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英宗皇后高滔滔:曠世奇戀傳千古,"女中堯舜"留遺憾

正在熱播的古裝傳奇大劇《清平樂》中,"千古仁君"宋仁宗和"一代賢后"曹皇后之間尷尬彆扭的感情生活,時刻牽動著觀眾的心,也由此引出了網絡上關於"帝王無愛情"的討論。

的確,在古代封建社會,統治者雖然三宮六院、妻妾成群,但冊立正宮皇后,往往出於政治需要。這種政治婚姻,很少有兩情相悅、恩愛終生的。不過,很少不等於沒有,由此而得出"帝王無愛情"的結論,未免絕對了些。


北宋英宗皇后高滔滔:曠世奇戀傳千古,

高皇后形象照


比如今天文章的主人公高滔滔,就不但嫁給皇帝、成為正宮皇后,而且,她和丈夫宋英宗之間還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不但婚前兩情相悅,而且婚後甜蜜恩愛,終宋英宗一生,他身邊都沒有一妾一妃,夫妻二人結婚20年,一生情深不負,演繹了一出皇帝、皇后忠貞不二,至死不渝,童話般的愛情傳奇。

而成全宋英宗和高滔滔愛情童話的,恰恰就是成婚近30年,卻一生不冷不熱、沒有真情實愛的宋仁宗和曹皇后。

高滔滔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她為何被稱為"女中堯舜"?她的一生到底留下了什麼遺憾呢?

一、不羨君王不慕仙,平生唯愛趙十三

高皇后出生於官宦之家,她的母親是宋仁宗曹皇后的姐姐,也就是說,她是曹皇后的外甥女。她和宋英宗從相識相戀,到相愛成婚,都與曹皇后有著密切關係。

宋仁宗和曹皇后結婚多年一直無子,在朝臣的屢次勸諫下,宋仁宗於公元1035年,將堂兄濮王趙允讓的第十三子、年僅4歲的侄子趙宗實(後改名為趙曙)接入宮中,作為繼嗣,交由曹皇后撫養。幾乎與此同時,曹皇后也將年僅4歲的外甥女高滔滔接到身邊撫養。


北宋英宗皇后高滔滔:曠世奇戀傳千古,

趙宗實和高滔滔從小同時進宮


一個是皇帝養子,一個是皇后養女,二人同年出生,同年同歲入宮,又都非常聰明伶俐,很得宋仁宗和曹皇后喜愛,也給子嗣稀少的皇室後宮帶來許多歡樂氣氛。當時宮中人都稱趙宗實為"官家(皇帝)兒",高滔滔為"皇后女"。為了培養趙宗實的執政能力,宋仁宗還將趙宗實封為團練使,因其排行十三,皇帝、皇后和宮中其他長輩皆親切地叫趙宗實為"十三"或"十三團練"。

由於年齡相仿,皇室子弟又少,趙宗實和高滔滔天天在一起讀書、玩耍,隨著年齡增長,兩人漸生情愫,感情日深。這一切,早就被宋仁宗和曹皇后看在了眼裡。

有一次,看著漸漸長大、情投意合的趙宗實和高滔滔,宋仁宗對曹皇后說:"我們兩個沒有子嗣,十三和滔滔從小一起長大,如果我們倆做媒,讓他們成為夫妻,豈不是一件美事?"

曹皇后早有此意,於是欣然答應。期間,雖然因為宋仁宗生子後,又將趙宗實送回濮王府一段時間,但這絲毫沒影響二人的感情。公元1047年,同為16歲的趙宗實和高滔滔結為夫妻。當時宮中將這樁婚事稱為

"天子娶媳、皇后嫁女",一時傳為佳話。


北宋英宗皇后高滔滔:曠世奇戀傳千古,

宋英宗劇照


兩人成婚後,在濮王府幸福地生活了15年,一直恩愛甜蜜,情深意厚。後來,宋仁宗的幾個兒子相繼病亡,在朝臣司馬光等人的力諫下,又將趙宗實接回宮中,並立為太子,改名趙曙。

