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兒子家的這出大宅門戲,可比《如懿傳》精彩的多

最近很多宮斗大劇,《甄嬛傳》《延禧攻略》《如懿傳》等等,各個劇在熒屏上爭奇鬥豔,播的如火如荼。但是幾乎所有宮鬥劇都是以清朝為背景的,其實各個朝代在權力鬥爭上都是一出大戲,深挖歷史,都能有所收穫,很令人感慨。今天要說的就是宋初發生的一出宅門大戲。

宋太宗兒子家的這出大宅門戲,可比《如懿傳》精彩的多

宋太宗即位後,將皇長子趙元佐視作東宮培養。因為“金匱之盟”的約定,宋太宗要將皇位傳給弟弟趙廷美,但是宋太宗為了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就說弟弟趙廷美意圖篡位謀反,將他趕出了京城。其實宋太宗迫害趙廷美也是為了兒子順利繼位鋪路,但趙元佐卻對此事耿耿於懷,要求宋太宗拿出四叔謀反的證據。這使得本是一片苦心的宋太宗十分惱怒,再加上別人的挑唆,就冷落了長子趙元佐。趙元佐心情苦悶,想不開就瘋了,還放火燒了王府,就被廢了東宮之位。

宋太宗兒子家的這出大宅門戲,可比《如懿傳》精彩的多

宋太宗又開始培養次子趙元僖,還讓他任開封伊,這就幾乎默許了他的太子地位。趙元僖也頗有才華,在政務處理上從沒有過差錯,政治立場上也時刻與宋太宗站在一邊,很快就得到了宋太宗的寵愛。但這位未來太子卻死於自己府上的一場爭風吃醋。

趙元僖的嫡妃李氏是北宋功臣李謙溥的侄女,但他偏偏深愛一個出身低微的小妾,張氏。張氏很會討丈夫的歡心,性情很是粗俗彪悍。張氏沒有生育,便日日防著元僖身邊的其他女人,甚至聽說有個小妾懷了元僖的孩子後,命人生生打死了那個小妾。但是元僖偏偏對她言聽計從,還答應要立她為正妻嫡妃。

宋太宗兒子家的這出大宅門戲,可比《如懿傳》精彩的多

但是元僖的父親宋太宗出於政治原因,指明讓他娶李氏為妻,並嚴厲斥責他不能困於兒女私情,要有大局意識和政治眼光。元僖不敢忤逆,只能同意,可是張氏不願意了,大吵大鬧,在李氏進了門後也不收斂。李氏乃是大家閨秀,舉止端莊,在撒嬌爭寵上自然不及張氏了,日日受委屈欺負也不好聲張。張氏吵著鬧著要求元僖廢了李氏,沒能如願,就起了歹心。她找工匠做了一個帶旋轉機關的金酒壺,這個酒壺隔為兩半,一半裝普通無毒的酒,另一半裝毒酒,欲尋找機會毒殺李氏,好為自己讓路。

一次趙元僖在府中擺壽宴,李氏陪同出席。張氏來親自為他們二人倒酒,為元僖滿上酒後,暗自撥動機關,給李氏倒了一杯毒酒,然後就躲在屏風後。誰料,元僖心情大好,又體恤妻子李氏不善飲酒,就與李氏,互換酒杯。屏風後的張氏急忙向元僖使眼色,暗示他不要喝,可元僖偏沒看見,將毒酒一飲而盡。隨後入宮朝賀,但剛到宮門就覺得身體不適,急忙告了假回府,回府後就神志不清,眼看不行。太宗聽說後忙去探望,元僖勉強回了幾句太宗的呼喚後,毒發身亡。

宋太宗兒子家的這出大宅門戲,可比《如懿傳》精彩的多

太宗悲痛異常,停朝三日,追封東宮。後來有人告發了張氏,宋太宗大怒,命人查出了元僖身亡的真相。張氏被臠割於東華門外。就連給她做金酒壺的工匠也被凌遲。可是人死不能復生,痛失愛子的太宗只能另選繼承者,最後太宗的第三子趙元侃撿了個大便宜,即後來的宋真宗。一場宅門斗爭不僅關係到兩個女人的命運,更是改變了歷史走向,可比清宮大傳複雜的多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