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飘然过,新凉一扇风

立秋飘然过,新凉一扇风

立秋飘然过,新凉一扇风


立秋飘然过,新凉一扇风

分、至、启、闭,天地之大节,阴阳之分也。分为春、秋分;至为夏、冬至;启,立春、夏也;闭,立秋、冬也。

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

初候,凉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周语》曰火见而清风戒寒是也。

二候,白露降。大雨之後,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三候,寒蝉鸣。寒蝉,《尔雅》曰寒螿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

立秋节,也称七月节。周代是日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见《礼祀·月令》)。汉代仍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书·礼乐志》:“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叶,以应时序。有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的风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风俗(见《临安岁时记》),明承宋俗。清代在立秋节这天,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以验夏中之肥瘦。民国以来,在广大农村中,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

立秋飘然过,新凉一扇风

《太元经》曰:“秋者,物皆成象而聚也。”秋季,是能量从量变到质变,质象成物相发生变化的时节,是以质象能量的凝聚融合为物相特点的季节,果实成熟之后,果实内所凝聚的就是生命的能量。

立秋飘然过,新凉一扇风

《淮南子·时则训》曰:“秋为矩,矩者,所以方万物也。”秋季在年度周期律中,在五运六炁(气)的演化中,是义德金的法则为主导的阶段,所以万物都依照义德金炁的法则而进入成熟期。《管子·形势解》曰:“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秋时,天地之间阴阳二炁能量的升降交换,是阴炁能量开始下降,而阳炁能量开始收敛,因此被天德能量滋养的万物全都开始进入收敛期。​

立秋飘然过,新凉一扇风

相月

农历七月称"相月",相是交互作用,指天地佑助万物始成。此月"商风初授,辰火微流,朱明送夏,少昊迎秋"。商风是西风,"商风入我弦,夜竹深有露";辰,二十八宿中的心宿,辰星引七月流火驱暑;朱明是火神祝融,佐炎帝管夏;少昊是西方神,"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申为伸

七月为申,申为身,为伸,指万物身体都已长成、成熟。此时"龙火西颓",即所谓"七月流火"。"龙"为"辰",辰星即二十八宿中的心宿,心属南方火,形如朱雀,夏才称"朱明"。心宿对应夏三月,农历五月它居中火气最旺,到农历七月,它偏西将落,这就是"西颓"。火星坠落,金起始肃而暑退。

七月流火

农历七月,初秋。"七月流火"的"火"其实是指火星的位置从中天西降,意味着暑退秋至。这个火星是古人所说苍龙七宿中的心宿。《尔雅》称七月为"相月",这个"相",天气相助的"相"--天气相助而万物长成。七月还被称为"兰月",泽兰七月开莹莹白花,有一种温馨的清香。

立秋飘然过,新凉一扇风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

桂花香飘远,夜凉清如洗

立秋飘然过,新凉一扇风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飘然过,新凉一扇风

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

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

立秋飘然过,新凉一扇风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立秋飘然过,新凉一扇风

池水渐凉蝉唱稀,长空雁阵岭南飞。

与君携手花间舞,夜露沾鞋又湿衣。

立秋飘然过,新凉一扇风

感恨方初夏,飘然过立秋;

韶光何太速!壮岁突苍头!

曾祖高还矮?重孙矸或璆?

海河能见底,人世水长流!

立秋飘然过,新凉一扇风

夏欲尽头秋欲初,小凉未苦爽肌肤。

夕阳幸自西山外,一抹斜红不肯无。

立秋飘然过,新凉一扇风

水花香弄晚风清,閒立梧桐看月生。

夜漏向深秋始觉,一天星湿露华明。

立秋飘然过,新凉一扇风

闪闪秋光好,行行万宝成。

松高孤鹤唳,竹密一蝉鸣。

大醉衣襟湿,空歌风度清。

腰琴宜更作,楚泽有余情。

立秋飘然过,新凉一扇风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

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