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存款到地方銀行安全嗎?為什麼?

北漂的雲


錢存到銀行是安全的。  我國對公民存款儲蓄實行“存款自願、取款自由、存款有息、為儲戶保密”的原則。  雖然說錢存到銀行是安全的,但對於一些穩健型家庭,尤其是一些低收入和老年人家庭,仍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事項:  1、選擇銀行存款的種類和期限時,一定要根據自己家庭的用款情況和整體消費水平來確定。不要為了一時的利息高,選擇過長期限的存款種類,一旦緊急用錢,收益就會受損。尤其是老年人家庭,為防止意外或重大疾病等需要用到資金,儘量選擇短期存款。  2、家庭儲蓄是選擇共同賬戶,還是獨立賬戶,夫妻要商量好,意見統一,選擇何種賬戶進行儲備資金都可以。甚至夫妻倆可以合開第三個賬戶,這筆資金可以用於家庭的日常開銷,共同承擔家庭支出。  3、銀行賬戶密碼保護好。賬戶密碼最好不要使用家人的生日,手機號,身份證號等,很容易被他人知曉,盜取資金。尤其是老年人,千萬不怕麻煩,密碼設置複雜一些。  4、大額資金分銀行存。今年開始,國家不再為儲戶在商業銀行的存款兜底,允許銀行破產倒閉。同時實行存款保險制度,儲戶在單個銀行的存款不高於50萬元,銀行若倒閉,最大賠付額50萬元,超過部分,將得不到賠償。所以大額資金最好分銀行存,分散風險。


時酒Vlog


到銀行去辦事,安全不安全,不是比較銀行的事兒,而是比較你去銀行購買的是什麼產品?以及你購買產品的過程有沒有問題?這才是發出題主問題的關鍵所在。

有銀行客戶到銀行購買產品最後出了問題,哪一次是因為銀行大或銀行小而出問題的?都是:

1.錯買了產品,例如去存款變成了保險,去存款變成了理財產品,去存款變成了委託貸款。從近期的中行原油寶,到招行的錢端產品,以及郵儲的年金保險產品。核心不就是客戶想去做存款,最後變成了其他種類的金融產品嗎?

2.辦理業務的過程中出現了問題。例如去存款應該在櫃檯或者ATM機上辦理,但是由於銀行內部工作人員行為不規範,誤導、引誘甚至欺騙,躲過了內部監控和銀保監會的監管要求,在所謂的理財室或者VIP房間,被辦成了假存款、個人之間的委託貸款、保險產品以及外部第三方的理財產品嗎?

我國的銀行體系其實信用背書是非常高的,基本上可以說是用國家及各級政府的信用來去保障的。如果銀行整體出了不可逆轉的經營風險,基本上都是由監管部門出面,組織各方資源進行重組,在這個過程中,對於標準性存款產品都是全部保障的。例如近期的包商銀行變成了蒙商銀行,還有去年底的河南伊川商行,不論大和小,哪個存款人的利益受到了損害?

另外存款保險保障制度也可不是僅僅一紙空文啊,那也是踏踏實實的從法律意義上明確保障著存款人的利益。一個自然人賬戶保障50萬存款的安全,一個家庭三口人可以保障150萬。基本上已經覆蓋了全國99.6%的家庭和自然人。這種保障幅度還不夠啊?

儲戶去銀行辦理業務時,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要明確要辦理何等業務。例如去存款就一定要堅持在櫃檯上和ATM機兩處去辦理,其他地方辦理都是有風險的。如果還想再保險一點,記得保留存款憑證或者拍照留個證據。非櫃檯去辦理的各項業務,一定要注意自己簽署的各項文件對不對。自己要去看一看。尤其是將存款變成委託貸款的,更加要小心防範,因為出事概率是非常非常大的。

現在監管部門監管的力度非常大,對於銀行操作業務的規範性要求也非常嚴格,對於非存款產品,也有著各式各樣的提示或者警示。所以儲戶要為自己的存款負責,就要仔細去看自己的業務辦理過程。如果發現有任何可疑之處停止、詢問、取證保存。

在中短期之內,德先生看不到任何小銀行出任何問題後會發生拒兌付存款的情況。前提是儲戶去存款的地方一定要明明確確的,標明自己是銀行或者有吸收存款的金融許可證(監管要求是掛在營業場所的)。

德先生講金融和理財由專業變得通俗。跟隨德先生得到最簡單的答案和最實用的解決之道。覺得好關注我!再多點點贊。點點下面廣告,讓德先生再賺點錢!


勻楓財技大兜底


中國大陸的銀行,不管是地方銀行,還是全國性的銀行,安全性還是很有保障的。目前還沒有出現大問題的,存款保險制度出臺以來,還沒有正式使用過。

如果非要拿地方銀行和全國性大行進行對比的話,全國性大行安全性會更高一些。首先,大行資金雄厚,抗風險能力更強;其次,大行可利用資源更多,分析把控風險的能力更強。

從已經曝光的銀行,問題來看,地方銀行出現問題的會更多一些。比如上去年被建行接管的包商銀行,就是地方銀行。據說,現在要重組包商銀行為蒙商銀行。包商銀行有可能喪失自己經營多年的品牌,這是一個遺憾。但存在包商銀行的錢,還是安全的,從這個角度來講,地方性銀行的安全性還是在的。

我們回過頭來,再說說全國性大行的安全性。如果是在4月20日以前,我會說全國性大行,有風險,但風險可以暫時不考慮,但4月20日之後,我不敢這麼說了。

4月20日,中國銀行“原油寶”穿倉事件,清晰的告訴我們,全國性的大行,在做事的時候,也有不靠譜的時候,這個問題可以發生在投資的產品上,也可能會出現在存款上。

最後,總結一下我自己的觀點——風險無處不在,地方性銀行和全國性大行都有風險,但整體風險都是能夠讓我們接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