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段曉東:歷時十五載,建成全球最大的IPv6網絡

2019年,中國移動牽頭的“移動互聯網IPv6技術攻關及規模應用”項目榮獲“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獲獎之時恰逢歐洲網絡信息中心宣佈IPv4地址池耗盡,凸顯了該項目的前瞻性和重大戰略意義。

中國移動段曉東:歷時十五載,建成全球最大的IPv6網絡


日前,該項目負責人之一,中央企業勞動模範、“國家百千萬人才計劃”專家,中國移動研究院網絡與IT技術研究所所長段曉東接受專訪表示:“中國移動IPv6項目團隊經過十餘年執著而持續地技術攻關,突破了移動互聯網IPv6端到端部署的問題,實現IPv6和LTE的同步發展並在全網規模商用,實現了IPv6‘3G起步,4G同步,5G內生’,IPv6也已成為5G網絡的基本能力。”

中國移動段曉東:歷時十五載,建成全球最大的IPv6網絡


十數年磨一劍

有羈絆有牽引有堅持

隨著移動通信的發展,移動互聯網已經成為互聯網的主要載體,IPv4地址枯竭問題嚴重製約我國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IPv6以其巨大的地址空間,有力支撐起人工智能、物聯網、移動互聯網、5G等前沿技術的發展,普遍被認為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IPv6間接帶來很多新特性,如簡化網絡結構、提高網絡性能等,並且催生了SRv6等新技術,為互聯網技術創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段曉東介紹,中國移動在2001年開始技術儲備和人才培養;2003年開始陸續承擔和參與多項國家CNGI項目;2010年進行現網試點與產業推動工作;2013年推進IPv6規模部署,LTE網絡建設同步引入IPv6;2014年實現LTE終端產業突破,支持IPv6的LTE終端開始規模量產;2016年發展了3000萬IPv6單棧VoLTE用戶;到2018年底正式全面開放IPv6業務訪問。中國移動不遺餘力推進IPv6,對於建設網絡強國,加速我國信息化進程,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項目開展之初,移動互聯網向IPv6演進存在著巨大挑戰:一是缺乏全面的IPv6過渡綱領和技術標準;二是從終端、網絡到應用的端到端產業不健全;三是產業鏈各方對IPv6信心不足,支持也比較差。移動網絡換代一般以10年為週期,一旦錯過4G網絡對IPv6的支持,將導致未來數年難以規模應用。

因此,段曉東提出:“要確保第4代移動通信與IPv6同步發展,不要錯失彼此的發展契機。在此過程中,特別感謝鄔賀銓院士、吳建平院士等有著遠見卓識的互聯網界前輩們,他們在組織IPv6研究試驗、推進產業發展、推動國家政策制定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同時也要感謝中國移動集團公司領導,對IPv6項目予以了無條件支持,在LTE、VoLTE等關鍵節點果斷拍板採用IPv6。各方的努力推動為IPv6與移動互聯網同步發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

歷經2G/3G的醞釀和起步,4G網絡成為IPv6最好的時機:如果IPv6錯失4G,其發展歷程要延緩10年以上;如果4G錯失IPv6,4G網絡的地址需求將無法解決。“所以我認為,4G網絡建設必須以此為契機,確保兩大技術的同步發展。”中國移動經過長達15年的努力,成功地完成了這項歷史使命:幾乎所有4G終端、網絡和芯片均支持IPv6,4G用戶成為中國商用IPv6最主要的來源之一,真正開啟IPv6時代。

中國移動在IPv6方面取得成功的主要突破口是抓住了移動互聯網的契機,藉助移動互聯網來推動IPv6,既能夠解決IPv6自身的發展問題,也能夠解決移動網絡地址需求量大的問題。

在這長達15年的研發攻關週期中,中國移動始終咬緊牙關,抓住關鍵環節予以突破,集團上下高度重視,對整個項目給予無條件支持,在LTE、VoLTE等關鍵節點決策採用IPv6。

多措並舉 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

IPv6雙棧和單棧網絡

中國移動IPv6項目抓住十年一代的移動網絡發展機遇,結合中國移動巨大的網絡和用戶規模,拉動終端和網絡產業鏈,實現了IPv6和4G網絡同步發展。

在標準方面,移動互聯網支持IPv6的相關標準在起步階段是空白的。中國移動積極促成3GPP和IETF就IPv6舉行聯合峰會,推動完善IPv6標準體系,牽頭制定移動網絡IPv6過渡國際標準,實現了我國在下一代互聯網的自主創新突破。

在網絡改造方面,對全網240萬基站,1萬多臺承載網和核心網設備進行了全面的IPv6改造,目前LTE網絡、固定寬帶網絡均已實現IPv6全覆蓋,為具備IPv6能力的用戶分配IPv6地址;完成互聯網骨幹直聯點IPv6升級改造,全部互聯帶寬均支持IPv6,目前國際出口帶寬達到50Gbps,與其他運營商的總互聯帶寬超過2300Gbps。

在基礎設施和應用方面,中國移動的192個IDC、1100多個CDN節點以及以及37個移動雲產品全部完成改造。同時完成全部在用的216個集團及下屬省級公司門戶網站、網上營業廳等網站,以及包括咪咕視頻、139郵箱、中國移動客戶端等在內的全部58個集團及下屬省級公司自營APP的IPv6改造;此外,該項目的合作方騰訊公司旗下的騰訊視頻、騰訊新聞、QQ瀏覽器等應用也已支持IPv6,切實促進了IPv6流量提升,IPv6應用爆發期正在到來。

在用戶方面,截至目前中國移動已經為超7億用戶實際分配IPv6地址,建成全球最大用戶規模的雙棧4G網絡;同時推動4G話音業務VoLTE使用IPv6單棧,已有近5億用戶使用純IPv6進行語音通信,成為全球最大的IPv6單棧網絡。

在技術創新方面,中國移動取得20餘項重大技術創新成果,攻克了移動互聯網端到端部署IPv6的技術難題。多項研究成果經通信學會鑑定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段曉東坦言:“IPv6目前的短板已經不是網絡和終端,主要是應用,我覺得我們在很多龍頭應用上需要進一步發力。中國的IPv6就像是‘起個大早趕個晚集’,在流量增長上還需要‘加把勁兒’。”從全球的經驗來看,IPv6發展到一定規模,應用帶動流量增長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在很多新興領域需要持續推動IPv6,例如可穿戴設備、自動駕駛、物聯網等。“我就像IPv6‘衛道士’一樣,不斷的在各個領域呼籲和推動IPv6的發展。”

隨著中國和全世界大踏步邁入5G時代,IPv6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段曉東表示,5G標準已經把IPv6作為基礎,中國移動在建網初期已經全面支持IPv6。IPv6的特性有利於5G業務的開展,有助於邊緣計算等新技術的應用。IPv6的海量地址空間及協議特性,與5G網絡的增強帶寬、海量連接、超低時延等特點高度契合,將有力支持5G網絡的發展,激發業務新特性、新模式,助力5G垂直行業的發展。

“中國移動將繼續在國家《推進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劃》的戰略指引下,充分把握5G網絡建設發展的關鍵契機,在5G網絡全面部署IPv6,打造下一代互聯網新生態。”段曉東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