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西翠蘭茶:千里大別山,百年翡冷翠


嶽西翠蘭茶:千里大別山,百年翡冷翠

嶽西翠蘭茶:千里大別山,百年翡冷翠

“從來佳茗似佳人。”這是酷愛喝茶的蘇東坡在品嚐佳茗後所做的詩。在嶽西不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嶽西翠蘭(綠茶)手工製作技藝可謂是比較特別的了,不僅在於這種技藝的藝術性,更在於由此而形成的獨特茶文化……

嶽西翠蘭茶:千里大別山,百年翡冷翠

有關翠蘭的美麗傳說

作為為數不多的綠茶手工製作技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對嶽西翠蘭其實並不陌生,但讓我們一直有些疑惑的是,作為產於嶽西的一種茶葉,為什麼叫一個花一樣的名字呢?

“首先,當然是因為這裡產茶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秦漢時期。”資深茶學專家、嶽西縣茶葉局原局長錢子華在接受採訪時說,“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作者陸羽在《茶經·八之出》載:淮南,茶出‘光州’、‘義陽郡’、‘舒州’、‘壽州’。嶽西在1936年由舒城、霍山等劃地而建,所在地區為古舒州、壽州接合部。自唐代以來所產的茶葉遐邇聞名,多為貢品。”

據錢子華局長介紹,之所以取名“嶽西翠蘭”,一是因為嶽西產的翠蘭茶是在嶽西縣東北部姚河、頭陀河一帶生產的歷史名茶“小蘭花”的傳統工藝基礎上研製開發而成的,“翠綠鮮活”的品質特徵突出;二是嶽西縣屬大別山腹地,蘭草花漫山遍野。當年張獻忠率部攻佔嶽西后,將這裡命為“蘭花縣”。由於蘭花多,這裡的茶葉自然就浸潤了蘭花的芳香;三是相傳明末清初,在嶽西姚河鄉境內,有一個叫蘭花的姑娘,美麗賢淑、心靈手巧,所炒的茶葉質量特優。某一年,有位徽州茶商慕名攜巨資來此高價專購蘭花炒制的茶葉。由於家貧,懂事的蘭花姑娘為了給家多掙錢,就不分晝夜,拼命採呀、炒呀,結果積勞成疾,英年早逝。當地人為了紀念蘭花姑娘,就將她炒制的茶葉叫“蘭花茶”。也就是今天嶽西翠蘭的前身。

“在嶽西,翠蘭有著許多優美的傳說”。採訪中,我們就聽說了“石佛寺半棵神茶”的故事。

石佛寺位於嶽西包家鄉境內。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南巡,行至吳頭楚尾此地,忽見群山連綿,層巒疊嶂,疑為仙境,驚詫地說:“此山真大別於他山也。”不想此時漢武帝突覺身體不適,胃部脹痛。這下可把官員給急壞了,他們聽說三天門有棵神茶,能治百病。於是派人前去採摘,無奈這棵神茶長在山間的大石縫裡,常人難以採到,於是便請得道高僧前去採摘。漢武帝飲了此茶後,頓感清涼自在,身輕氣順,胃也不痛了,龍顏大悅,便每年請高僧採摘,進貢皇宮。後戰亂,有一老奶奶何氏帶兩個孫子為躲避仇家追殺,千里逃難來到三天門腳下,她遠遠地看見了三個大石頭,便帶兩個孫子藏在大石頭下,並暗暗發誓:要是在此能躲過劫難,定將這三塊大石塑成佛像。何氏還願,三尊石佛因此產生,後因佛建寺,名曰石佛寺。

據說大別山有三棵半神茶,其中一棵半在嶽西縣境內。而石佛寺的便是“半棵神茶”。該茶神奇之處在於:同一株茶,長成截然不同的兩半,一半與周圍茶樹無異,農曆三月初即可採摘,香味一般;另一半迥然不同,端午節前後才發新苗,芽葉尖細,香氣特別濃郁。多年來,不少茶人深入研究,欲解半棵“神茶”之謎,均未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傳說歸傳說,在嶽西,還真發現了樹齡500年以上的古茶樹。這些古茶樹就生產在姚河鄉香爐村的竹山。而他們的主人就是嶽西翠蘭手工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劉會根。

在劉會根的帶領下,我們觀看了二十來棵古茶樹。這些茶樹與我們想象中那種高大的古茶樹大相徑庭,很不起眼,又混跡在成片的茶園裡,不細心翻看根本發現不了。“安農大教授、著名茶學家詹羅九先生在考察後認為,這些古茶樹樹齡在300至500年間,屬於中國的古老茶園。這樣的古茶樹群,在安徽很少見,具有活化石價值。”劉會根說。

嶽西翠蘭茶:千里大別山,百年翡冷翠

手工製茶如同藝術表演

雖然不是製茶季節,我們無法看到嶽西翠蘭手工製作技藝的過程,但筆者的好朋友、嶽西縣黃尾鎮黨委書記舒寒冰長期關注嶽西翠蘭,於是,在他的講述中,我們眼前出現了這樣一幅手工製茶的優美畫面——

