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之後,婆婆為了讓孩子不想媽媽,總是跟孩子說媽媽壞,怎麼辦?

馮十五a


我認為應該從兩方面去看待解決這個問題:

第一,婆婆怎麼說是她的事,你管不了,莫去做無謂的辯解,甚至起不必要的糾紛。



嘴巴長在別人身上,怎麼說是她的自由,本來離了婚,婆婆、老公這些一般都不會記得你的好了,不管你是怎麼樣的人,在她們眼裡都是不好的人,出於記恨,會向孩子灌輸這種思想,這種行為雖然卑劣,但你沒有辦法去幹涉,也只能是乾著急。



第二,用你的行動向孩子表達愛。

雖然是乾著急,但也不代表你沒有辦法,孩子畢竟是你十月懷胎生的,是你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血脈親情誰也無法給你抹掉。

同時,你也要多花一些時間和精力陪伴孩子、教育孩子,尤其是在孩子思想認識還處於懵懂的期間,用你的行動去告訴孩子你是什麼樣的人,去告訴孩子你到底有多麼地愛他。



這樣,儘管孩子的思想認識會受到婆婆、老公等的不良影響,但你在他生命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孩子長大了,能分辨是非了,我相信孩子會念你的好,會深深地愛你這個媽媽的。


談情的玲


我覺得,這種教育方式不可取,老人可能沒有多少文化,在教育孩子方面,在方式方法上不講究科學,思想上還存在狹隘的偏見,離婚了,就覺得全是兒媳婦的不是,甚至在孩子面前說媽媽的一些壞話,讓孩子在心理上疏遠自己的母親。

其實,大家都知道兩個人離婚,不是單方面的原因,導致關係破裂的因素也有很多,會給整個家庭帶來很大的傷害,特別是對孩子的心靈,會造成特別大的創傷。作為孩子的父母,儘管夫妻關係已經結束,但對孩子卻永遠有一份責任,一定要盡最大可能減少對孩子的傷害,讓他能感受到父母親對他完整的愛。

做奶奶的也應該有這份肚量,畢竟為了自己的孫子著想,應該心胸開闊一些,讓孩子根據自己的意願,接納媽媽的愛,在媽媽那裡得到應有的安慰,即使奶奶對他再疼愛也不能代替孩子的母愛,只有這樣才能讓他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開朗的性格和與人為善的胸懷。

孩子的父親,也要以孩子的教育為重,平時多關心孩子,教育自己的老人,在這一問題上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要有狹隘的思想,應該多創造機會讓孩子與媽媽見面,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長大後他也能逐漸理解父親母親,不會因此記恨自己的父母,性格上也會陽光健康。

總之,夫妻離婚後,孩子最可憐,協商好孩子的撫養問題,儘可能讓孩子在愛的呵護中健康成長。


如月色般美好


謝了!操這心幹啥,奶奶這樣說很正常,難道要告訴他媽媽如何好?可能嗎?孩子小沒有分辯能力,你大可不必為這事耿耿於懷,離婚不是一個人的事。待孩子大了懂事瞭如果有機會你可以如實告訴他當年父母離婚的原因,除了他奶奶的片面之詞肯定還有其他人會告訴他的,他會根據自己的判斷決定對誰親對誰恨。如果你沒有過錯孩子當然會原諒你同情你,繼爾對你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