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C預測:中國補貼減少對鐵路運輸最壞的影響……

近日,1922年成立於巴黎的國際鐵路聯盟(UIC)在其歐亞走廊發展研究中表明:中國對於中歐鐵路運輸的補貼減少,將會對運輸交通流產生巨大影響——

“中國鐵路運輸補貼從50%減少到20%,這將會成為影響亞歐鐵路運輸系統持續發展的主要壓力。報告指出,這也將會帶來交通流量的重新分配,市場重塑和新服務的湧現。”

UIC與位於莫斯科和巴黎的基礎設施經濟中心IEC(Infrastructure Economic Centre)諮詢公司共同提交了一份報告,分析了從最近幾年,直到2030年,亞歐鐵路運輸的近況、發展與挑戰。

UIC預測:中國補貼減少對鐵路運輸最壞的影響……

(來源:uic.org)


補貼影響

該報告分析了鐵路運輸需求在中國補貼、流程數字化、跨境發展與運輸速度等相關因素影響之下的彈性變化。建模結果顯示,對於軌道交通來說,相較於速度,價格是一個更加敏感的因素。

減少補貼可能會對貨運流量產生巨大影響。經過哈薩克斯坦的南部航線可能會是最先受影響的航線,具體表現在運輸量會下降。這是由於目前為止,大部分的貨物運輸都嚴重依賴於國家補貼。

UIC預測:中國補貼減少對鐵路運輸最壞的影響……

(來源:uic.org)

在中國補貼減少和主要過境點流量重新分配後的預計運輸量

而往後,一部分國家補貼會傾斜在海運上。只有一些特殊產品例外,比如對運輸時間有嚴格要求的或需要特定運輸條件的商品(例如食品、機械產品、化學藥品等)。


市場重塑

報告指出,對於市場參與者來說,通過哈薩克斯坦線路運輸量可能會縮水。與海運相比,鐵路運輸本已處於價格劣勢,新的附加服務(例如電子服務)或許可以抵消這一價格劣勢。

同時,與企業和政府之間更加緊密的合作,是大勢所趨。“如同研究顯示,顧客對於多式聯運的需求很高,貨運量物流量向海運傾斜,可能會一定程度上刺激多式聯運的實現。


預判顯示

中國對中歐班列補貼的變化所可能帶來連鎖反應的分析與研究,已經受到國際上的高度重視。許多調研分析了悲觀和樂觀兩種情況下,未來鐵路的發展。

UIC預測:中國補貼減少對鐵路運輸最壞的影響……

(logisticsmarketingnews.com)

普遍認為,同新冠病毒一樣,補貼下降,是對目前中歐班列不利的情況。報告預測,在最不利的情況下,減少補貼會導致在2030年鐵路運輸量將少於45萬標準箱。

但是,樂觀的因素在於數字化發展、基礎設施改善和政府的其他面向鐵路運輸的支持措施,樂觀的估計是在2030年鐵路運輸量將超過200萬標準箱。

無論如何,國際鐵路聯盟(UIC)綜合評估,2030年鐵路運輸量不會低於87.2萬標準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