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記憶,鄉村裊裊炊煙,四季平安,風調雨順,還記得嗎?

靜兒老公


兒時的記憶,鄉村裊裊炊煙,四季平安,風調雨順,怎麼又能夠忘記呢!

最美的是鄉景,最動聽的是鄉音。

兒時故鄉的村莊,更是我夢裡的期盼。

怎麼能夠忘記,村中央的那棵老榆樹,是兒時最好的夥伴,每一個春天,望著樹上綠油油的榆錢,多少孩童流著口水,站在樹下翹首企盼。

怎麼能夠忘記,樹下的那口老井,井水永遠是那樣的清爽甘甜,每一個嬌陽似火的夏季,總有著一群孩童,趴在井沿旁,用細繩從井裡拉上來一個水瓶,每個孩子都搶著喝上一口,然後無比幸福的說一聲好甜。

怎麼能夠忘記,村東頭的大池塘,夏季裡總會有一群光著腚的娃娃,在水裡歡快的嬉鬧,身上塗著一層厚厚的黑泥巴,排著隊從岸邊一個猛子跳下,比一比誰潛水遊的最遠。

怎麼能夠忘記,金色的秋天裡,清晨的天空乾淨的象一面鏡子,涼爽的秋風,露珠在枯黃的草葉上歡快跳舞,大人孩子都在地裡忙碌著,一車車的玉米,一車車的大豆高粱,飛奔在鄉村的土路上,揚起一陣陣灰塵,馬兒的嘶鳴聲,牛兒的哞哞低吼聲,夾雜著鞭子啪啪的抽打聲,趕車人的吆喝聲,猶如一首動聽的秋收交響曲。秋天是美麗的,秋天的收穫更是幸福滿滿。

怎麼能夠忘記,冬天的雪下的很大很大,掩埋了一切,天地間一片銀白,故鄉的冬天真的好冷,風如刀子一樣抽在人的臉上,孩童手腳凍的象饅頭,屋內沒有暖氣,沒有火爐,只有泥做的火盆,裡面是紅彤彤的玉米秸稈,冒著微微的青煙,一家人團坐在火盆周圍,圍著奶奶或者姥姥,講著一輩輩流傳下來的民間神話。

總會有一些不怕寒冷的少年,偷偷的從馬圈裡牽出爺爺心愛的小毛驢,套上驢車,幾個小夥伴擠在驢車上,冒著凜冽的寒風,奔馳在鄉間的雪路上,無論任何年代,車子永遠是男人們的最愛。

很多年已經過去,光陰荏苒,歲月如一把刻刀,刀刀催人老,村莊裡那些熟悉的父輩已經不在,兒時的夥伴也各奔東西,故鄉依然是那個村莊,只是沒有了熟悉的臉,沒有了那口老井,沒有了那棵老榆樹,那個大池塘,也已經變成了一片稻田。沒有了很多很多……

兒時的鄉村只能在夢裡,在泛黃的照片裡。

站在故鄉的村口,久久的凝望著,這塊養我的土地,喃喃的低吟一首《鄉愁》。

《鄉愁》

故鄉的土地/

是一架厚實的鼓/

總在太陽昇起的時候/

敲響咚咚的那份祝福/

故鄉的人/

是一種親情的思念/

宛如春天裡/

溫暖的風/

輕輕掠過/

掠過後/

我的鄉愁是一杯淡淡的苦咖啡/

味道永不褪色/


星火情殤


《兒時記憶——炊煙裊裊》😄

童年即使很艱苦但也充滿快樂!

挖野菜裝滿了小竹籃五顏六色。

嚼著“旺根草”那味道略苦澀。

走下小石橋捉泥鰍難忘那小河。

放下一筐草如釋重負獨享生活。

捉螞蚱去野炊難忘那座土山坡。

滿天星光裡捉迷藏撒歡乾草垛。

夏夜屋頂乘涼聽牛郎織女傳說。

小羊咩咩啃青草春天就不寂寞。

秋天拾遺穗撿花生總會有收穫。

冬天炕頭上聽故事最愛那老者。

小朋友們彈玻璃球就像一首歌。

雨後玩泥巴捏小雞小鴨和小鵝。

夏天柳陰粘知了撲稜稜一兩個。

下雪啦快去堆雪人堆成你和我。

……😄


話說唐秦


兒時的裊裊炊煙,我會永遠記得。

兒時的裊裊炊煙,像天空裡風箏長長的線,一頭牽著故鄉,一頭牽著離家的孩子。現在很少能看到炊煙了,於是也就常常懷念舊日的時光。

小時候,我常常和小夥伴在家鄉的田野裡挖野菜。春天到了,田野里長出了許多小野蒜, 我們最喜歡去挖了。

那時我小小的個子,還沒有鐵鍬高,左手挎著一個柳條筐,右手費力地拿著鐵鍬,熱情高漲地去向往已久的田野。雖然每次也挖不到多少,卻很快樂, 那是收穫的歡樂。

小時候,我還是個放牛娃。家中的那頭老黃牛是我的夥伴。當青草出來的時候,我在下午會去放牧。有時候自己,有時候會遇到很多小夥伴。那時村子裡機械少,黃牛還是種田的主力。放牛的時候,看著老黃牛伸出舌頭來大口大口地吃青草時,自己心裡也會高興。放牛時和小夥們還能一起玩耍,掏鳥窩,捉螞蚱,追蜻蜓,開心極了。

當西天的晚霞鋪滿天空時,當烏鴉呱呱地飛回樹林時,當我們遠遠地望見了小村上空飄起的一縷縷炊煙時,肚子也咕咕叫了,炊煙裡好像飄散著飯菜的味道, 該回家吃晚飯了。

我們牽著老黃牛,一路唱著“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暮歸的老牛是我同伴……”開心地回家吃晚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