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鍊》之二:她在十年的歲月磨練中超越了自我

續上期的《項鍊》之一書評

01 明知“山中有險”,也要向“虎山行”。即便再難再險,瑪蒂爾德太太也要為自已的過失買單,嬌美的外表下有顆勇於擔當的品質。

瑪蒂爾德太太與丈夫決定訂購一條相同款式、價值3.6萬法郎的鑽石項鍊還給羅瓦賽爾太太。然而,即便丈夫拿出父親遺留給他的1.8萬法郎,仍有一半的缺口,這對於工薪階層的小職員家庭來講是筆鉅款。

瑪蒂爾德太太怎麼也想不到一夜的風光,要她犧牲十年的青春去償還欠下的鉅額債款。可即便明知是高利貸利滾利的高額借貸,會葬送他們下半輩子的生活,他們仍鋌而走險,將3.6萬法郎湊齊,買回新的鑽石項鍊還給羅瓦賽爾太太。

書中寫到:“他於是借起錢來,跟這個人借1000法郎,跟那個人借500,這兒借5個路易,那兒借3個,他簽下不少借約,應承了不少足以敗家的條件,而且和高利貸者以及種種放債圖利的人打交道。他葬送了他整個下半輩子的生活,不管能否償還,他就冒險亂籤借據。他既害怕未來的憂患,又怕即將壓在身上的極端貧困,也怕各種物質缺乏和各種精神痛苦的遠景,他就這樣滿心懷著恐懼把3.6萬法郎放到好個商人的櫃檯上,取來了那串新的項鍊。”

《項鍊》之二:她在十年的歲月磨練中超越了自我

02 生活再太難,也要堅強地挺住。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原本衣食無憂的生活,突然揹負鉅債,日子變得無比艱辛。然而,她的蔥蔥玉指既能讓曾經的生活活色生香,也能死扛重擔,負重前往。

小說這樣描寫:“家裡的笨重活,廚房裡的膩人工作她都嚐到了箇中的滋味,碗碟鍋盆都得自已洗刷,在油膩的盆上和鍋子底兒上她磨壞了她那玫瑰色的手指甲。髒衣服、襯衫、抹布也都得自已洗了晾在一根繩上。每天早上她必須把垃圾搬到街上,並且把水提到樓上,每上一層樓都要停一停喘喘氣。她穿得和一個平常百姓女人一樣,手裡挎著籃子上水果店,上雜貨店,上豬肉店,對價錢是百般爭論,一個銅子一個銅子地保護她那一點可憐的錢,這就難免捱罵。”

《項鍊》之二:她在十年的歲月磨練中超越了自我

莫泊桑讓瑪蒂爾德太太的現實慘狀與原先的幻想生活做了殘酷對比,讓讀者看到瑪蒂爾德太太的生活質量猶如過山車般突然急速下滑,讓人心唏噓不已。與其說她變得現實,不如說艱苦的生活迫使她變得無比堅強與吃苦耐勞。

人生道路漫長,不可能永遠風平浪靜,難免會遇上大風大浪,你得有扛住風浪的勇氣和能力。

《項鍊》之二:她在十年的歲月磨練中超越了自我


根據亦舒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女主人公羅子君人設堪稱人生逆轉的成功勵志典範。貌美如花的羅子君大學畢業後步入婚姻,開始了安心在家相夫教子的生活,丈夫事業有成、收入不菲,兒子聰明可愛。她原本以為這樣幸福美滿的家庭可以歲月靜好下去,然而,在她36歲尷尬年紀,丈夫卻出軌了,“負心男”要與她離婚,這讓一直在家養尊處優的羅子君,人生一下跌入低谷。

她已十多年未踏足社會工作,又是尷尬年齡,出來應聘自然是處處碰壁。不幸的生活可以摧毀一個人的幸福,也可以讓她在磨練中變得堅強與自信。在好友的幫助下羅子君開始從怨婦、破罐子破摔中覺醒,明白了妥協、哀求不僅喚不回“負心男”,還會丟了尊嚴、招來嫌棄,唯有勇敢地面對現實才能自救。

泰戈爾曾說過:“你今天受的苦,吃的虧,擔的責,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後都會變成光照亮你的路。”羅子君開始在好友的幫助下,從人生的低谷慢慢爬起,最後從一無所長的家庭主婦變成職場精英,並收穫了愛情,來了個漂亮人生逆轉。

然而,每一步成功的背後是常人看不見的心酸、努力與堅韌。

羅子君曾經愛在朋友圈炫富、秀幸福,落難後當起鞋店店員,當遇上刻薄的大學女同學故意奚落時,她不僅拋去了毫無價值的虛榮心,還贏得了驕人業績,將店裡一年也賣不出兩雙的近萬元的鞋,成功地賣給了同學。

遇上前夫帶著新娶的老婆、破壞自已婚姻的小三凌琳,前來店裡買鞋,面對小三故意秀恩愛,是怒罵洩憤還是這個月的業績衝冠?當生活將你逼到死角,唯有打碎牙往下嚥的堅強才能有活下去的希望。她立刻冷靜下來,笑臉相迎,以招待貴賓式的專業服務給小三試鞋,又成功地售出兩雙價格不菲的鞋,業績再次衝冠。

當了市場調研員的羅子君從頭開始學起,百倍努力地工作,最後終於成為職場精英。劇中賀涵曾給羅子君忠告:

“路要自已一步步走,苦要自已一口口吃,抽筋扒皮才能脫胎換骨。”瑪蒂爾德夢太太的苦一口一口吃了十年,經歷了“抽筋扒皮”的痛苦後,終於還清全部借債,包括高利貸利息。十九世紀的法國,仍是男權社會,女性再有才華出眾,也不可能有施展的機會。所以,瑪蒂爾德夢太太即便受過教會女子學校的良好教育,也不可能有羅子君那樣好運的職場機會,瑪蒂爾德夢太太的後半生只能用誠實的雙手,辛苦地做著粗活、重活,努力地積攢每一個銅板。

《項鍊》之二:她在十年的歲月磨練中超越了自我


十年的艱辛勞作讓她變得堅強,有敢於面對困難的勇氣,具備償還債務的能力。瑪蒂爾德夢太太十年後容顏已變,再也找不到嬌好的面容、婀娜多姿的身材、優雅的舉止,然而誠實守信、吃苦耐勞的可貴品質讓她活得更加自信與坦然。

如果小說到此結束,也不失一篇佳作,可莫泊桑不愧是文學巨匠,他又安排了一次“突然”,故事的結尾讓人唏噓不已,感慨萬千。風韻貽盡、面目全非的瑪蒂爾德夢太太與曾經借給“鑽石項鍊”的羅瓦賽爾太太在公園邂逅,當瑪蒂爾德夢太太向好友道出這十年的艱辛曲折都源於那條項鍊後,羅瓦賽爾太太驚訝不已地告訴她:“哎喲!我的可憐的瑪蒂爾德!我那串是假的呀,頂多也就值上500法郎!……”故事嘎然而止,留下一片空白,給讀者無限震懾。

《項鍊》之二:她在十年的歲月磨練中超越了自我


瑪蒂爾德太太借來的假鑽石項鍊丟失,意味與曾經衣食無憂的日子告別,殘酷的生活已不允許她充滿各種幻想。含辛茹苦的十年償債,讓她變得更加真實與堅強,猶如那條真的鑽石項鍊,經得起歲月磨練,而她也在十年的歲月磨練中超越了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