就像最後的那四句詩一樣:

他活著,儘管命運多舛;

他安息,只因天使離去。

生來死去,那是大自然的秩序;

猶如晝去夜來,白日西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