公元1063年,宋仁宗病逝,趙曙繼位,是為宋英宗,之後,冊立高氏為皇后。

成為皇帝后的趙曙,面對後宮佳麗如雲的誘惑,還會和從前一樣對皇后高滔滔用情至深嗎?答案是肯定的。據相關史料記載,宋英宗在位幾年間,和皇后一直恩愛如初,從未晉封過其他妃嬪,"左右無一侍御者"。兩人先後生下四子四女,這也是宋英宗一生的全部子女。

看到皇帝身邊只有高皇后陪著,連曹太后都看不下去了,曾派親信去給高皇后傳話:"官家身為天子,即位已久,身邊怎麼能連個妃嬪都沒有呢?"


北宋英宗皇后高滔滔:曠世奇戀傳千古,

宋英宗趙曙像


高皇后聽後很不服氣,就回復說:"我嫁的是十三團練,又不是嫁的官家!"消息傳出,有人覺得高皇后妒忌心太強,暗地笑話宋英宗"懼內",但英宗依然不改初衷,不納妃嬪。直到病危前,為了沖喜,才在高皇后默認下,晉封了三個妃子,但也只是有名無實。

在政治需要大於婚姻需求的封建宮廷,皇帝皇后能從青梅竹馬到恩愛終生,宋英宗和高皇后創造了一個甜蜜而不失浪漫的童話愛情故事,成為千百年來為人稱頌的一段佳話。

可惜天不假年,宋英宗身體虛弱,只當了四年皇帝就因病離世,給這段愛情傳奇留下了些許遺憾。

二、臨朝聽政穩政局,"女中堯舜"名不虛?

宋英宗去世後,其子宋神宗趙頊即位。神宗重用王安石等改革派人物,大力推行變法改革,雖然增強了國力,但因為改革動作過激、改革執行走樣、部分條款觸犯了地方貴族和百姓的利益,導致官怒民怨,朝廷內部和社會矛盾加劇。


北宋英宗皇后高滔滔:曠世奇戀傳千古,

宋神宗和皇后形象照


尊為太后的高氏身居後宮,雖然反對變法,但並沒有過多幹預朝政。直到神宗病危前5天,才在神宗的默認下臨朝聽政。

當時面臨的局勢是,神宗病危,其弟雍王趙顥頗有政治野心,而神宗之子趙煦年僅十歲,按照

"父死子繼"的立嫡傳統,趙煦繼位順理成章,但宋朝曾有過 "兄終弟及"的先例,部分朝臣們擔心幼帝繼位會繼續出現太后臨朝的局面,雍王趙顥看透了朝臣的這種心理,於是頻繁出入禁中,形勢極為微妙。

一個是自己的孫子,一個是自己的兒子,面對微妙的皇位之爭,高皇后按照神宗死前囑託,最終選擇了長孫趙煦,在宰相王珪等人的支持下,一邊下令嚴禁雍王趙顥等人頻繁進宮探望神宗,一邊秘密請宮人縫製小孩子穿的黃袍。經過周密部署,神宗去世後,哲宗順利即位,很快穩定了政局。

"初,岐、嘉二王日問起居,至是,令毋輒入。又陰敕中人梁惟簡,使其妻制十歲兒一黃袍,懷以來,蓋密為踐阼倉卒備也。"(《宋史》)


北宋英宗皇后高滔滔:曠世奇戀傳千古,

北宋地圖


宋哲宗只有十歲,已尊為太皇太后的高氏臨朝聽政從此開始了長達九年的執政生涯。

高太后是個守舊派,臨朝期間,針對神宗朝因變法改革弊端引發的內部矛盾和社會矛盾,很快起用反對變法的司馬光、蘇轍等人,貶逐蔡確、章惇等變法派骨幹,廢除變法條令,繼續恢復宋英宗時期的政治經濟制度。

