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解讀|“六保”的核心是穩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底線

中國智庫

智庫解讀|“六保”的核心是穩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底線

中國經濟時報 陳婧

4月17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對當前經濟形勢定調,在“六穩”之後首次提出“六保”(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對此作出解讀——

一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8%,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速下降超過13個百分點,足見此次疫情對經濟的衝擊之重。經濟與民生密切相關,在當前形勢下提出“六保”,體現了黨中央對於當前形勢的嚴峻性有充分的估計,體現了黨和政府在疫情重大沖擊面前,堅持底線思維,抓住關鍵點,守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底線的堅定決心,表現出黨和政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核心思想。

“六保”的提出核心是要穩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底線,體現了黨和政府執政為民的基本出發點。“六保”以保障基本民生為核心,環環相扣。就業是民生之本,因此保就業是保基本民生最關鍵的方面。中小企業是就業的穩定器,保障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生存和活躍,才能保障就業。保糧食能源安全是對保民生基本盤和經濟基本盤最核心的供給。中小企業的正常生產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緊密相關,只有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才能保障正常的社會生產活動。此外,只有社會治理體系保持有效率的運轉,整個社會秩序才能夠得以保障,因此,保障基層運轉對於整個疫情防控和經濟各個環節活動的正常恢復,都是必備條件。保住經濟的基本盤,才能最終實現保住基本民生的目標。

一段時間以來,中央和地方在“六保”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並且效果顯著。在保基層運轉方面,從各級政府到居民社區上下一體有力應對,使得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各項必要保障工作得以有條不紊,支持了經濟社會活動在重大災難面前不塌陷、繼續堅強有力地運轉。在疫情衝擊之下,保障了必要的工作和生活秩序,體現了治理體系的韌性和承受能力。

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效果較為突出,這一點從復工復產取得的明顯成效,以及3月主要經濟指標的回暖上不難看出。在保市場主體方面,近期針對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困難,中央和地方在減稅降費,包括社保延期、貸款延期以及各種金融支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系列舉措對於支持中小微企業在當前困境下,繼續生存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保糧食能源安全方面,國務院作出多項針對性強的部署,通過多方面努力,較快地恢復糧食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給,提高保障能力。從3月份數據來看,食品價格同比環比漲幅都顯著回落。此外,即便在疫情形勢嚴峻之時,煤炭和發電等方面的生產和運輸都得到有力保障,為後續有序推動復工復產提供了支撐。

與此同時,政府有針對性地採取多種措施對困難群體進行幫扶,包括點對點幫助農民工返工復工,出臺一系列舉措保就業,針對低收入群體發放消費券等。

下一步,統籌實現“六保”,首先要更精準地把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結合起來。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全面恢復生產建設、市場需求和正常的經濟運行。此外,此次疫情衝擊,明確了經濟回升向好的拐點。應當通過此次應對疫情,在保基本民生的基礎上,積極求進,牢牢把握髮展的主動權,不僅要對沖疫情對經濟的衝擊,而且要徹底消除長期以來存在的經濟下行壓力,通過擴大內需等有力舉措,從根本上解決需求不足的問題,支持中國經濟不斷從疫情衝擊的谷底走出,持續推動經濟增速回升到合理的增長區間。在此背景下為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為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為“十四五”規劃的實施打下更好的基礎。

文章來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網站

圖片來源:中新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