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讀的書,最後你都會不得不翻開它

昨天,是世界讀書日。往年的這個時候,各個地方都會開展形式豐富多樣的活動,而今,受疫情的影響,很多的線下活動都無法開展,似乎冷清的許多。

不想讀的書,最後你都會不得不翻開它

看到半月談一篇文章《疫情下的世界讀書日:對知識力量的信仰不可改變》,覺得很有感慨,面對疫情,唯有以科學的知識防控,才不至於慌亂。在封城期間,有些人閒著無事可做,有些人趁此讀完了多本之前沒有時間讀的書,有些人在方艙醫院治療的時候依然在讀書。好讀書、讀好書,是驅散無知矇昧、增加底蘊知識最直接的途徑。

回到題目,疫情還沒有結束,我從一家互聯網公司離職了,來到一家體制單位(並不在體制,勞務派遣形式),是宣傳相關的工作,以前總覺得,在這樣的單位上班做宣傳,就是講些假大空的話,都不用去看書學習,編都能編出來。

不想讀的書,最後你都會不得不翻開它

現實狠狠得打了自己的臉,憑著自以為還不錯的文字水平,最後把做好的任務結果拿去給領導看,被批得一無是處。當時,心理還不服氣,心想真的有那麼差嗎?事後也反思了一下,拿自己和其他人寫的一對比,確實有不小的差距:浮誇做作、沒有深度、邏輯不嚴謹。

怎麼辦?需要學習來提升,去找相關書籍和各大報紙來看,之前看這些都是簡單瞄一眼,覺得千篇一律,寫不出什麼太出彩的文字,但這次仔細學習後發現,他們確實寫得好,無論文字水平還是邏輯深度,一時半會都學不來,需要很多的積累和沉澱。在他們面前,連半吊子都算不上。

不想讀的書,最後你都會不得不翻開它

那些之前不願意看、不想看的書,最後都一本本撿起來,像上學時的課本一樣去仔細閱讀。除了這些,還有像拍攝剪輯,在大學都學過,可能覺得自己以後不會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工作吧,當時都沒有好好學,也沒有天賦。但現在工作必須要求你能做,所以又要自己去摸索,在工作中,不可能像在學校差不多就行,需要得到領導的標準為止。

所以很多次在被領導要求返工的時候,都在後悔大學時候為什麼沒有好好去學相關的課程,即使可能以後不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但多一項技能知識能夠加分,更快進入到工作狀態。工作不是學校,會給你很多時間和機會,自己不珍惜把握只能徒增哀嘆。

在我們的印象中,這些單位的人都非常官僚迂腐,但接觸一段時間後,發現他們都有很強的執行力,可能平時比較閒沒什麼事情做,但有任務下來會保質保量完成;他們在待人接物方面會讓你非常舒服,反而是自己,因為之前工作的原因,缺少外聯溝通顯得內向。

我們也要勇於跳出自己的舒適圈,趁年輕去突破,尋找更多的可能,那些性格上的一些不如意很多都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去改變,就看你會付出多大的決心和毅力。不做不想做的,可能在當時會很爽,但後來你會發現,都會為自己的任性付出成本,這代價會比之前努力一下的成本大得多。

從現在開始,多讀書、多看看外面的世界,會發現別樣的樂趣和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