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麗說情感:門不當,戶不對,愛情之花還會開嗎?


小麗說情感:門不當,戶不對,愛情之花還會開嗎?

婚姻的幸福,即使孩子呱呱墜地,亦非絕對保證

前言:小麗的朋友小娟,最近生二胎了。她的頭一胎,是與前夫生的,但前夫卻一時出軌,丟下了孩子。現在,小娟篤悠悠地等待著第二次當母親的幸福。小麗問她,你這回可要考慮清楚了,不能像上次那樣,孩子都生了,家卻破了。小娟說放心吧姐,這回呀,門當戶對,再也沒有擔憂了。

小麗說情感:門不當,戶不對,愛情之花還會開嗎?

原是和睦的一對兒

小娟:門不當戶不對,貌似有緣實無緣

小娟的第一個丈夫,是個相貌不錯的小夥子,大學畢業。在一次同學會上,與小娟互相認出來了,原來二人居然曾經在鄉下小學共讀過幾年。只不過因為小娟搬家,離開了,此後一直未曾相見。再度見面,已是青春男女,一時話語相投,頗有緣份。

但此時的小夥子,不再是當年的鄉下小夥了。家裡的父母親很懂經商,已開了好幾個店面,還是黃金地段的,婚房也準備好了,高富帥一類的詞,用在小夥兒身上,很合適。

此時的小娟呢,是個出落得模樣俊氣的姑娘了。而且家境不錯,他的父親是個有一定地位的領導,對小娟寵愛有加。當初小娟離開鄉下小學,就是為了有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考大學那年,在志願填寫時,猶豫再三,為了保險,考了一個外省的大學。後來,她家老頭子想盡一切辦法,讓她轉學到本地的一座大學,畢業後,自然就留在了家鄉。

小娟和小夥兒相見恨晚,中間隔開的十多年,也不再重要,一切都是最美的時候,很快就談婚論嫁了。按理說,兩家的家境不錯,應當算門當戶對吧?但小娟告訴小麗,事實證明,完全不是的。

未來的婆婆雖說有了錢,但總有一種暴發戶脾氣,凡事愛計較,愛攀比,透著精明,顯得比城裡人還要城裡人。小娟說,骨子裡這其實是自卑,鄉下吃過苦的,歲月的尾巴還是在的。

比如說,結婚擺酒席吧。男方辦。但未來婆婆說了句小娟一直不能原諒的話:你爸爸都當了那麼大官了,酒還要自己買嗎?送一些過來不就行了?省下的錢都是你們的。


小麗說情感:門不當,戶不對,愛情之花還會開嗎?

有些矛盾是可以調和的

小娟私下對小夥子說,你媽媽太不像話了,把天下的官都當作貪官嗎?這樣以後兩家人還怎麼談到一塊兒?

小夥子說,對不起呀,對不起呀,我會說她的。

其實小夥子壓根兒也沒再提。未來婆婆依然是保持著那種看似精明、實質愚昧的想法,以為當官的就是能辦事的,不辦就是傻。

親家公自然就不太高興。此前為了小夥子能到城市工作,他是動用了一些老朋友關係的,現在事兒辦了,親家母得寸進尺,居然連酒席這樣的事都要計較,他只有嘆氣。

就這樣,小娟揣著疑慮,與小夥結婚了。

小麗說情感:門不當,戶不對,愛情之花還會開嗎?

有些心事放在肚裡,就會萌出誤解的芽

婆婆:你這樣的千金,咱伺候不起

小娟的擔心是有道理的。婚後的相處,矛盾漸漸多了起來。

小娟與小夥畢竟是年輕人嘛。需要過二人世界,所以單獨買了房。問題是,二人自理能力有點差,所以隔三岔五地,要去婆婆那兒蹭飯。

婆婆的眼光很犀利。她叮著這個媳婦兒,希望她能幫忙做事,嘴裡還嘀咕,說是做官家的孩子,怎麼不懂事?不幫襯著做事,娶回一個公主了?

