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論語》開篇就是這樣一句話:“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相信不用深入解釋,每個人都能心領神會了。在這裡,要著重強調第二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一個人在為天下國家、千秋後代思想的時候,正是他寂寞淒涼的時候,有一個知己來了,那是非常高興的事情。而這個“有朋自遠方來”的“遠”字,不一定是距離上的相隔千山萬水,更是形容知己之難得。有句老話叫做:“人生得一知己,死而無憾。”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子期、伯牙的相遇是一段傳奇。伯牙一曲高山流水,與子期共享,不管滄海桑田,還是天上人間,他們用分享譜寫了生命的樂章。

俞伯牙是春秋時期著名的音樂大師,被稱為“琴仙”。這一日他坐船來到川江峽口處,突遇狂風暴雨。船伕速將船搖到一山崖下拋錨歇息,雨過風停,伯牙見這高山之間的川江有別樣的風韻,不禁犯了琴癮,就在船上藉此情景彈奏起來。他正彈到興處,突然琴絃斷了一根。猛抬頭,見不遠處的山崖上有個樵夫,正立在那裡注目聆聽!伯牙問道:“小哥怎麼會在此處?” 那人答道:“小人打柴被暴雨阻於此崖。雨停正要回家,忽聽琴聲一片,不覺聽上了癮!”見樵夫如此說,伯牙高興地問道:“你既然聽琴,可知老夫適才彈奏的是什麼曲子?”樵夫說道:“略知一二,方才大人所彈,乃是您見到山中川江在雨後的感慨。大人的琴音是那般昂揚雄偉,就像那巍峨的高山!有的琴音是那樣浩浩蕩蕩,就像滔滔流水!”

俞伯牙心內一驚,心想;他比我自己的體會都深!遂驚喜萬分,急忙推琴而起,拱手作禮道:“真是荒山藏美玉,黃土埋明珠!老夫遊盡五湖四海,遍訪知音,今得遇小哥,此生心願已了!”遂促膝談心。通過交談,俞伯牙才知道鍾子期雖是個樵夫,可是學識淵博,深諳樂理,具有高尚的志趣和情操,便拉他面對青山作拜,結成刎頸之交。

然後,伯牙將自己剛才所彈之曲起名《高山流水》,以紀念與子期之交。 次日,豔陽高照,長江口兩人灑淚而別。約定來年春暖花開之際在此聚首,以敘衷腸。

時間飛逝轉眼到了約定日期,俞伯牙又駕舟來到長江口,卻不見鍾子期來與他會面。一打聽才知道,子期已於年前病逝!伯牙聽了頓時熱淚長流。他來到子期的墳前,一曲《高山流水》之後,淚流滿面地說:“從此知音絕矣!”說完,他拿起琴朝鐘子期墓前的石頭用力一摔,琴身粉碎。

從此,俞伯牙終生不再彈琴。

山青青,水盈盈,彈一曲《高山流水》,震徹群山,激揚層浪。於是俞伯牙與鍾子期共同欣賞這份相遇相知的真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那份默契與和諧是上天鑄就的。

伯牙摔琴謝知音,一段催人淚下的故事,讓人體悟到知己的可貴。魯迅先生對瞿秋白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贈之,聞之讓人心生羨慕。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人世間有許多空虛傷痕,許多孤獨苦痛,許多憂鬱失落,許多悲歡激動,這都需要一個知心人與你共同分擔,也只有知心人才會陪著你一起心痛,陪你共同抵禦這世間的風雨、寒冷。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