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天長博物館,讓文物講述城市芳華

春遊江淮請您來|滁州天長博物館,讓文物講述城市芳華

人類失去記憶,世界將一片荒蕪。而文物是人類文明記憶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生命力和創造力。守護這一方記憶,時光不語,歲月長留。

如果你喜歡旅行,那每到一個陌生的城市,一定要去它的博物館看看,在這裡,你可以跨越時空的阻隔,真正觸摸到這座城市的心跳。

天長市博物館

春遊江淮請您來|滁州天長博物館,讓文物講述城市芳華

天長博物館地處市區石樑中路,是地方綜合性博物館,現有歷代文物藏品1700多件(套),國家一級文物20件(套)。其中以三角圩漢墓群最為突出,曾被評為“1992年考古十大新發現之一”。桓平夫婦合葬墓系三角圩漢墓群中主墓,出土有玉、漆、銅、鐵、銀、角器等。據該墓出土器物銘文,結合有關的史料,可推斷墓主桓平是西漢廣陵國謁者屬官。天長漢墓出土的玉器有葬玉、飾玉和禮玉。葬玉經拋光處理後多素面無飾,飾玉和禮玉器形較大者,紋飾整齊、粗獷渾厚;器形較小者,造型變化靈活、紋飾細膩流暢。其中木工工具,是天長博物館館藏珍貴文物,出土於“桓平墓”腳箱——長方漆盒中,盒內主要有斧、鑿、鋸、鑽等木工所用工具,共計二十八件,功能齊全,完整成套。天長漢墓出土的漆器小巧精緻、縝密秀麗,其中四層月牙形彩繪銀扣漆盒、彩繪雲紋描金七子奩盒、彩繪銀扣貼金七子奩盒、彩繪漆案、銘文漆耳杯等等都具備了典雅、淳樸、富麗、莊重的品格。館藏漆器類別繁多應用廣泛,分別有幾、案、笥、盒、奩、豆、杯、壺、梳、篦、木俑、虎子、劍鞘等等。另外天長漢墓出土的銅器多為素面,注重其實用功能,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春遊江淮請您來|滁州天長博物館,讓文物講述城市芳華

(環形玉龍)

此外,《天長漢墓出土文物精品》為本館的基本陳列,它按照突出地方特色、重點集中展出的要求,彙集館藏漢代文物之精粹,以文物質地為單元分類陳列,調動多種陳列手法,多角度地昭示本地域漢代文明,反映了天長漢代先民們高超的智慧和驚人的創造能力。

三角圩漢墓群

春遊江淮請您來|滁州天長博物館,讓文物講述城市芳華

春遊江淮請您來|滁州天長博物館,讓文物講述城市芳華

(三角圩航拍圖)

天長是安徽文物大市之一,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崗壠田畈之間密佈數以千計的漢墓,規模成群。其中三角圩位於天長市區東北2公里,為一片低窪的圩田,因與北塔河相隔呈三角形而得名。1991年在水毀改建取土過程中發現古墓群,經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天長市文物管理所聯合發掘,共清理墓葬25座,除一座為戰國晚期外,其餘都為西漢早、中期。其中桓平墓出土的環形玉龍,它有著誇張的頭、纖細的身、自然捲曲的尾,構成一幅無可挑剔的完整畫面,具有和諧、統一、整體的美感,堪稱經典之作。環形玉龍已成為天長的標誌,現館藏於天長市博物館。

革命勝地一抗大八分校舊址

抗大八分校舊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於天長市銅城鎮的龍崗古鎮,現存校務部、政治部、訓練處、供給處、鋤奸科和學生排等舊址48處,房屋100餘間,是抗大14所分校舊址中保存最為完整的。天長市政府在龍崗建了1300多平米的紀念館,是全國國防教育示範基地、全國宗教場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紅色旅遊和地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春遊江淮請您來|滁州天長博物館,讓文物講述城市芳華

春遊江淮請您來|滁州天長博物館,讓文物講述城市芳華

(拍攝:陳家斌)

通過大量的歷史照片和實物,在這裡,可以感受到抗大八分校在艱難而光輝的歷程中鍛造形成的艱苦奮鬥、勇於犧牲、求真務實、與人民群眾保持魚水情深的抗大精神,以及陳毅、譚震林、粟裕、張雲逸、羅炳輝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抗大八分校工作、生活時形成的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清正廉潔、一心為民的高尚情操。這裡印刻了多少紅軍的足跡,多少故事,值得你探尋。

清代石刻一楊捷將軍墓

春遊江淮請您來|滁州天長博物館,讓文物講述城市芳華

楊捷將軍墓位於天長市金集鎮草廟山南麓,楊府水庫西岸。墓主楊捷,字元凱,原籍江蘇寶應,清代康熙年間昭武將軍,光祿大夫兼太子太保,參加了平三藩、收臺灣、徵準噶爾等許多重要戰爭。功勳卓著,死後獲旨厚葬。該墓與山體相連,墓區原建有雙碑亭、雙碑坊,墓前神道長約400米,寬30米,用籮底磚鋪砌,兩側分列文官武將、獅、馬、虎、羊、狗等七對石像和一對望柱,石刻造型優美、雕刻細膩,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楊捷將軍墓所處之地空曠開闊,山青水秀,空氣清新,是人們踏青懷古的理想去處。

普濟橋

春遊江淮請您來|滁州天長博物館,讓文物講述城市芳華

(拍攝:王有橋)

普濟橋位於滁州市天長市,年代為清。2012年,普濟橋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普濟橋南北走向,寬約6米長約20餘米四個船型橋墩,中間兩個橋墩上雕有龍紋。直徑約半米的圓杉作為橋樑。上鋪45塊巨型花崗岩為橋面,在橋的兩邊各有15根欄柱。橋欄上有"鯉魚跳龍門"、"蝠盤壽"、"鳳凰戲牡丹"、"萬事如意"等浮雕,圖案精美,形象逼真。最著名的要算"橋上橋",其創意獨特,已成為石欄浮雕的代表作。歷史上普濟橋遭到三次大破壞,又使這座大橋到了風燭殘年。據鎮上老人說,太平軍攻佔銅城,曾斬下橋墩上的龍頭龍尾;抗日戰爭期間,日寇飛機兩次轟炸,炸飛了欄柱上的三個石獅,橋身受到較大的衝擊破壞;文革時期,建橋的石碑毀壞,石欄上的眾多浮雕被砸……

春遊江淮請您來|滁州天長博物館,讓文物講述城市芳華

(普濟橋石雕鯉魚躍龍門)

普濟橋如今仍是交通要道,每天車輛往來絡繹不絕。普濟橋雖經百年風雨歷遭戰爭創傷,今仍造福一方!

每當駐足橋上,總想眺望看一看你這百年來的模樣,感受你歲月裡的溫柔。

民國圖書館

春遊江淮請您來|滁州天長博物館,讓文物講述城市芳華

圖書館樓建於民國時期,建築面積338.8平方,座落於市區胭脂山下,2012 年12被批准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民國時期天長首任縣長張銘(江蘇省盱眙縣人,著名作家張賢亮祖父)所建,一九二二年十月落成。主體為歐式建築,兼有民族風格,整個樓體青磚白縫,硃紅門窗,中西合璧,典雅大方。幻想衣著民國風學生裝走在樓閣,彷彿我便是那個年代的有為青年......

來源:天長網

編輯:天長網新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