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傳千古,一生為墨客,幾世作茶仙!

悠傳千古

一生為墨客,幾世作茶仙。

說到茶,腦內浮現的可能是中老年人。飾哧,茶可不是中老年人標配。別忘了,好喝的奶茶也是茶文化的一部分哦。說到茶文化,就不得不提到唐代的茶學家陸羽。這位茶學家因創作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名留青史。今天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這位千年前的茶聖吧~

悠傳千古,一生為墨客,幾世作茶仙!

"歲月往矣,恐不知其書"

陸羽三歲遭父母遺棄,被智積禪師收養,在寺廟他能擺脫塵世的困擾,剃度為僧,陸羽卻下定決心要學習孔聖之文,二人爭執不下,智積因此用卑賤的工作考驗他,想要扭轉他的心志。在勞苦中,陸羽依然不忘默誦書籍,看管的人以為他在偷懶鞭打他,他感嘆道: "歲月往矣,恐不知其書",悲泣不能自禁。陸羽逃出佛寺後,智積禪師心生悔意,做出了妥協,但陸羽謝絕了他的好意,一番波折後,陸羽師從鄒夫子,終於得償所願。

悠傳千古,一生為墨客,幾世作茶仙!

"千羨萬羨西江水

陸羽的好友崔國輔擅長五言詩,在他的薰陶和指點,陸羽在詩賦上頗有造詣。在以詩賦取士的唐朝,陸羽本可以參加科舉步入仕途,走上一條普通人欣羨的道路,但他選擇專注於雜學, 《茶經》也因此誕生。對於自己的人生目標,陸羽一向很堅定。

他曾著《六羨歌》懷念智積禪師,這首詩同時也是他人生的寫照: "不羨黃金雲(léi) ,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入臺;幹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陸羽並不嚮往功名利祿的生活,自己的故鄉比黃金白玉、出省入臺更珍貴,由此可見他不慕名利的高潔品格。

悠傳千古,一生為墨客,幾世作茶仙!

淡泊處世,不同庸人蠅營狗苟,會留下一身風清。專注於不媚俗的濟世志向,在收穫了精神的滿足時也能獲得歷史的共鳴

“俗人多忌之"

陸羽自稱自己面容醜陋,有口吃的缺陷,氣量小,性情急躁,但他的人生中卻有眾多的摯友。崔國輔是他的良師益友,曾贈給他自己珍愛的坐騎和書函。名重江南的詩僧皎然與他一見如故,結為忘年之交。顏真卿也引陸羽為座上客,邀請他參與編著《韻海鏡源》 ,更委託陸羽設計建造“三癸亭”,二者的友情成為文化史上動人的篇章。瞭解陸羽的為人後,我們就會理解為何他擁裡,虎狼當道,而不您也", "見人為善,若己有之;見人不善,若己羞之。苦言逆耳,無所迴避,由是俗人多忌之"。

悠傳千古,一生為墨客,幾世作茶仙!

茶人與茶一樣,是有靈性的。茶怕是很俗了,俗不可耐,配不上達官貴人,但凡真正的茶人,大都或隱於山,或隱於市,在寂靜中自娛,在喧鬧中自淨。《茶經》中說,茶者為下,生於亂石為上,生於黃土為下,芽葉卷者為上,芽葉舒者為下。茶如狂羈的隱土,被馴服得體貼了,反而失了本性。陸羽是個茶人。不願生在佳園沃土,只求在苕溪之濱,摘茶、品茶、著茶,遂成茶聖之名。此歌所述,不過是茶人之茶性罷了。

說說你的看法吧~☆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