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書用“私家無人機”宣傳抗疫不漏一人

村支書用“私家無人機”宣傳抗疫不漏一人

“守好一寸平安,是我們的本分”

寂靜的山村上空又響起了:鄉親們……戴口罩、勤洗手、不信謠、不傳謠……循聲望去,天空上方綁著喇叭的無人機下,一面小紅旗臘臘生風,宛如紅色的鼠標在黃坑村上空移動,抖落下一句句警示安民的客家鄉音。村民們知道,這是他們的村書記王鈞明在遙控著無人機宣傳抗疫防疫知識了。整個疫情防控時期,王鈞明帶領村兩委幹部放棄了休假,以高度的責任心,堅持在崗在位,勇於擔當,用實際行動展現了新時代農村基層黨員幹部的風采。

村支書用“私家無人機”宣傳抗疫不漏一人


鑑於松源鎮地處粵閩兩省邊界的地理位置,歷來商貿活動較為繁榮,往來人員比較複雜。黃坑村又恰恰是梅縣與蕉嶺的結合部,兩縣村與村之間鄉民不分彼此。加上黃坑村雖只有一千多人口,可大多都居住梅城、圩鎮,或是外出經商、務工,留村常住人口稀少,每當節假日尤其是過春節之際,家家戶戶都熱鬧非凡門庭若市。在遭遇抗"疫"的緊要關頭,眾多返村過年的鄉親給村兩委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怎麼辦?

王鈞明按上級會議通知,迅速召集村兩委幹部研究部署防控措施,全村上下迅速進入臨戰狀態。即時在村微信群發佈信息,宣傳防疫抗疫相關政策、注意事項、衛生常識等;安排村幹部們在全村顯眼之地張貼宣傳《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健康教育核心信息》;村幹部分工負責,分片排查,不漏一戶、不漏一人,重點摸查武漢及湖北返鄉人員信息,電話詢問後逐一上門核實,登記備案迅速上報;第一時間帶領村幹部設卡值守村內交叉路口,外來人員逢入必查,逢人必檢,嚴防死守。

村支書用“私家無人機”宣傳抗疫不漏一人


一時間,村裡各個路口橫幅拉上了,老村址的大喇叭響起了,隨處可見都是宣傳警示標語。王鈞明自身就是一輛便捷的流動宣傳車,每天他都騎著摩托車,車上綁著自配的小喇叭,從村頭到村尾,所到之處喇叭聲聲,人到車到宣傳到。分發致居民朋友的一封信,人手一份。還拿出自己的無人機飛上天空播放客家話版的防疫宣傳音頻,錄視頻發村群,天上地下,線上線下,紙質非紙質,採取他能想到能做到的一切手段進行宣傳。

村支書用“私家無人機”宣傳抗疫不漏一人


在黃坑村的犄角旮旯裡有一個極為偏僻的蛟峰自然村,這是一個山高路陡彎多幾乎不為外人所知的山村,那裡還剩有一戶人家,只有一個80多歲的五保戶老人鄭炳安。這個容易被人遺忘的角落,卻時刻放在王鈞明的心上,平時有空就會帶些生活物資去探望這位孤寡老人。時至春節正趕上疫情,王鈞明和村幹部鄭偉泉專程騎摩托車到離村址8公里遠的蛟峰自然村去慰問去宣傳,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村支書用“私家無人機”宣傳抗疫不漏一人

有誰知道,忙碌的村書記王鈞明,整個春節都顧不上在家裡為父母妻兒女們做一頓飯菜,卻主動做起了設卡檢查站的"大廚",忙裡忙外有條不紊,一到點就回村址燒火煮飯,讓時刻蹲守檢查崗位的同事們吃上熱騰騰的午餐。雖然心裡對家人終有一份愧疚,但是父母妻兒女的理解就是他最大的安慰,正是因為有他們,才是他內心強大的支撐,他才得以在非常時刻義無反顧。

大年三十格外冷清,王鈞明收拾好手頭的工作,踏出黨群服務中心大門,夜色中萬籟俱寂,村道上早已是燈火林立,這正是家家戶戶團圓之時,他知道父母和妻子早已準備好年夜飯,一家老小就盼著他儘早回來。他鎖上大門,發動了摩托車,又在村道上繞了一週,才頂著寒風向溫暖的家疾馳……

村支書用“私家無人機”宣傳抗疫不漏一人


料峭春寒,冷雨溼衣,王鈞明與鎮駐村幹部帶領村幹部兵分兩路,挨家挨戶問候鄉親,送來最新的政府公告。顧不上喝口熱茶吃一塊年糕,撐著雨傘又趕往下一家去了。鞋襪溼透了如履寒冰,亦無暇回去對換,偶爾能借來電吹風機就如獲珍寶,吹一吹又再前行。在王鈞明的帶領下,村幹部們不辭勞苦,鄉親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頭,不善表達感激之言的鄉親,紛紛送來甘蔗、餅乾、桔子等。元宵節這天,鄉親們還給值班人員送來了暖心的湯圓。鄉賢黨員王其坤同志更是熱心捐款5000元,用作防疫值班人員的餐費及開支等。村幹部的無私奉獻,鄉親們的溫暖關懷,樁樁件件,點點滴滴,構成了一幅"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美麗畫卷。

節後返程高峰到來,有不少鄉親蠢蠢欲動,急欲回到工作崗位,王鈞明和村幹部及時安撫,叮囑大家要顧全大局,嚴格遵守各地政府的科學安排,還及時通過鎮裡訂購了500個防護口罩,免費送到返程鄉親的手裡。真情換來村民們的理解,積極配合村黨支部,安定有序地規劃行程。

村支書用“私家無人機”宣傳抗疫不漏一人


目前已到了抗疫阻擊的關鍵時刻,王鈞明更加提高警惕,各項防控措施毫不鬆懈,繼續摸查各家各戶人員流動情況,併購置了一批消毒粉,組織村幹部、鄉親們在村道、屋角、排汙管溝及公共場所進行清理消毒。

村民們說:歡度春節平安無事,有村支書和村兩委幹部的功勞。王鈞明靦腆地說:每個村幹部、村支書都是這樣做的。守好村莊,一村平安,是我們的本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