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人】新能源汽車成長,路漫漫其修遠

【汽車人】新能源汽車成長,路漫漫其修遠


新能源汽車成長,路漫漫其修遠。政府政策也應當伴隨長路,有可持續性,與時俱進。


文/《汽車人》評論員 趙英


最近,舉國上下繼續抗疫的同時,逐步把精力和目光放到了復工復產上。復工復產期間,中央仍明確表示了對房地產的看法,那就是不能再度把房價炒上天。除房地產之外,最能夠拉動整個工業體系恢復運作,並且帶動消費的產業,非汽車產業莫屬。


正因為如此,近來對汽車產業來說,好消息不斷。先是中央明確了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再延長兩年,接著《經濟參考報》4月23日報道:財政部、稅務總局、工信部等三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於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有關政策的公告》,明確為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促進汽車消費,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對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


【汽車人】新能源汽車成長,路漫漫其修遠


值得注意的是,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是指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


延長補貼時間和免徵購置稅政策疊加,既反應了中央加速恢復汽車產業的決心,也加強了助力汽車產業恢復的政策力道。本來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已不多了,即便延長兩年,對於消費者的刺激力度也相當有限。現在,再加上免徵購置稅的政策,無形中使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競爭力有所提高。


汽車產業已經顯示出恢復態勢,在持續政策支持下,相信汽車產業恢復將有所加速,新能源汽車的市場表現會更好一些。


【汽車人】新能源汽車成長,路漫漫其修遠


但是,筆者想強調的是:


首先,整個汽車產業的恢復,仍有待於抗疫成效的穩固,有待於行政規制的解除。疫情如果得不到緩解,甚至在某些地方出現擴散,人們在小區出不來,再有多少政策也是枉然。從疫情態勢看,現在仍不容樂觀。筆者居住的北京市朝陽區,最近被列為高風險地區,剛剛換髮了實名認證的“第二代出入證”。雖然實際沒有那麼嚴重,但是對人們心理的衝擊,還是有的。在邊境地區,甚至省城(例如,哈爾濱),疫情依然嚴峻。所以,從疫情看,政策要有明顯效果,還要觀察。


【汽車人】新能源汽車成長,路漫漫其修遠


其次,對新能源汽車來說,最要緊的是超大城市的限購政策。剛剛看到的消息是上海放開了4萬張車牌,但是,放開車牌不等於利好新能源轎車。如果是無區別的放開車牌,利好傳統轎車,對整個汽車產業也是利好,對新能源轎車的作用恐怕不大。因為傳統轎車的市場優勢及形成的消費群體就擺在那裡。最近油價超低,對新能源市場競爭更加不利。既往的實踐表明,恰恰是有關地方政府的限購政策,為新能源汽車留出了一塊市場。


再次,此次的減免稅收,明確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包括在內,表達了政府在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上持開放態度。但是否會對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結構產生影響,有待觀察。因為插電混合動力轎車,在市場接受度上,實際要好於純電動車。


第四,相較於政府財政補貼,減免稅收政策比較容易操作,操作起來比較規範,對市場擾動較小,政府也容易下決心。當下經濟形勢下,中央政府財政狀況,今後幾年都不樂觀,再拿出大錢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空間不大。但是,從減免稅收角度,卻可能比較容易持續。減免稅收,是放水養魚。魚沒有長大,甚至沒有魚的情況下,政府也沒有收益。


【汽車人】新能源汽車成長,路漫漫其修遠


新能源汽車的成長,是一個較長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政府應當從減免稅收等視角,考慮有關支持政策。


新能源汽車成長,路漫漫其修遠。政府政策也應當伴隨長路,有可持續性,與時俱進。(文/《汽車人》評論員 趙英,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獨家原創稿件,版權為《汽車人》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