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共鑑:古董瓷器鬥彩

鬥彩以成化時期最為聞名,此刻的瓷器外型小巧奇秀,胎質細潤晶亮,色彩柔軟安靜,繪畫濃豔幽婉,鬥彩是指瓷器彩繪的一種工藝,流行於江西景德鎮等地。它是在坯體上,先用青花描繪圖案輪廓,施透明釉,高溫燒成後,再在釉上以各種彩料填繪,經低溫彩爐烘烤,最後成型。由於在彩繪方式分釉上、釉下彩兩部分,有拼逗之意,故稱為“鬥彩”或“逗彩”

據歷史文獻記載,鬥彩始於明宣德,但實物罕見。成化鬥彩由於其彩繪精細,是陶瓷史上最為名貴的品種之一,備受推崇。傳世成化鬥彩瓷器圖案繪畫簡練,內容主要是花鳥、人物。除個別的大碗外,多數造型小巧別緻,有盅式杯、雞缸杯、小把杯等。

成化鬥彩歷來被視為珍貴品種。鬥彩設色豐富,彩色多透明鮮亮。成化鬥彩無黑彩,而其它彩色則具有特殊的韻味:紅彩多用在紋飾中以綴出星點和花朵,鮮豔耀目,為後仿者所難以企及;黃彩變化多端,嬌黃、鵝黃嬌嫩透明,杏黃色閃微紅,蜜蠟黃稍微透亮,薑黃則色濃光弱;綠色大都透亮閃黃,而松綠則色濃閃青;紫色大多如熟葡萄,髮色紫黑,或為嫩茄皮之淺紫色。特殊者為濃黑紫色,似一層烏暗的金屬氧化皮,泛出五光十色的光暈來。成化奼紫,更是色如赤鐵,表面乾澀無光。作品鬥彩三秋杯、鬥彩嬰戲杯、葡萄杯、花鳥杯等名貴一時,鬥彩雞缸杯名氣最大,在萬曆《神宗實錄》中就記載:“神宗時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雞缸杯一雙,值錢十萬。”歷史上還有專門讚美雞缸杯的“雞缸歌”。清代各朝多有仿成化鬥彩的偽作,庶幾亂真,尤以康熙、雍正仿者最佳。

若從鬥彩的發展和成熟技藝來看,應首推雍正鬥彩。雍正鬥彩在明代成化鬥彩的原有基礎上加入了粉彩的技法和金彩裝飾,形成了鬥彩加金、鬥彩加粉的新品種,這是重大突破。總的來看,清朝盛世的鬥彩瓷器大多數繪畫精工,改變了成彩葉無反側、四季單衣的弱點,圖案性更強,但缺乏了成彩清秀飄逸的風采。

聯合共鑑:古董瓷器鬥彩

聯合共鑑:古董瓷器鬥彩

聯合共鑑:古董瓷器鬥彩

聯合共鑑:古董瓷器鬥彩

聯合共鑑:古董瓷器鬥彩

聯合共鑑:古董瓷器鬥彩

聯合共鑑:古董瓷器鬥彩

聯合共鑑:古董瓷器鬥彩

聯合共鑑:古董瓷器鬥彩

聯合共鑑:古董瓷器鬥彩

聯合共鑑:古董瓷器鬥彩

聯合共鑑:古董瓷器鬥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