高太后雖然思想保守,但執政期間勵精圖治,北宋的政治、經濟、文化仍繁榮發展,保持了國富民安的興盛勢頭,史稱"元祐治世",她也被譽為"女中堯舜"。

但後世對她的評價褒貶不一。由於臨朝期間嚴厲打擊變法派,使得哲宗時期的黨爭愈演愈烈,同時,因為過於專權,對哲宗比較苛刻,致使哲宗耿耿於懷。

公元1093年,61歲的高太后病逝。終於得以親政的宋哲宗,開始對高太后的親信進行全面清算,北宋的黨爭再次進入高潮,為國勢的衰弱埋下了禍根。


北宋英宗皇后高滔滔:曠世奇戀傳千古,

高太后晚年像


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高太后雖然執政風格強硬,但缺乏高超的政治智慧,不善於處理自己和皇帝之間的關係,不能妥善協調新舊黨派之間的矛盾。

三、身歷四朝嚴律己,割地求安留爭議

高太后的執政能力和水平,能否稱得上"女中堯舜",後世爭論還會持續不斷。作為一個身歷四朝,執掌後宮及朝政近30年、權勢地位顯赫一時的皇室女性,她始終堅持嚴於律己、節儉廉政,嚴格約束高氏家族的良好品德,受到後人一致稱讚。

早在做皇后期間,宋英宗就想提拔高氏的弟弟高士林,但被高後婉言謝絕。

宋神宗時,幾次李為高氏家族修建豪華府邸,身為太后的高氏都不接受。最後朝廷賞賜給高家一塊空地,高家自己出錢僱人建造,沒花朝廷一分錢。


北宋英宗皇后高滔滔:曠世奇戀傳千古,

高滔滔從小聰明機靈


宣政使宋用臣被貶逐後,曾託宋神宗乳母進宮傳話,希望得到重新任用。高太后知道她的來意,剛見面就呵斥說:"你來幹什麼?莫非是替用臣等人遊說嗎?你如果想像過去那樣,干擾國家政事,我就殺了你。"乳母嚇得不敢再說。

宋哲宗時,高太后的兩個侄子高公繪、高公紀都應該升為觀察使。但高太后不允許,擔心因為他們是外戚而引起非議。哲宗一再請求,才答應只給他們官升一級,並明確以後再不升遷。"侄公繪、公紀當轉觀察使,力遏之。帝請至再,僅遷一秩,終後之世不敢改。"(《續資治通鑑長編》)

起居舍人邢恕為了巴結高太后,曾代筆寫了一道為高氏家族加封尊號的奏章,讓高太后之侄高公繪呈奏太后。高太后看後知道不是侄子的文筆,就再三追問。高公繪只好承認是邢恕的主意。高太后大怒,不但駁回奏請,還將邢恕貶逐。

高太后以身作則,為朝廷上下樹立了秉公辦事、清廉節儉的典範。史載,她

"臨政九年,朝廷清明,華夏綏定。"(《宋史》)


北宋英宗皇后高滔滔:曠世奇戀傳千古,

西夏經常侵犯北宋


客觀地說,高太后臨朝期間,雖然思想保守、打壓改革派,但她注重減輕百姓負擔,發展經濟,而且勤於理政,秉公辦事,朝廷內政總體平穩。

後世對她非議最多的,是她外交政策的軟弱妥協。當時,西夏頻頻入侵北宋邊境,宋神宗時,通過推行改革,富有國強兵,開拓疆土,曾取得了綏、熙、河、洮、岷、蘭等河西五州。

高太后聽政期間,面對西夏的不斷侵擾,採取棄地休兵、妥協退讓之策,"舉邊砦不毛之地以賜西戎,而宇內復安。"(《宋史》)——將前朝攻佔的土地退還給西夏,以求安定。但即便如此,也難以滿足西夏的胃口,最後賠了土地又費錢,還得花錢買平安。

如果說支持保守派、打壓改革派,只是執政思路、理念的不同,尚可理解;但面對外侵,主動妥協,割地求和,就難免有賣國之嫌了。這也是高太后一生留給後世最大的爭議和罵名。

(參考史料:《宋史》《續資治通鑑長編》)

PAGE

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