開頭這麼說,就當玩笑了。再三這麼說,就成導火索了。

慢慢地,小娟的牛勁兒也上來了。自此不願去蹭飯。但自己也懶得做,就麵包方便麵地充飢,這哪像新家的生活呀?小夥子受不了,就獨自回去蹭飯,一來二去,孃兒倆一條心,開始數落小娟的不是。

小娟對小夥兒畢竟是順從的,就認真地做了幾餐,但僅僅是煮熟了,味道是不敢恭維的。小夥兒呢,也懶得說她,就經常說加班,在外面吃,吃完了再回來。

後來,小娟懷孕了。再後來,就生下來了。婆婆過來照顧,一看是女孩,剛剛好轉的臉色又轉陰了。小娟也生著氣,平時給臉色就算了,居然還重男輕女,你有多少家產讓孫子繼承怎麼著?


小麗說情感:門不當,戶不對,愛情之花還會開嗎?

婆媳戲碼,生活中五花八門

終於有一天,矛盾暴發了。婆婆當面就指責小娟了:我家財產不算多,也多少有那麼些店、那麼多套房子,你生個女娃倒有功了?給我臉色看?你們家也是有地位的人家,從小對孩子的教育就是這樣的嗎?連結婚要服務丈夫都不告訴你嗎?你這樣與誰結婚就是坑誰呀!

話兒說重了,一怒之下,小娟抱著孩子回了孃家。小娟的爸爸就說了,你可不能甩小女生脾氣呀,孩子都有了,就是大人了,要好好相處,婚姻是需要慢慢經營的,不會做飯就學吧。

小娟很委屈地學著,一方面自己要吃,一方面還要喂寶寶呀。可她發現,小夥子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後來乾脆一週都不回來了,到婆家去找,也不在。那婆婆也是惡聲惡語,你把我兒子都照顧丟啦?你怎麼好意思問我?

再後來,小夥子居然有了外遇,而且很果斷地就提出,要與小娟離異,而此時,小娟剛剛生了孩子不久,小夥子卻也毫無留念,絕然而去。


小麗說情感:門不當,戶不對,愛情之花還會開嗎?

婆說婆理,媳說媳理,深處的理念不同

小娟:那樣的婆婆,不配有我的寶寶

帶著娃的小娟,與小夥子離了,孩子判給了小娟。後來據說,小夥子與後結識的女子,也生了娃,不過,是不是依然有家庭矛盾,就不得而知了。

小娟管不了那麼多,也變得堅強了,不僅把做飯手藝學得有模有樣,而且照料小孩,也能自己硬撐著來。她爸就說她,你呀,剛結婚時要這麼能幹,也不至於離吧。

但小娟不以為然,她說:爸,你可不能怪我。根子在於,門不當戶不對,那婆婆一家就是銅臭氣十足,只看到錢,還重男輕女,自己的兒子出軌了,還護短,這樣的家庭,也是夠夠的了。

父親嘆了一聲,孩子,下回再找對象,一定要睜大眼睛啊。

還別說,各人有各人的幸福,不同時段有不同時段的幸福。小娟真的又找到了真愛,一個清清爽爽的小夥子,不嫌棄她有過婚史,而且還帶著個孩子,硬是說服他自己的父母親,接受了小娟。

現在,幸福中的小娟,開始懷上二胎了,小夥子更是忙得屁顛顛的。滿足的笑容,回到了小娟的臉上。她對小麗說,以前的那家婆婆,不配擁有我的寶寶,現在我有兩個寶寶,長大後好好孝敬外公外婆,這才是我的幸福歸宿。

小麗說,當然,小娟本身有不少缺點,比如不會幹活兒,但小娟其實很善良,主要的根子還在於,兩家文化背景、家庭觀念、做人準則等,都走不到一塊兒,早晚都得出問題的,還是要祝福小娟。


小麗說情感:門不當,戶不對,愛情之花還會開嗎?

張開翅膀,尋求自由的方向

後言:依我看,小麗的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門當戶對,本來是講究門第的舊式婚姻觀。現代婚姻,一般是不講究家庭地位、金錢財富的相當的,但是,落實到具體的男女案例中,就會發現,門當戶對,倒不一定是地位與財富,更多的是指文化觀念的認同。如果小娟初次遇到的是一個寬容的家庭,教子有方的家庭,知恩圖報的家庭,怎麼可能對當官的親家有非分的要求?怎麼可能對孩子的出軌不加指責?怎麼會對幫助過自己家庭的親家橫加挑剔?怎麼可能輕易地放棄兒子的婚姻以及婚姻的產物——那個女娃呢?可見得,門當戶對,在現代婚姻裡,也是要講一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