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空巢老人的生活 我的奶奶

我們村莊裡,幾乎每個老人都是空巢老人。我們這兒,離廣東那些地方近,所以啊,青壯年勞動力大都在外打工,偶爾看見幾個五十歲左右的中年人,整個村樁像是一個小型的自然生態養老院。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他們的生活常態。

他們不看鐘表上顯示的時間,只看太陽的方位和陽光的強度;他們沒有周末和節假日,只有晴天和雨天。

故事:空巢老人的生活 我的奶奶

村裡的天空

我的奶奶也是村莊裡的空巢老人之一。

爺爺已經走了八年了,自打那以後奶奶就一個人在家生活。奶奶的子女們都在外地打工,偶爾節假日回來看望一下她。

奶奶如今已是耄耋之年,但身體還算健壯,子女在外也沒有太多的念想。

她是一位勤勞樸素的老人,按照時令,該種菜的時候種菜,該點豆的時候點豆,除了不種稻谷,其它的,樣樣可以做到自給自足。

昨天去了奶奶家,當時她正在柴房裡燒水。她佝僂著背,撅著嘴,用力地把手中的柴折斷,放入火堆 ……

“奶奶!你今天出去幹活了嗎?”估計奶奶是燒水用來洗澡的。我笑著迎她走上前去。

“我去種花生了耶。”奶奶笑了笑說,顯得有股自豪感。

“還要種花生嗎?之前不是種了嗎?”我以為奶奶閒著沒事又去多種了些……

“之前是種了,但是都壞了,我昨天剝了一天的花生,今天又去種了……”難怪我進屋的時候看到桌上有一個簸箕……

故事:空巢老人的生活 我的奶奶

奶奶的簸箕

原來是清明節後,天氣變冷,雨水增多,許多花生米粒都發黴爛在了土裡……

奶奶就是這樣,時不時雙手靠背,佝僂著走到菜地裡,看看這個豆角藤,看看那個花生芽,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似的。

其實我明白,在地裡生活了都大半輩子快一輩子了的人了,或許不是真的擔心那些菜會長不好,而是勞作和忙碌可以為枯燥乏味的老年生活提供一些依託,好讓日子過得快些……

奶奶現在已經播了冬瓜種、南瓜、絲瓜、西瓜、四季豆……還種了一點點芝麻……說是芝麻油很香……

我時常說她,一個人吃不了那麼多,就沒有必要種那麼多,太辛苦了……

她說:“有時候,看著別人種,自己也會想種……反正先種著吧,有總比沒有的好……”

奶奶有時候會叫上鄰里老人來家裡喝茶聊天。

前些日子,奶奶在摘荷蘭豆回來的路上,看到路邊上有艾葉。就摘了些回來,把艾葉撈了一下,和了些麵粉,做成了艾葉粑粑,叫上幾個經常聚的老人來家裡一起吃艾葉粑粑。

儘管如此,也是不甘孤獨罷了。我去奶奶家的時候,也會偶爾看見她在座椅上睡著……又或者是看見她坐在門前,注視著遠方,呆呆地眺望……

故事:空巢老人的生活 我的奶奶

艾葉粑粑

前兩天奶奶去山上扯了筍回來,說是要曬乾,等他們過年回來的時候做粉蒸肉……奶奶老記掛著兒女們喜歡吃這個喜歡吃那個,她知道他們在外面吃不到……兒女的喜歡就是她老人家的幹勁吶!

身體再好的人也會生病,更何況是老人,傷寒感冒是常有的事。上個禮拜奶奶感冒了,我叫了個摩托車帶她去鄉里打針拿藥。

在奶奶和醫生的對話裡,我聽到奶奶說到這樣一句話:“你幫我多拿點治感冒的藥,我小孩他們都不在家,自己也沒本事來,現在是我孫女在家才來的,以後感冒了也有得吃……”

家裡離鄉里還是有些遠,年輕人走路都要走上五十來分鐘,我們趕集買菜也在那。奶奶需要買的東西不多,偶爾叫人順便捎點種子、殺蟲劑什麼的……

俗話說的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今年爸媽、伯父、叔叔他們回來過年,白菜、菠菜、白蘿蔔、胡蘿蔔、茼蒿、油麥菜……香蔥、大蒜……

媽媽常說:“還是要老人健康,你看你奶奶什麼都搞的有,我們小菜都不用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