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打不動,反被孫子踹個趔趄

幼兒園的門口擠滿了等待接孩子放學的家長,旁邊幾個老太太聊起了自家孫子的事。

“現在上大班不好管了,打也不聽。”

“”也就現在還能打,再過半年打也追不上。”

“我家孫子早就打不動了,上次還踹我一個趔趄”。

旁邊老人開始七嘴八舌,孩子不能太慣著、太過分了……

幼兒園早晚接送孩子的家長一多半都是老年人,老年人除了接送孩子還負責平時的養育。孩子待在父母身邊的時間遠遠少於跟老人的時間。這些老人也被成為“老年家長”,因為隔代親的關係,既不敢管也不捨得管,幾乎事事都由著孩子性子來,將管教的任務留在將來。以至於有的孩子變得放縱不羈。

奶奶打不動,反被孫子踹個趔趄


奶奶打不動,反被孫子踹個趔趄


孩子打老人,該管麼?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不但該管還要嚴管。有人說孩子打人是無心之舉,是對周圍環境好奇。我是不同意的,大班孩子已經5歲大小了,不能再以孩子小作託辭。即使是3歲左右的行為,也是不允許的。

奶奶打不動,反被孫子踹個趔趄


我家孩子小時候也有打人,扔東西的行為。只要發現,我都是嚴厲批評,打屁股、罰站一點也不含糊。對於孩子的管理,在精養的同時,還有有規律意識。從小就要給他灌輸一個理念,就是有的行為是絕不允許去做的,不能觸碰的,無論什麼時候。

所以,孩子能否健康成長,培養個好的人格。關鍵在家長。誰生養,誰負責。教育孩子問題上不應存在空白地帶。家長也要做好引領,既不能因為工作忙忽視對孩子的教育,更不應該能打著放養的旗號,讓孩子自由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