一排長長的灶臺下,燒著紅紅的炭火,被擦得青裡透白的小鐵鍋一溜排開。身著潔白工作服的師傅們,在小鐵鍋前站成一線,左手撐著後腰,身體前傾,右手半懸在鍋內感應著溫度。終於等到第一把鮮葉下鍋。只見師傅們左手靠在背後,右手食指、中指、大拇指夾一小撮茶草——不用稱,剛好一兩——像天女散花般,均勻地灑在鐵鍋裡。“刷,刷,刷……”粗糙的雙手靈巧地穿梭在滾燙的大鍋間。隨著手臂優雅地伸縮舞動,五指或並、或散、或緊、或松、或抓、或撒、或抄、或壓,章法嚴謹,不疾不徐。嫩小翠綠的鮮葉,在鍋裡跳動,發出細小而清脆的聲音,逼人的清香從中飄出……

這樣的手工製作技藝不就如同藝術表演嗎?我們想,如果當時在一旁觀看的話,一定忍不住情不自禁地模仿起來。

“手法決定形狀,時間決定香氣。不同大小的鮮葉,殺青的溫度、火候、時長、手法各不相同,要想做到恰到好處,只能靠經驗與手感。”在舒寒冰的文字中,嶽西翠蘭非遺傳承人劉會根的那雙手就是“神來之手”。

據舒寒冰介紹,嶽西翠蘭手工製作技藝有8道程序:採摘、攤涼、殺青、整形、攤涼、毛火、攤涼、足火。剛收回的鮮葉,分出大小、等級,攤放4至6小時,讓鮮葉的水分進一步散發;殺青後的茶葉轉入熱鍋整形,通過殺青和整形兩道環節後,茶葉已達到七成幹;然後是攤涼,讓茶葉的水分和青草氣進一步散發。完全冷卻後,再毛火烘乾。在紅炭火上架上竹編的烘罩,烘罩上再放一層薄如蟬翼的桑皮紙。把整形、攤涼後的茶葉用很柔軟的紙盛著,兩手捏緊紙邊,有節奏地輕輕篩動,使茶葉均勻地落在烘罩裡的桑皮紙上進行烘焙。再將茶葉攤放至完全冷卻,再足火提香至十成幹。“只有這8道程序的每一個細節都完美了,新茶才能出來。然後燒水,潔杯,泡上一杯在手,氤氳香氣裡,飲者醉了,製作者也醉了……”

嶽西翠蘭茶:千里大別山,百年翡冷翠

豐富多彩的茶文化

說到嶽西翠蘭,就不得不說到去年的一個重要發現——千年茶場羅源場位於嶽西縣。

榷茶制度是中國自唐宋以來實行的一種茶葉專賣制度,六榷貨務十三山場系北宋最先設立的專事東南榷茶的機構,其中十三山場指淮南蘄州的王祺、石橋、洗馬,黃州的麻城,廬州的王同,舒州的太湖、羅源等。宋以來的史書、典籍對羅源場多有記載。但隨著時間的流逝,茶業界、文史界對羅源場所在地具體位置無人知悉。茶葉專家錢子華、文史專家汪同元經數年艱辛考證,終於發現六榷貨務十三山場之一的羅源場所在地在今安徽省嶽西縣溫泉鎮資福村。

因為茶葉在嶽西有著悠久的歷史,所以,在嶽西就有了豐富多彩的茶文化。“平生於物原無取,消受山中茶一杯”,嶽西人喜愛茶,生活中離不開茶。這是我們最大的感受。

除一般的客人來了敬茶,立夏、中秋等節日要飲茶外,茶在嶽西還被運用到多個領域,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

例如,以茶睹書,看書時把一杯茶放在旁邊,結果是茶香,書也香;以茶助畫,真是“啜罷神清淡無寢,塵囂身世使雲霞”;以茶助棋弈,更是“入夜茶甌苦上眉,眼花推落石床棋”……茶還在青年男女交往中充當“月老”,小夥子常把茶當作談情說愛的代名詞,嶽西山歌有詞:“小姐子,葉底花,無事出來吃盞茶”,姑娘也把茶作為感情交流的紐帶,常唱:“山泉溪旁是我家,郎若閒時來吃茶”。

“如此種種,流傳嶽西民間的茶歌、茶舞、茶戲、茶詩,極為豐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嶽西高腔《採茶記》,就是一曲專門反映嶽西茶事的傳統劇目。”汪同元說。

因為茶葉,在嶽西還有了遠古的遺存——茶亭。“十里有盧,三十里有宿”,嶽西多古道,處處高山,處處陡嶺。行人在嶺上行走,汗流浹背口乾舌燥。於是便有了茶亭,便於人們歇息、喝茶。錢子華局長告訴我們,嶽西境內古道沿線有茶亭幾十座,雖然現在這些茶亭大多已只有遺存。在錢局長的帶領下,我們觀看了塔兒嶺茶亭、西水嶺茶亭等幾處遺存。小心地坐在茶亭的凳子上,我們的耳邊響起了那些優美的詩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仙山靈雨行雲溼,洗遍香肌粉末勻。明日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陵春。要知玉雪心腸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戲作小詩君莫笑,從來佳茗似佳人。”這是酷愛喝茶的蘇東坡品嚐佳茗後所做的詩,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嶽西翠蘭,讓我們對這首詩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嶽西翠蘭茶:千里大別山,百年翡冷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