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方古人類一脈相承

關於泥河灣一北京猿人一山頂洞人一東胡林人和燕遼族群一紅山文化

地處北京西南的永定河來自京西北上游接桑乾河。以這條河流域為分界向南為太行山脈,向北向東為燕山山脈。燕山山脈北接蒙古高原,南接華北平原,東臨渤海。山脈西部有永定河,潮白河兩大河流,中東部有灤河、大淩河、遼河三大河流。特別是永定河流域在遠古時代河谷平坦河水豐沛山林茂密。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養育了東方最早的人類。

永定河上游桑乾河陽原段泥河灣,在200萬年前人類老祖古猿就在這裡生息繁衍。到70萬年的北京猿人。到10萬年前的山頂洞人。再到1萬年前的東胡林人。從舊石器早期到新石器晚期。從猿到猿人到人到人類進入文明前夜。在這近200萬期間,生活在這裡的原始人類雖有部分多次遷徒遷出和遷回,但主要活動在永定河流域兩側的太行山東北麓和燕山西南麓一帶。

直到1萬年前,生活在這裡的人群東胡林人在進入文明社會的前夜,因為發展畜牧業和農業的需要,開始大規模遷徒至燕山山脈中北部,蒙古高原南緣,遼河上游西部的廣大地區。從發展畜牧養殖業農業種植業開始,至5000一8000年他們創造出比較先進的"紅山文化"。被喻為"中華文明的第一縷曙光"。

紅山文化地處熱河,即河北承德,遼寧朝陽,內蒙古赤峰的燕山山脈東部北部,遼河流域上游西部南部的廣大區域。在古代熱河地區燕山森林茂密,遼河流域寬闊平坦,蒙古高原水豐草美。擁有森林、河流、草原三大自然資源而且氣候溫暖為古人類社會的生息發展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從20世紀60年代起,經對紅山、夏家店、牛河梁幾處主要歷史文化遺址和遍佈熱河地區數百處歷史文化遺址的挖掘研究,發現早在距今8000年前,紅山文化的人類燕遼族群就已經進入了階級社會,出現了國家形態,發達的農牧生產和高超的製陶制玉冶煉技術。創造出以玉龍文化,神屆文化為核心高度發達的人類文明。經考古專家認定熱河地區紅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第一縷曙光"。從而紅山文化時期的燕遼族群自然成為中華民族的祖源之一。''紅山女神"就是"中華民族老祖母"。

"紅山女神"是"中華民族老祖母" 中華歷史上夏商周秦漢唐宋遼金元明清各代各民族建立的國家和政權,追根朔源,他們大都是"紅山女神"這位"中華民族老祖母"的後代子孫們所建立的。

華夏文明多地起源匯融中原播種四方。其中紅山文化即是華夏文明源頭之一,"是中華文明的第一縷曙光"。紅山文化時期(距今5000一8000年),在燕遼大地上人類文明已高度發達,農業種植業、養殖業、畜牧業己是生產主業。城堡神廟建設規模巨大。制玉冶金工藝高超。祭祀文化、龍文化最早出現。族群部落密集人口眾多,婚姻家庭村落形成,階級等級分明。全族祟拜"紅山女神"。由此可以認為:"紅山女神"應當是中華唐虞時代北方方國的國王,是燕遼族群的最高首領。燕遼族群隨後向三個方向發展,一支由商祖契帶領沿渤海西岸南下山東地區與當地族群融合漸為東夷。一支由夏祖帶領向西至陝甘地區與當地族群融合形成西戎(羌)。西戎(羌)南下中原一部即為黃帝部族建立了夏朝。西羌向北發展的遊牧族群即為匈奴和突厥。燕遼族群在當地及東北方向發展演化為鮮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北狄族群。

由紅山文化的燕遼族群與各地族群融合發展演化的東夷、西戎、北狄眾多族群(近年人類遷徒dna測序圖也提供了佐證),這些族群分別或側重傳承了紅山文化中特有的玉文化、龍文化、禮文化、祭祀文化、曆法文化等等,他們在華夏大地上繁衍生息,積極與各地族群相融合,繼承發展創造出上下五千多年燦爛的中華文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