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機構教師工作總結

距離上一次進行工作覆盤,已經過去很久了,上一篇帖子主要瑣碎的記錄了工作中的見聞感受,今天主要對前面的工作做一個整體的覆盤。審視一下畢業一年半以來,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成長。

一、工作總結

第一個版塊談一談工作上的體會,上一篇帖子是2019年2月,在此之前的一年算是職場的適應和過渡期,回過頭來看,主要的工作也就是完成常規的教學工作以及頻繁的參與部門的運營招生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加了很多班、受了很多累,成長的也算是比較快。感謝帶我入門的數學老師,給予了我很多幫助。感謝部門主管,拉著我做了很多運營商的工作,雖然她的出發點是把我當做苦力來使用,但是通過參加這些活動,自己協調事務和人員的能力、溝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19年伊始,開始承擔培訓新老師的工作,在接收這個工作的時間點,我對自己的教學並不自信,特別是初二的數學課,有些時候是惴惴不安的。

開始承擔這個工作之後,其實自己的收穫還是蠻大的,可能一開始並不知道怎麼做,但是,一旦接收了這個工作,就會想怎麼去做好,自己會不斷的想辦法,尋求幫助,觀察別人,審視自己。

在這之間,有去當地的一所本科院校應聘專職教師,可最終事與願違,沒有成功,沒有辦法假設,如果得償所願去了大學任教會怎麼樣,課後後續還會念博士,人生軌跡從此改變。到了5月初,公司發生了較大的人事變動,上到主管,下到小組員工,離職了很大,我突然之前成了數學項目組,最資深的員工,順理成章被安排成了數學學科組長的工作,同時承接了中考尖子班的代課老師。吃飯不是等菜齊了在上桌,人生也是一樣,雖然承擔了很大壓力、未知的迷茫,工作依然要進行下去。從6月份的開始,暑假班拉開大幕,教研、新師招聘、培訓的工作鋪天蓋地。在這個過程中,和新主管的磨合,完成上級領導的每週部門任務,帶領小組內部的老師開展工作,自己加強學習展開初三課程的教研,在這個過程中面臨了很多艱辛,特別是在本小組老師成長較慢的前提下,自己承擔了很多學科工作,這個環節,沒有人能夠明白。

在教學環節,承擔了3個年級、6種班型的教學工作,因為沒有經驗教師的指導,自己開始加強自身學習,同時也多了自由發揮的空間,開始摸索初一尖子生的教學工作,初二幾何課程體系的完善、初二幾何課程體系和框架的梳理,現在需要把這兩個年級自己的體會進行整理和提煉。初三的教學,在摸索中前進,在和學生不斷的磨合。希望即將到來的寒假課程能夠有聲有色的進行。

二、教學能力

在第一個版塊提到了,在教學的第二個年頭,其實對於教學,能夠開始有個人的一些思考,例如初一尖子生課程體系的設置、教學內容的晚上,初二幾何把版塊專題的總結、學生幾何思維能力的培養,這一塊兒其實還是挺難的一個工作。在整個的工作過程當中,也思考了不同學段、不同層次的孩子,進行補習的訴求。在9月第,利用員工旅遊的機會考取了家庭教育指導師證書,開始思考,如何和初中生家長溝通、談家庭教育、如何引導孩子學習習慣培養、學習心理的塑造、學習目標的樹立。當然,這是很漫長的一個過程,還需要在後續的教學過程中不斷的總結實踐。

總結上面的幾點,在後續的工作過程中,還需要在下面的部分努力。一是,繼續精進教學,把現有的內容整理成冊,形成留存(包括個人手寫教案、試卷電子化、專題資料\)。二是:在初三的備考環節,不斷的學習、充電,自己在這一塊二,目前很欠缺。第三是:繼續深入圍繞搭建學科產品體系,新課班級、長期專題班、短期備考班、月考衝刺班、核心能力提高班的學科產品和課程設置。第四:學習教學理論,如同課異構、有效的課堂糾錯、創新課堂等。第五:搭建科技課堂,如幾何畫板、線上微課等

三、職場核心素養和個人思維能力培養

在兩年工作中,特別是承擔了學習組長之後,在面試、帶小組、跨部門合作、運營層面業務開展的過程中,對如何面對職場有一些簡單的思考。在一個人的職業發展中,職業規劃、個人核心能力、職場軟實力缺一不可。在這裡,職場軟實力也是個人能力的一部人。“人在變,事在變,修內功,借外力”這會是我今後一段時間思考的方向。

第一:每個人或許很難有清晰的職業規劃、生活規劃,路都是走出來的。但是,任何時候都要時刻以培養個人能力、核心競爭力為目標。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移動互聯網、5G、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的發展,唯一的不變的就是變化。對於教師這個職業而言,線上教育的衝擊、新一代家長對教育的高要求、新一代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新問題等等都是教育工作者這一特殊群體所必須面臨的問題。我們必須要、一定要,不斷的精進教學技能,廣泛涉獵,不斷學習,不斷提升以應對新形勢下的教育工作。另一層面,教師工作的替代性其實也很強,主要是同行替代和線上教育,人們對名師、優秀教師的訴求,從這個角度來分析,必須努力提升自己。

第二:培養自己的職場素質,職場不同於學校、家庭和社會,是當今絕大多數成年人每天要面臨的環境,如何很好的適應這個環境,掙錢和自我提升兩不誤,是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

首先是職場基本禮儀,郵件的使用、遇到事情找對人、、合理的制定工作計劃、合理的分配任務、正確的彙報工作、事事有回應等等。其次是避免陷入只要工作沒有思考,只要簡單工作沒有成長的怪圈,要時刻跳出來審視自己。

第三,職場思維培養,知乎、頭條高贊問題,那些厲害的人是怎麼思考問題的。底層思維、閉環思維、客戶導向思維等等,多去思考這些,有注意快速的提升,畢竟意識先行。

第四,工具的使用,在現在的工作中,工具的使用直接決定了工作效率,曾經作為一個互聯網人,在這一塊兒很有發言權。目前,在小城市的氛圍中,在繁瑣的個人事務中,很少有經歷去琢磨這些。後期抽時間,總結出來,例如,線上協同辦公、微信群自動接龍、學科方面組試卷網站的使用、Excel進階等等。

第三:跳出舒適區,做斜槓青年(副業剛需)。在今年,嘗試了輔導君線上授課,但這和傳統的線下授課沒有什麼區別,甚至都不如線上傳統教學。接下來,努力去嘗試線上直播平臺、自媒體(頭條號、公眾號),擴大個人影響力。積極開展線下上門輔導,開始嘗試,自開補習班,解決生計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