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摩拜、快手、今日頭條、抖音、拼多多騰飛?

2014年,雷軍面對媒體談到互聯網思維時說:互聯網思維就是尋找風口,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

一時間,互聯網創業者們爭相做“豬”,就為了賭一把能不能飛起來。

5年過去了,為發燒而生的米粉,在華為的全方位超越下漸漸妥協而淡出人們的視野。

就連董小姐,最近也在電視上吐槽雷軍的互聯網思維的厲害之處是把股價從17塊搞到8塊。


滴滴、摩拜、快手、今日頭條、抖音、拼多多騰飛?


會飛的豬是另一版本的醜小鴨故事


也許每個人都曾被醜小鴨故事裡,那種生來平凡終出眾的情節所打動。


但卻很少有人注意到“醜小鴨”本來就是血統純正的天鵝。


而現實的荒誕之處則在於,這個一點也不振奮人心,甚至很殘酷的故事卻成為了許多互聯網創業者的寫照。


細數IT界所有創業成功的人之中,真正草根出身的僅有京東劉強東。


而即使是這枚僅存的“碩果”,也在明蘇達尼那場私德風波中,陷入了至今無法扭轉的形象泥潭。


針對風口上起飛的豬這個說法,有一個在知乎上被引用許多次的回答是:


老鷹告訴小雞們,自己也曾是一隻雞。只是勇敢的從懸崖上跳下去,雞也能借著山谷的風飛起來,變成翱翔的老鷹。


而老鷹們,則等待著享用從懸崖上摔死的一批又一批小雞...


看到這個回答,有人不服。


滴滴、摩拜、快手、今日頭條、抖音、拼多多這些公司不都是最近幾年才開始騰飛起來的嗎?


確實,即便是忽略掉這些互聯網“新貴”背後的A、T力量,他們仍有著十分矚目的成績。


但相對於當初的“萬眾創業”盛況,這幾個公司的倖存者偏差,能夠佐證行業的鼎盛依舊和草根神話嗎?


很難統計當初響應總理的“大眾創新、萬眾創業”號召的人有多少,但每個人的身邊應該都有著這樣的朋友:放棄了某個平臺的穩定待遇,心懷改變世界的念頭加入到浩浩蕩蕩的創業大軍中。最後被現實冷冷拍醒,無奈之下又回到職場中踏踏實實上班,眼看著當初的同事都有了更高的級別和待遇。


也正因為看到了這些衝動的代價,現在的年輕人已經不相信什麼勵志故事,更不會為了追求什麼未來價值而甘願棲身小公司。他們只相信眼前看到的,只接受能夠立刻獲得的。因為未知的明天太縹緲,當下才是最重要的。


務實的事業觀來自務實的生活觀


這兩年,大公司越來越難進了。


一位曾在後臺留言的粉絲說過這樣一段經歷:當初自己本科畢業的時候,BAT、華為隨便進,後來去讀了個研究生出來,連美團、頭條都進不去了。


這是因為這些大公司裡許多人,在前些年覺得敢出去創業,也敢跳到創業公司換個更高的職位和空間。但現在,絕大多數人都不會再亂跳了,尤其是在阿里、騰訊上班的人已經把這裡當做是自己職業的頂點,打算在這裡養老了。


這些人不騰出坑,新人想進去怎麼能不困難呢?


另一方面,互聯網各領域的商業版圖格局已定,哪怕是騰訊、阿里這樣的巨頭也開始不去浪費彈藥拓展新業務,這就更不會有太多職位開放給新人了。


保守的主流員工,再加上保守的公司戰略。


互聯網還能有風來嗎?


但這也僅僅只是頂部的風景,即便是沒了湧動的變幻,安寧的怡然狀態也能讓身處其中的人們聊以自慰。


而中下部的互聯網企業面貌,又往往是在無謂的冗事中虛度生命的同時,承擔著隨時可能被裁員或者業務倒閉的風險。


有人說,今天的互聯網已經和其他傳統產業沒什麼區別了。


因為傳統行業一切有的現象,都可以在互聯網行業找到。互聯網從業者的心態,也早已和傳統行業工作者的心態趨於一致。


那就是:平日裡掙錢養家餬口,偶爾幻想著一夜暴富。


曾經多少年輕人滿懷希望能夠在互聯網行業裡改變世界,到最後發現這也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而在生活上,年輕人早已拋棄了消費升級理念。大到衣食住行,小到視頻網站的付費會員,都是能省則省。


其實不光是在中國,如今的美國和日本,年輕人也早都不再超前消費。許多美國年輕人甚至拼命存錢,只為了能不像自己的父母一樣,退休了也仍要去做小時工掙錢才能解決溫飽。


可能很少有互聯網人想過,自己退休了每個月拿的退休金夠不夠生活。或者想著即便不夠,也還有孩子可以贍養自己。但照目前的社會發展情況來看,這一代互聯網人的子女將來勢必會面對更加殘酷的社會競爭和階級壁壘。


等他們長大了,能不能獨立生活都是未知,指望他們有能力養活父母那無異於是痴人說夢。


如果每個人都很悲觀


現實社會中,如果每個人都對未來很悲觀,那麼未來一定是值得悲觀的。


因為悲觀預示著消費疲軟,消費疲軟帶來產業蕭條,產業蕭條引發企業裁員和倒閉潮,企業裁員倒閉又加劇人們的悲觀情緒...


這就是資本主義的惡性循環。


慶幸的是,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仍有房地產經濟的紅利沒有吃完。


教育、醫療等硬需求仍將在很長一個時間裡作為大宗消費產業承擔著資產回收的作用。


而與之相結合的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互聯網金融等等產業,其本質並不是互聯網如何改變教育、醫療產業,而是教育、醫療、金融這些產業在採用互聯網技術。


這就好比手機聯上網還是叫手機,汽車聯上網,它肯定也還是叫汽車一樣。


在這個問題上,製造業比其他產業看的更清楚。


滴滴、摩拜、快手、今日頭條、抖音、拼多多騰飛?


幾年前有人講,互聯網+,認為互聯網可以+一切,後來大家發現互聯網最多就是提升信息效率,並不能解決傳統產業的許多實際問題。所以馬雲站出來說了幾個新。


“新制造、新電商、新醫療...”


但產業屆並不太認可這個說法,而一直被視為國家脊樑的製造業則在這種產業相互滲透的歷史階段提出了一個更貼合實際的名字:工業互聯網。


工業互聯網,顧名思義是由工業、製造業主導的,藉助互聯網技術來提升自身製造業效率的產業革命,而不是由互聯網來主導的工業應用。


正因為有了如此的名正言順,工業互聯網一經提出才能迅速成為國際上各個主要國家著重提倡發展的產業。


即將於下個月18號在烏鎮舉辦的第6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工業互聯網將作為“產業與經濟”板塊的核心重要議題來進行高峰討論。同時在“互聯網之光”展覽會上,將設立專區對工業互聯網的產業發展成果進行隆重展覽。


據悉,本次大會除了邀請聯合國系統多家機構、世界經濟論壇、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等40餘個國際組織共同參與外,還促成多場高標準對話及論壇活動,推動形成更多全球共識。


同時,今年大會嘉賓邀請的規格也更高、更加多元化,各國政府代表、企業領軍人物、知名專家學者、國際組織負責人等一批重要嘉賓將與會。


滴滴、摩拜、快手、今日頭條、抖音、拼多多騰飛?


來源:微信公眾號-中關村前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