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苗的育雛技術,對於體重偏輕、體質弱的雞群溫度應該提高一些

蛋雞跟肉用雞不同,養殖戶飼養蛋雞的主要目標是提高雞蛋的質量和提高產蛋量,而不是為了提高雞肉的品質,雛雞培育的好壞直接就影響了青年雞的生長和發育,成活率、產蛋期的生產性能、利用價值、生產目標的完成,所以必須要做好育雛工作,下面小編就帶大家瞭解一下蛋雞苗的育雛技術。

蛋雞苗的育雛技術,對於體重偏輕、體質弱的雞群溫度應該提高一些

剛出生選擇雛雞:選擇信譽好的種雞場和孵化場,健康的雛雞體格比較結實,握在手裡感覺特別充實,有彈性,精神活潑,眼睛明亮沒有分泌物。絨毛豐滿整潔,色素鮮豔,長度都合適,蛋黃的吸收良好,臍口閉鎖乾淨平整,腔口附近羽毛乾淨,沒有白色糞便,體重不能太重或是太輕。

蛋雞苗的育雛技術,對於體重偏輕、體質弱的雞群溫度應該提高一些

環境溫度:一個適合的溫度是育雛成敗的第一條件,溫度低,雛雞畏寒就會扎堆,卵黃吸收不良,很容易就發生白痢甚至是擠壓死亡,溫度過高,雛雞正常的代謝就會受到抑制,食慾減退,體質弱,發育比較慢,很容易使其誘發啄癖。

育雛開始的時候溫度要求在33-35度,五天之後每天降低0.5度,一直到24度,雛雞日齡越小,對於溫度的穩定性的要求越高,初期晝夜的溫差應該保持在3度,後期可以放寬,但不應該超過五度,壯雛溫度可以降低。

蛋雞苗的育雛技術,對於體重偏輕、體質弱的雞群溫度應該提高一些

環境溼度:育雛初期,因為雛雞的呼吸比較快,如果空氣太過於乾燥的話,就會影響機體的生理活動以及消化吸收,環境溼度應該控制在70%左右,緩解雛雞失水和脫水的狀況,避免脫水引起的絨毛脫落,腳趾乾癟等現象,以此來提高成活率,提高溼度可以依靠體面灑水、加熱水散發蒸氣、噴霧消毒等措施。

隨著雛雞的生長,新陳代謝以及呼出的水汽、糞便、水槽等水分的蒸發,都會加大溼度。溼度大,細菌、球蟲等不容易殺死,增加雛雞感染上疾病的機會。所以在育雛的後期溼度應該控制在50%左右,降低溼度可以採取通風換氣、勤清糞等方法。

蛋雞苗的育雛技術,對於體重偏輕、體質弱的雞群溫度應該提高一些

通風換氣:育雛期的通風和保溫很麻煩,特別是在冬季,既要通風換氣,還要保持適當的溫度。育雛前期應該以保溫為主,兼顧通風換氣,在舍溫不高而又需要通風的時候,一般安排在中午或下午,並且通風的時候不能太長,避免溫度忽高忽低,一般用天窗進行。

飼養密度合理:雞群密度的大小,應該根據雛雞的日齡、飼養方式、季節和雞舍結構的不同進行適當的調整。育雛開始的時候每平方米籠底面積以飼養40-50只為標準,隨著日齡的增長,密度應該逐漸降低。弱雛的體質比較差,不能受到同伴的擁擠,所以密度要低,雞舍通風不良的時候也要降低密度。

蛋雞苗的育雛技術,對於體重偏輕、體質弱的雞群溫度應該提高一些

控制光照:光照除了用來保證雛雞能夠吃到飼料之外,主要是刺激機體的生理發育。隨著日齡的增長,育雛的光照原則是不可以增加光照強度,應該逐漸減少光照時間和減弱光照強度,既0-3日齡,23-24個小時的光照,4日齡至20周齡,自然光照,21周齡,將光照增加到每天13個小時,22周齡其每週都要增加一個小時一直到每天的光照達到16個小時為止。

科學飼養管理:飼養雛雞的時候開始先飲水然後在開食。開始飲水的時候加入葡萄糖,來促進腸道的蠕動、卵黃的吸收、排出胎糞、增加食慾有利於開食。開食應該在初飲後的3-4個小時,每次喂量應該掌握在餵食後的20-30分鐘吃完是最好的。

蛋雞苗的育雛技術,對於體重偏輕、體質弱的雞群溫度應該提高一些

及時斷喙,土喙斷二分之一,下喙斷三分之一,以免影響採食以及增重,保持合理的密度,實行全進全出的飼養方式。搞好環境衛生,及時消毒。建立科學的疫苗接種和藥物預防程序。

上面就是蛋雞苗的育雛技術,希望對養殖戶們有一定的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